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侠电影之三

(2022-09-24 15:07:04)
分类: 电影
七十年代;
面对李小龙的突然离去,功夫片没有了出路。张彻和倪匡从故纸堆中找寻思路,而被埋藏多年的系列电影《方世玉》,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1974年,张彻执导的《方世玉与洪熙官》于年初上映,名气虽然不如上一年李小龙的《龙争虎斗》,然而港观众再次对20年前的这个少年英雄产生兴趣。  《少林子弟》、《少林五祖》、《方世玉与胡惠乾》、《少林寺》(张彻版)等少林寺系列接连不断的开拍兴起功夫片新的起点。

和张彻不同,刘家良选择了另一位故纸堆中的英雄“黄飞鸿”。  让21岁正值青春的刘家辉饰演黄飞鸿。颠覆以往黄飞鸿给人的形象。

1978年的北派武指袁和平《醉拳》成龙的“黄飞鸿”完全用醉酒打破礼教。 尽管还需要听从苏乞儿的教导,但是对师父的作弄玩笑,以及率直意气的处世原则,俨然破除了50年代以来的“黄飞鸿”神话。

而这一阶段的功夫系列片,有个很大的变化,武术指导们开始大量地转行做导演,他们不再需要文人们的指指点点。  刘家良、袁和平是第一波,此后洪金宝、成龙是第二波。  刘家班、袁家班、洪家班、成家班,港功夫片的天下由这四家合纵连横,排兵布阵。
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的港动作片,已然“武气为先”,直来直往的拳脚功夫和文人导演不同,成为影像的主要组成部分。

八十年代;

进入八十年代,随着邵氏电影王国的辉煌谢幕,港武侠电影也日渐凋零,TVB的武侠电视剧走上舞台,《射雕英雄传》等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武侠电视剧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在港武侠电影暂时告一段落时,以张鑫炎、刘家良为代表的港武侠人物开始北上,并在内地取代深远的影响。张鑫炎导演、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风靡全球,在成为80年代功夫电影典型代表的同时,也掀起了新的学功夫热。

从1981年刘家良执导的《武馆》开始,此后长达十年,没有一部《黄飞鸿》系列电影诞生。
1982年的《少林寺》李连杰应运而生饮誉全国,可自此之后,他没有一部能拿得出手的电影,甚至急到亲自执导了一部《中华英雄》,不过没有任何起色。
之后《少林小子》《黄河大侠》也成为整个80年代内地家喻户晓的武侠电影作品。
刘家良在《少林寺》带动下也来到内地,和李连杰合作了《南北少林》。 
 张彻也来到内地,开始以往曾经卖座的功夫电影的回归,《大上海1937》《西安杀戮》均取得其最后的辉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武侠电影之二
后一篇:武侠电影之四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