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泻治疗
(2013-08-08 23:49:16)
标签:
健康 |
分类: 健康 |
腹泻病是全球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仅次于肺炎),每年约有76万5岁以下儿童死于腹泻病,大多由被污染的食物和水源造成。
腹泻是指24小时内排泻3次以上稀便或水样大便,或者比个人正常排便次数更频繁的情况。大便的性状比次数更重要,多次排出成型大便,或纯母乳喂养的婴儿排泄的比较稀、不定型的大便,不是腹泻。
腹泻造成的最严重威胁是脱水,死于腹泻的人大多死于严重脱水和体液流失。腹泻期间,水分和电解质(钠、氯化物、钾和碳酸盐)通过稀便大量丢失。水分和电解质也可通过呕吐、出汗、尿液和呼吸而丢失。如果没有充分补充,就会发生脱水。所以治疗腹泻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就是预防患者发展到脱水状态。
多数腹泻发作病程自限,几天后痊愈。重要的是要避免脱水,要始终保证饮用足量的液体。仅仅通过简单的口服补液的方法就能安全和有效地治疗90%以上各种病因和各年龄患者的急性腹泻。口服补液盐是葡萄糖和多种无机盐的混合物。
轻微腹泻
如果只是轻微腹泻,没有发展到脱水的地步,而且没有发热,同时精神好、食欲正常,就不用改变孩子的饮食。
如果轻微腹泻的同时伴有呕吐,就要买一些电解质溶液加入孩子的日常饮食中,以保证孩子在呕吐停止之前维持体内正常的水、电解质平衡。大多数情况下,电解质溶液只需喝1-2天就可以了。一旦呕吐停止,就可以慢慢恢复日常饮食。如果你不知道买什么样的电解质溶液,可以请儿科医生推荐。美国儿科学会建议不要自己配制电解质溶液,除非儿科医生指导你配置并且你有合适的工具。
严重腹泻
如果孩子每1-2小时就排一次水样便,甚至频率更高,和/或出现脱水症状,一定要去看医生。
如果大便非常频繁,似水或带血,或者持续3天以上,要看医生。
如果孩子腹泻的同时发烧超过39摄氏度,要及时降温(温水擦拭、扇风、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并尽快就医。因为腹泻患儿发热可能由其它部位感染引起(如肺炎、菌血症、尿道感染或中耳炎)。年龄小的患儿脱水时也可伴有发热。
腹泻时不该做的事
美国儿科学会不建议2岁以下儿童服用非处方止腹泻药物。大部分婴幼儿腹泻是病毒性肠道感染,这种疾病没有任何特效药。腹泻的处方药一般都只能治疗某些种类的细菌或寄生虫性肠道感染(寄生虫性肠道感染相对而言少得多)。如果怀疑是寄生虫性肠道感染,医生会要求留一些粪便标本进行实验室检查,同时还会做一些别的辅助检查。
对于2岁以上的儿童,服用止腹泻药物也要格外谨慎,因为这些药物经常会加重肠道内膜损伤,并引起水和钠潴留在肠道内。给孩子吃任何一种治疗腹泻的药物前,一定要先咨询儿科医生。世界卫生组织也不建议服用止腹泻药物,对儿童决不能用止腹泻制剂,因为它们可能引起肠梗阻。
一般来说,没必要让孩子24小时都不吃东西,因为孩子需要营养供给才能保持体力。如果孩子饿了,就让他吃。
千万不要给腹泻的孩子喝煮沸的牛奶,因为煮牛奶时会使牛奶中的水分蒸发,剩下的浓缩部分盐分和矿物质含量较多。其实,即使是健康的孩子,也不应给他喝煮沸的牛奶。低温灭菌的牛奶及牛奶饮品,也要谨慎饮用。
发生严重腹泻时,医生可能建议至少24小时内不要给孩子喝含糖量高的饮料(如软饮料、果汁,或加入了人造甜味剂的汽水),因为一些含糖或含盐量高的饮料会引起渗透性腹泻和高钠血症。此外还应避免一些有刺激性的、利尿作用的或有通便效果的液体,如:咖啡、茶。
脱水的症状
如果患者出现了以下脱水的症状,要立即看医生:
轻到中度脱水
* 口渴。
* 烦躁或易激惹。
* 小便次数少于平时(婴儿每天尿湿的尿布少于6块)。
* 口唇干燥。
* 哭的时候眼泪比较少。
* 皮肤弹性下降。手指捏腹部皮肤后松开,看皮肤恢复原状迅速、缓慢或非常缓慢(超过2秒)。
* 婴儿和幼儿的囟门凹陷。
*
如果脱水是由于腹泻造成的,大便会非常稀;如果脱水是由于体液损失(如呕吐、水分摄入不足)引起的,大便次数可能会减少。
重度脱水
除了上面的症状和体征加重以外,还可能出现下面的症状和体征:
* 非常急躁。
* 过度嗜睡。
* 眼窝深陷。
* 手脚冰凉、苍白。
* 皮肤褶皱、松弛。
* 小便减少到每天只有1-2次。
预防营养不良
腹泻既是水分和电解质丢失,也是营养性疾病。即使有良好的脱水管理,死于腹泻的患儿常常营养不良,而且时常程度较重。
腹泻期间,食物摄入减少、营养素吸收减少和营养需求增加经常共同导致体重减轻和生长停滞:儿童营养状况下降和原有营养不良加重。另一方面,营养不良又加重腹泻、延长病程,使营养不良患儿的腹泻次数可能更频繁。
所以腹泻期间和之后,应继续给予婴儿常吃的食物。不要减少食物,而且不要稀释患儿常吃的食物。应该继续母乳喂养。
大部分腹泻稀便的儿童补液后恢复食欲,而出血性腹泻患儿痊愈期胃口不好,应鼓励患儿正常饮食。
母乳喂养的婴儿应该按需哺乳。鼓励母亲增加不如次数和时间。
非母乳喂养的婴儿应该至少每3小时喂一次配方奶,尽可能用杯子喂奶。世卫组织认为,广告宣称用于腹泻患儿的特殊配方奶粉是昂贵的和不必要的,不应该常规食用。
混合喂养的婴儿,应该增加母乳喂养。给予母乳以外液体时,应使用杯子或勺子而不应使用奶瓶。
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能量丰富的食物,并且每天进食次数应该比平常多,至少持续两个星期。如果患儿营养不良,在患儿身高别体重恢复正常前,应一直给予额外的进餐次数。
补锌
大量试验已证实补锌(10-20mg/天,直到腹泻停止)能显著减少5岁以下儿童腹泻的严重性和病程。其他研究表明短期补锌(10-20mg/天,10-14天)能在2-3个月内减少腹泻的发病率。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对所有腹泻患儿补锌10-14天(10-20mg/天)。补锌的配方不限,锌糖浆或药片都可以。
抗生素
不应该常规使用抗生素。抗生素仅对出血性腹泻(痢疾)的患儿有效(很可能是志贺氏细菌性痢疾)、重度脱水疑似霍乱、严重非肠道感染如肺炎。极少使用抗原虫药。
止泻药
这类药尽管常用,但对于患儿没有实际效果,而且也从未提示可治疗患儿急性腹泻。有些药很危险,这类药包括:
吸附剂(如高岭土、凹凸棒石、膨润石、活性碳、消胆胺):这类药常用来治疗患儿腹泻是因为其吸附细菌毒物和其它致泻性毒物并使其活性减弱、能保护肠粘膜等。然而没有一种药在常规治疗患儿急性腹泻时被证明有实际价值。
抗蠕动药物(如盐酸洛哌丁胺、复方苯乙哌啶、鸦片酊、樟脑鸦片酊、止痛剂、可待因):这些鸦片类制剂(或类似药物)和其它抗蠕动药物能降低成人产生粪便的频率,但不能减少年幼患儿的粪便形成量。而且,这些抗蠕动药能引起严重的麻痹性肠梗阻,非常致命,由于拖延了致病因子的清除从而延长了感染的时间。常规治疗剂量即起镇静作用,有报道几种药物出现致命的中枢神经毒性。这些药物中任何一种都不能用于治疗婴儿或患儿腹泻。
碱式水杨酸铋:碱式水杨酸铋能减少成人旅行者腹泻的腹泻量和不适程度。当每4小时用药一次时,有报道能降低患儿急性腹泻的大便量达30%。然而,这种治疗方法很少有应用意义。
引起婴幼儿腹泻的原因
* 肠道病毒(EV)感染。
* 轮状病毒感染。
* 细菌感染(沙门菌、志贺杆菌、大肠杆菌、弯曲菌等)。
* 寄生虫感染(阿米巴痢疾)。
* 食物中毒。
* 口服药物的副作用(大部分为常见抗生素)。
* 食物或牛奶过敏。
*
胃肠道外感染,包括尿路感染、呼吸系统感染,甚至中耳感染(如果孩子正在为治疗这些感染而服用抗生素药物,腹泻有可能更加严重)。
怎样预防腹泻
世界各地约有88%的腹泻病例是饮水不洁、环卫设施欠缺和不注意个人卫生造成的。预防腹泻的主要措施有:
饮用干净的水。
用肥皂洗手;事实证明,用肥皂洗手可将腹泻病死亡率降低40%以上。
前六个月纯母乳喂养婴儿。纯母乳喂养的孩子很少患腹泻或死于腹泻。
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及食品卫生。
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是全球婴幼儿严重腹泻病最常见的病因。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全球婴儿均应接种轮状病毒疫苗。
轮状病毒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可以通过人-人直接传播也可经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全球绝大多数儿童在3岁以前都已感染过轮状病毒。发展中国家四分之三的儿童在12周龄前就会发生首次轮状病毒感染,发达国家儿童则多迟至2-5岁时才发生首次感染。严重的轮状病毒胃肠炎多限于6-24月龄儿童。
轮状病毒胃肠炎的确诊需要实验室检测支持。虽然有不同的诊断检测手段可以使用,但直接检测粪便标本中轮状病毒抗原的酶免疫试验(EIAs)是最敏感的方法。
轮状病毒感染后临床表现多样,可以是一过性的轻微腹泻,也可以是严重的胃肠炎,可引起脱水、电解质失衡、休克甚至死亡。3月龄以上的婴儿首次感染后一般会表现为胃肠炎,但再次感染后多为无症状感染,或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典型病例的潜伏期为1-3天,突然发病,发热,呕吐,然后出现大量水样腹泻。胃肠症状通常会在3-7天后消失,但也可以持续2-3周,一般会完全痊愈。没有特异性抗病毒治疗手段。
无法获得医疗帮助时怎么办
如果无法获得医疗帮助,可以进行一个服用环丙沙星(如盐酸环丙沙星片)的3天疗程(成人每天2次、每次500mg;儿童每天2次、每次15mg)。环丙沙星适用于由志贺菌属、沙门菌属、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亲水气单胞菌、副溶血弧菌等所致的胃肠道感染。
如果买不到口服补液盐,可以在1升安全的水中混入3克盐和18克糖,并按下面的量饮用:
2岁以下儿童:每次腹泻后50-100毫升;
2-10岁儿童:每次腹泻后100-200毫升;
较大儿童和成人:不限量。
@传递那一把火 整理自美国儿科学会和世界卫生组织。
后一篇:关于维生素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