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案学案

(2022-03-28 14:54:45)
分类: 感悟点滴

教案 学案

高记平

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的一位博士生,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中日课堂教学国际比较。这位博士生从东京和上海各选取了两所初中的各7名语文教师,对他们同样以鲁迅的《故乡》为课文展开的语文教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国教师都充满了对学生的“教育爱”。不过,教育价值的取向不同,教学计划也是迥异的。日本的教师着力于“学案”的设计与实施,把学生置于中心地位,“独立思考”、“小组思考”、“全班思考”贯穿全程。通过反复阅读、思考、讨论,引导学生达到教师所期望达到的思想境界。中国教师着力于“教案”的设计与实施,这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图”,旨在按照教师预设的逻辑顺序为学生铺就学习之路。最终的结论是,前者的课堂是由学生讨论的观点来结束的,后者则是由教师预设的。对“教案”和“学案”使用着力点的区别,反映出不同的教学理念,达到的教学效果也不同。

“教案”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学情等,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设计,侧重于教师的“教”;“学案”是由教师设计的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指导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练习、总结等,侧重于学生的“学” 。在课堂教学中必须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不可用一个代替另一个。我们学校全面推进使用“学案”进行教学已有数年,现在大多数教师已经习惯,目的是改变原有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落后教学方式。

要改变旧的不科学的教学方式,使用“学案”进行教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我们学校在使用“学案”的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一是有教师把“学案”当作“教案”使用,用“学案”对学生进行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教学。二是有些教师把“学案”编成了习题集,在课堂上仅作为学生练习使用,不能达到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作用。三是有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用或少用已编写好的“学案”,课堂还是以教师为中心,存在形式主义现象。四是“学案”质量不高,使用效果不尽人意,有教师不重视的原因,也有技术不成熟和经验不足的原因。

课堂教学要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充分调动起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发挥好运用好“学案”的作用是必要的。为此首先要认真设计编写出高质量的“学案”,通过集体研究的“一课一研”备课方式,经过个人初备、集体互备、个人再备三个阶段,集大家智慧推出高质量的“学案”。其次要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摒弃课堂就是传授知识的落后教学观,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实现知识建构,达到深度学习。

 

                                 20223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