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温暖的数学课堂
2023-04-21 13:23:31
最近,观看了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案例,受益匪浅。吴正宪老师带领的团队,自2008年6月18日成立,至2008年7月3日,确立了学习型的团队,研究型的团队,反思型的团队,实践的团队,服务的团队,聚焦儿童数学教育的研究,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团队提出了为儿童创设“好吃”又“有营养”的儿童数学教育主张。其中,儿童观是基于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发展中的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适合的教学设计,城市的小朋友,郊区的小朋友和山区的小朋友的教学设计不可能完全一致,需要去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要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大情境,将整个课堂串在这个大情境中,让数学课也变得有趣好玩,这样的数学课才是“好吃有营养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最近磨的一节公开课《认识多边形》,一开始,关于情境的创设,因为例题中的图是园林的窗格图,所以我选择了以熟悉的苏州园林作为导入,本以为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在第一次试上的时候,我得到的反馈竟然是很多小朋友没有去过园林,我大为震惊,后来一想,应该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所以园林大都去得不多。于是,我又去搜罗了一些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等典型苏州园林的照片,这样,学生的体验感就真实了不少。
但是在磨课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鼓励大单元整体教学和大情境创设,而我们的苏州园林的情境,要想把练习全都串在一起,比较困难,也比较牵强。后来,徐导提出不妨利用我们的望星园作为情境,我不禁拍案叫绝。望星园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也是小朋友万分熟悉的场景。从望星园的长方形地砖,三角形的篱笆,行知亭上的正方形,墙上的多边形窗格图,自然而然就把枯燥、抽象的图形知识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从窗格中找出学过的平面图形,顺其自然地复习一年级学过的一些平面图形,帮助学生唤醒旧知,更好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同时,也将劳动教育巧妙地融合在其中,实现了跨学科,学科融合的数学课堂。
吴正宪老师还提到了做温暖的数学课堂,这又让我感到神奇,和我们学校的文化不谋而合,做有温度的教育,温暖的数学课堂,和孩子一起温暖绽放。
顾明远老师提到:“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儿童幸福!”,是的,创设一个让学生兴致盎然,主动学习的数学课堂,能够在数学课堂和老师,同伴一起动手,研究探索数学知识和奥秘,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甚至去创造作品,那将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多么得令人鼓舞。这也是我们致力于打造的数学课堂。
做温暖的数学课堂
最近,观看了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案例,受益匪浅。吴正宪老师带领的团队,自2008年6月18日成立,至2008年7月3日,确立了学习型的团队,研究型的团队,反思型的团队,实践的团队,服务的团队,聚焦儿童数学教育的研究,聚焦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团队提出了为儿童创设“好吃”又“有营养”的儿童数学教育主张。其中,儿童观是基于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发展中的人,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适合的教学设计,城市的小朋友,郊区的小朋友和山区的小朋友的教学设计不可能完全一致,需要去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因此,要设计让学生感兴趣的大情境,将整个课堂串在这个大情境中,让数学课也变得有趣好玩,这样的数学课才是“好吃有营养的”。
这不禁让我想起了最近磨的一节公开课《认识多边形》,一开始,关于情境的创设,因为例题中的图是园林的窗格图,所以我选择了以熟悉的苏州园林作为导入,本以为是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在第一次试上的时候,我得到的反馈竟然是很多小朋友没有去过园林,我大为震惊,后来一想,应该是因为疫情的原因,所以园林大都去得不多。于是,我又去搜罗了一些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等典型苏州园林的照片,这样,学生的体验感就真实了不少。
但是在磨课中,又出现了新的问题。根据新课标的要求,鼓励大单元整体教学和大情境创设,而我们的苏州园林的情境,要想把练习全都串在一起,比较困难,也比较牵强。后来,徐导提出不妨利用我们的望星园作为情境,我不禁拍案叫绝。望星园是我们学校的特色,也是小朋友万分熟悉的场景。从望星园的长方形地砖,三角形的篱笆,行知亭上的正方形,墙上的多边形窗格图,自然而然就把枯燥、抽象的图形知识以生动有趣的形式呈现在学生眼前,从窗格中找出学过的平面图形,顺其自然地复习一年级学过的一些平面图形,帮助学生唤醒旧知,更好地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中。同时,也将劳动教育巧妙地融合在其中,实现了跨学科,学科融合的数学课堂。
吴正宪老师还提到了做温暖的数学课堂,这又让我感到神奇,和我们学校的文化不谋而合,做有温度的教育,温暖的数学课堂,和孩子一起温暖绽放。
顾明远老师提到:“教育的本质就是让儿童幸福!”,是的,创设一个让学生兴致盎然,主动学习的数学课堂,能够在数学课堂和老师,同伴一起动手,研究探索数学知识和奥秘,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甚至去创造作品,那将是多么有成就感的事情,多么得令人鼓舞。这也是我们致力于打造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