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列子臆说》有感

2022-08-31 19:44:02

暑假,有幸拜读了南怀瑾先生的《列子臆说》。《列子臆说》是南怀瑾先生对《列子》的故事进行发挥后撰写的一部名著。南怀瑾先生涉猎广阔,见解精深。《列子臆说》阐发了他对道家学术及观念的认识和看法,反映了他对生死、时势、缘遇、名利、富贵、公私等问题的理解,涵盖了他的人生观、宇宙观、政治哲学和历史哲学,体现了他对东西方文化的融会贯通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心。

本书从最末尾的《说符》开始讲解,因为《列子》的第一篇《天瑞》是有关天道的,本体的思想,深奥,一开始讲这一篇会把观众闷跑。南师很明白大家的心理,喜欢听故事,所以从未尾开始说起。

非常奇妙的是,《列子》这一篇《说符》,显示了说话与思想观念是同时的。从哲学的立场讲,言语在没有表达以前,这个内在的叫做思想,思想表达出来就是言语,把言语记录下来就是文字了。所以言语文字就是思想,而这个思想言语文字要怎么样能够相符合呢?拿现在观念来讲,就是把话说对了。如何才是对?内容的意义包括很多,必须把《说符》全篇了解后,才可以得一个结论。

就像唐代诗人温庭筠,学问好,诗也好,名气也大,当时出入于宰相令狐绚的书馆,待遇也好。有一天宰相问他一个问题,他回答说:宰相啊!你大概事情太忙,但公务之暇也要翻一下古书啊,你问的就是《庄子》第二篇里的一句话啊!宰相听了很不高兴。温庭筠同现在年轻人一样,不会说话,假使他学过道家,一定会答复宰相说,这个不知道是不是《庄子》里的一句话?我也记不得了。再不然就装作不知道,再偷偷地给他递一个条子,宰相一看自己就知道了,那更好,大概会给他升官子。可是他不会说话啊!直言那是《庄子》里的话,好像你身为宰相,连一二三加起来等于多少你都答不出来,这不是让宰相难堪吗!从此前途没有了。后来温庭筠有两句诗形容,“因知此恨人多积,悔读南华第二篇”,人生这样不好的遭遇,很多人都有经验,他后悔自己读书,尤其更不该读《庄子》第二篇。

这说的便是说话的艺术了。联系自身,我也感悟颇深。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要想学生亲近自己,信服自己,必然要讲求说话的艺术。因此,作为一名一线教师,不能只狭隘地阅读专业书籍,也要多涉猎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自己的教学中,才能成己达人。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