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入选第一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31-33)
31、北京自然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位于首都南城中轴线上的天桥地区,背靠世界文化遗产天坛公园,面对现代化的天桥剧场,
具有特殊的文化环境。
博物馆的前身是成立于1951年4月的中央自然博物馆筹备处,1962年正式命名为北京自然博物馆。
门票
北京自然博物馆是新中国依靠自己的力量筹建的第一座大型自然历史博物馆,主要从事古生物、动物、植物和人类学等领域的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和科学普及工作。
先后被中央宣传部和北京市政府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组委会命名为“科学与和平教育基地”,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北京自然博物馆馆藏文物、化石、标本10多万件。自然博物馆有四个基本陈列和一个恐龙世界博览。馆藏大型整体古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居世界第二,黄河古象化石、恐龙化石名扬海内外。
2016年9月,北京自然博物馆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北京自然博物馆占地面积15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0余平方米,展厅面积10000余平方米。

1958年5月,新馆落成,由历史学家、文学家郭沫若题写馆名。

建筑细部
北京自然博物馆以展览、研究成果为基础设计形式各样的教育活动,以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方式,提供有关自然科学知识,促进公众开展博物馆学习与休闲。
室外曾开过恐龙展区
展厅标示物
《恐龙公园》展厅,共有面积700余平方米。23条活灵活现的恐龙、两只翼龙以及一只和最早恐龙生活在一起的坚喙蜥构成了不同的组合,分别代表了从三叠纪晚期到白垩纪晚期不同时期的恐龙世界的面貌。
32、中国国际展览中心2-5号馆
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北三环东路静安庄
。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有6万平方米室内展览面积,0.7万平方米室外展览面积。结构体系分别有网架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及钢结构。展览中心的水、电、暖、冷、电信等配套设备齐全;设有大型报告厅、会议室、技术交流室、贸易谈判间和餐厅等,可供举办大型展览会和会议。为展览会服务的海关、运输、
施工、旅游、饭店、物品租赁、餐饮等在中心均设有办公场所或配套设施,展商无需出院门即可得到与展览会有关的各种服务。


展区示意图
33、北京大学图书馆
原北京大学图书馆位于北河沿大街甲83号,建于民国时期。该建筑由著名建筑师沈理源设计。平面呈“山”字形,正面凸出,左右对称。进门为大厅,中间有一推拉式铁门通书库,左右有廊通阅览室。书库高四层,钢架结构,各层由铸铁楼梯相通。主楼两侧为阅览室,地上二层,东侧阅览室原为“西文馆”,西侧阅览室原为“中文馆”。楼的西南角有一基石,上刻“中华民国二十三年四月”。
原北京大学图书馆是我国普及近代文化教育、宣传进步思想的重要机构之有机组成部分,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和人文内涵。哲学家任继愈先生和历史学家陶元珍先生曾在此就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