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2021-01-05 06:46:56)
标签:

龙王庙

隆庆庵

模式口老爷庙

杂谈

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模式口老爷庙

       模式口老爷庙始建于明代,位于模式口大街80号。这座老爷庙经过改造后已变得让人耳目一新。推开朱红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元宝枫树以及围树打造的圆桌木椅,木质地板中嵌有一块铜板制成的模式口村平面图,一盏铜铃挂在树梢,不时随风摇曳发出清脆的声响。
       正殿以及西耳房则是布置了法海寺、田义墓等模式口历史文化的微缩展览,院内还设有视听室、咖啡厅,整体设计自然而简约,历史厚重不失现代感,令人流连忘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石景山区文保牌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老爷庙寺门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山门后身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院内木质地板中嵌有一块铜板制成的模式口村平面图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正殿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西耳房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西楼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东楼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龙王庙

       龙王庙位于上石府村(石府路公交总站下车,回走约百米米,右拐,沿石府村南路行400多米。),坐东朝西,一进院,前有影壁、古井、大槐树,后有龙王大殿和两配殿。
       京西各村多有龙王庙,而石府村的龙王庙却极有风采。山门为砖石结构,小式硬山顶,山门内有影壁。正殿三间,前廊后厦,殿内有泥塑龙王、虫王等神像七尊,殿内四周有壁画。左右配殿各三间,原有民国重修碑一通。庙门前左侧有一棵古槐。文革期间,山门、影壁、左右配殿已被拆除。现大殿保存完好,民国重修碑及殿内泥塑无存,尚存部分壁画。古槐长势良好。
       在古人的心目中,龙王是水的主宰神,水是村民生存的基础,人们尊崇龙王,是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平原地带的龙王庙,一般都是在井的围墙上设一佛龛。石府村地处山地,水脉难寻,无怪乎村民对龙王要格外恩宠了。
       北京市不可移动文物目录:110107943180000022 龙王庙清五里坨街道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石景山区文保牌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全景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2019年复建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门前古槐树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2013年旧照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隆庆庵
  
       隆庆庵位于翠微山半山腰军事禁区内的一处悬崖下面(公交489路雍王府站下车,从路旁山坡小路向西北方向行走。)。距双塔邨人博文介绍:悬崖高数十米,陡壁如削,悬崖接近地面的地方,有一石室,系人工雕凿而成。该室坐北朝南,进深3米,宽2.5米,高2米,有明显的雕凿痕迹。室内雕有石案。石室洞口高1米,宽0.8米。洞口下方,雕有石阶。洞口上方有尊弥勒佛浮雕像,像两侧有对联,可惜风化严重,读之不能成句。洞口西侧有两处摩崖石刻,靠近洞口的石刻半掩土中,不能通读。另一石刻首行为“翠微山隆庆庵庄彩圣像石记”。显然,这便是隆庆庵遗址。通读石记,可知隆庆庵大概。明万历年间,太监赵江因公至翠微山,闻古刹隆庆庵有庄彩圣像,便怀着极大的兴趣前往朝拜。庵已无存,唯石室、平地而已。令赵江欣慰的是,石室之内,庄彩圣像犹存,可惜金身剥落,难以睹其风韵。赵江在宫中募捐,重修隆庆庵,再塑庄彩圣像。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隆庆庵位于图中山坡所示悬崖下面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悬崖高数十米,悬崖接近地面的地方,有一人工雕凿而成的石室。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该室坐北朝南,进深3米,宽2.5米,高2米,有明显的雕凿痕迹。室内雕有石案。石室洞口高1米,宽0.8米。洞口下方,雕有石阶。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洞口上方有尊弥勒佛浮雕像,像两侧有对联,可惜风化严重。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石室内部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石洞西侧崖壁刻有两块石碑,左侧半掩土中,距
双塔邨人挖掘后通读,两石刻内容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左侧石刻,镌于万历己卯,即1579年,此时赵江在慈宁宫当太监。右侧石刻,镌于万历辛卯,即1591年,此时赵江在乾清宫当太监。两处石刻,相隔12年,赵江的身分发生了变化,由服侍太后变为服侍皇上。太监出宫后,多数是出家当和尚。不言而喻,赵江出宫后,在隆庆庵颐养天年,了此残生。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739、石景山区的寺庙(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