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云县的寺庙:(古北口景区)
多年来,古北口村一直以修旧如旧的手法来表现古代人文风貌,陆续恢复村中庙宇、北口关城和古御道等古建,并在村域内设立民俗展览馆,修建仿古建筑,增强旅游服务功能,大力开发民俗旅游业。
古北口村是农业部评选的十个“中国最有魅力休闲乡村”之一,也是北京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村落。与此地有关的杨家将戎边关、戚继光筑长城、乾隆皇帝阅兵、八千子弟兵“长城抗日保卫战”等历史故事广为流传。村内的“七郎坟、令公庙,琉璃影壁靠大道,一步三眼井,两步三座庙”形象地表述了古北口村独有的景观特色。

示意图

旅游区门票

乘密25路公交在隧道口站下,村中古御道前立有牌楼状大门为旅游区入口。

牌楼两侧(皇帝出行图)浮雕


古御道旁是一条穿村而过的小诃
村落今貌
古北口三眼井
所谓一步三眼井,不是在一步之内有三眼井,而是一眼井。此井深六米多,井口上有一圆形石盖,上有三个直径八寸左右的给水口,成三角形排列,人称三眼井。据说,过去从三眼井分别汲水,虽是同一口井的里的水,但味道却不相同,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于是便有人传说这口井是龙王爷的嘴,龙王爷吃什么,三眼井便是什么味道。而且喝了三眼井的水,可以延年益寿。从实用上分析,之所以有三个打水口,还是为了汲水方便,便于多人同时汲水。
古石桥
在古北口镇的主干道上,横架着一座明朝的古石桥。整个桥由几块大石块用铸铁铆接而成。这座古石桥,曾经行走过天朝皇子,皇亲国戚。在日本侵华时期,敌人的坦克曾从这里碾压过。迄今为止,虽然石桥已经斑驳陈旧,但是每天还是有很多的人和车从这里穿行。
古北口长城
古北口长城由卧虎山长城、蟠龙山长城、金山岭长城和司马台长城组成。北齐天保六年(555)修筑一道自西河起(今陕西榆林河)至山海关共1
500余千米的长城。其中,古北口是重点设防的关口。金、元两代曾对此关口增建。明洪武十一年(1378)起加修关城、大小关口和烽火台等关塞设施,并增修门关2道,一门设于长城关口处,称“铁门关”,仅容一骑一车通过;一门设于潮河上,称“水门关”,存遗址。

国家级文保碑

村内道路上的古城墙遗址近几年得以修复
古北口东关
古北口东关现已经半埋在地下,在券门的城砖上“古关”二字清晰可见。它的周边是现代化娱乐设施,淹没在一个叫做九曲黄河阵的各色彩旗里面。
古北口北关
古北口北关为复修的新关。关城北墙雄踞北面山顶之上,这座关城的城墙向东连接古北口东关门,向南连接大开岭山,向西至古北口第二道关,使得整个古北口被群山环绕,又连设置三关,真可谓是易守难攻的防御要塞。

古北口北关
七勇士纪念碑
古北口财神庙
古北口财神庙始建于明朝初期。财神庙是香火最旺的庙,古北口财神庙供奉比干、关羽、范蠡。这三位供奉都是代表着他们的特性:公正、忠心、仗义。佛家讲究转世轮回,那么索取和给予转世后的境遇又会怎样呢?

密云县文保碑

门票

殿外两边墙上留有的古代壁画已被玻璃罩保护起来


门前对联:陶朱生财财连银汉三千丈
端木兴利利贯金城百万家
殿里正中供奉着祖师爷——文财神比干

殿前古碑
古北口二郎庙
古北口东关二郎庙。建于明朝期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该庙坐北朝南,建筑面积97.5平方米,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前出廊,单层硬山顶,砖垛石墙,抬梁式大木架,彻上明造,清水脊,灰板、筒瓦屋面。
密云县文保碑




从右开始,第一间供奉的是杨戬杨二郎,中间是关羽关老爷,左边殿供奉的是观世音菩萨。
药王庙和关帝庙东西并排建在一起,药王庙的高台阶紧挨着东面山坡,是原来三庙的正门,门内有座四柱三楼的牌楼。庙内东北角山坡上为菩萨庙,三庙相邻,仅两步之遥。紧凑的格局,适应了古北口山多地少的特殊环境与需求。“文革”时三座庙均被毁,只留下柱脚和搬不动的石块。
药王庙是一组以药王庙为主的庙宇群,都建在一高台上,俗称“两步三座庙”。药王庙戏楼建在门口处,面阔三间,进深二间。
古北口药王庙
药王庙建于明朝初年,明万历30年和清崇祯12年重修。药王庙庙会是周边地区盛大的民间庙会,每年参加人数达3万人之多,庙会于每年农历九月十四举行。药王庙是周边其它庙宇中修建年代最早的,人们为了寻求上苍的保佑就有了药王庙。庙中的药王苗是祈福,关帝庙是为了守关,龙王庙是祈祷风调雨顺,观音菩萨庙有送子观音之称,而之后的财神庙是人们为了多财多福,均是古北口镇作为商贸重镇的一个多民俗文化表现。

密云县文保碑

门票

图正中为药王庙,左侧为关帝庙戏楼,右上角尖顶建筑为菩萨庙。

关帝庙与药王庙的建筑布局十分独特少见。与当地民居相协调,墙是石砌,砖瓦为青色,沿山体而建。
关帝庙前明初的古戏楼历经数百年风雨,依然屹立。现在,影壁后面的大戏楼是关帝庙的入口,第一层中间是入口,二层是大戏台。




药王庙门外影壁高三米,宽四米,是一座出名的琉璃影壁。




影壁檐脊和底座上有琉璃宝殿和人物,下边是大海图案。影壁正中有张牙舞爪、活灵活现的二龙戏珠图案;珠下是个大蜘蛛。据说,每逢天要下雨前,蜘蛛的肚子上就会凝满水珠;阴雨连绵时,看到蜘蛛的肚子上干了,就是要晴天了。自古以来,古北口人就用这个蜘蛛的肚子来观测天气,屡试屡中,灵验无比。现在的影壁是新仿造的,预报天气也不灵了。


从戏台二层看关帝庙

戏台与关帝庙相对而建

正殿


殿前抱厦
杨令公庙
在古北口众多的庙宇中,最有名的要数杨令公庙了。杨令公名杨业(又称杨继业),北宋名将,其“杨家将”抵抗外族侵略、忠贞不屈的英雄的故事在民间广为传颂。杨令公战斗的主要地方虽在今山西雁门关和大同一带,但令公祠却建在古北口村,原因时辽帝闻讯大喜,急令将其首级放在匣中送给镇守南部边境的大将耶律休哥,并传示诸军,以壮军威,路过今古北口,而古北口人敬重杨令公的忠勇,就在今古北口村东门里立祠。

密云县文保碑


门票



杨令公庙修在一座高高的台阶之上,来这里参拜的人都要仰视才能看到庙门。

庙门两侧的墙壁上,写着八个醒目大字,西壁上是“威镇边关”,东壁上是“气壮山河”,令人肃然起敬。
杨令公庙分前后两殿,前后都有东西配殿和禅房,前殿正殿是杨令公塑像,杨令公身披铠甲,头戴战盔,威风凛凛。杨令公塑像下有两个全身披挂的武士,一持长柄大刀,一捧兵书,肃立两旁。杨令公左右是其八个儿子的塑像,他们顶盔罩甲,神情严肃,似听从号令准备随时出征的样子。

后院殿堂


殿堂上挂“巾帼英雄”四个金字匾额。彩色泥塑均为身着战袍的杨门女将。

后殿墙壁上绘制有穆桂英“大破天门阵”的壁画,表现出杨门女将的飒爽英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