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祯诗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十七年(1678年),入值南书房。成为清代汉臣由部曹充词臣的第一人。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官至刑部尚书。不久,因受王五案牵连,被以“瞻循”罪革职回乡。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康熙帝眷念旧臣,特诏官复原职,因避雍正讳,改名士正。
王士祯住在琉璃厂边,在书中写道:“京师书肆,皆在正阳门西河沿,余惟琉璃厂间有之,而不多见。灯市初在灵佑宫,稍列书摊,自回禄后移于正阳门大街之南,则无书矣。”
《宣南文化便览》(李金龙)记载,王士祯去世后,这里成为乾隆年间《四库全书》副编撰程晋芳(鱼门)的寓所。寓中藤花是渔洋子植,咏者甚多。后著名书画家徐石雪在在此居住过。
谭鑫培故居
谭鑫培故居位于前门外八大胡同一带的铁树斜街大外廊营1号。1917年5月10日上午8时,谭鑫培在这里病逝,享年71岁。谭家四代都曾居住在此处,直到六十年代后期才移居他处,现如今这里已成为居民大杂院了。
故居范围东西34米,南北21米,坐西朝东,平面呈不规则矩形。前半部为完整的平房四合院,后半部以楼房为主。四合院布局略显零乱。楼房建于民国初年,拱券门窗,山花檐口,木挂檐,楣子、栏杆、铁制栅栏,都是洋式风格,但门窗拱心、拱脚又有传统的砖雕装饰。

西城区文保牌
西城区说明牌
谭鑫培清道光二十七年三月初九,出生在武汉市江夏区(原武昌县)大东门外谭左湾九夫村。其父谭志道,工老旦兼老生,他10岁随父到北京。
谭鑫培在继承前辈演员长处的前提下,对老生演唱艺术不断创新,并广泛吸取了青衣、老旦、花脸各行的唱法以及昆曲、梆子和大鼓的音调,巧妙地融于老生唱腔中而不露痕迹,又能统一于自己的独特风格之中,自成一家,达到了老生表演艺术的一个新的高峰,为京剧老生的表演艺术开拓了新的天地,影响深远,在京剧史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
京剧是从徽班进京以后,在徽戏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演变而成的。京剧走向成熟,谭鑫培的功绩最为突出。他和他的同代艺术家汪桂芬、孙菊仙等人对京剧的不断改革,推进了京剧艺术唱腔、身段、舞蹈、表演的发展,使京剧走向成熟。谭鑫培会戏500出,因此得到慈禧太后的赏识。
那时的谭鑫培被称为“谭叫天”,誉满北京城,“满城争说叫天”,“无腔不学谭”。谭鑫培成为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创始人,从他开始,老生艺术被进一步规范化、体系化了,基本稳定了京剧的格局。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多京剧老生都宗法于他,世称“谭派”。

谭鑫培一生严守伶规,潜心追求艺术,不事结交皇亲贵胄,表现了他视艺术为生命的节操品格;在把演唱艺术传之后人时,亦把忠厚、朴实的家风传给后代。从谭小培、谭富英直到谭元寿、谭孝曾、谭正岩,一代代承前启后,德艺传家,实为京剧界的楷模。
王瑶卿故居
王瑶卿故居位于培英胡同20号,它建在该胡同路南一宽大但不通行的巷内尽头处,宅第大门朝东,是一所老式宅院,分南北两院。北院为王瑶卿住所,南院为王凤卿住所。本世纪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初,这里是戏曲界、文学艺术界集会的场所。
据记载:大门外有一厕所,门道内宽敞,左首处存车,右首为门房,步入北院,南面为木板墙,墙上爬满了碧绿的爬山虎,宽敞的院落内有一藤萝架,架下摆放着专养金鱼、荷花、茨菇和绿毛龟的几个大鱼缸,院内还种有盆菊、干枝梅等各种花卉。

西城区文保牌
西城区说明牌
王瑶卿,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在梨园界被尊奉为“通天教主”。他生于1881年,卒于1954年,王瑶卿原名瑞臻,字稚庭,号菊痴,晚号瑶青,斋名“古瑁轩”,汉族,祖籍江苏清江(今江苏淮安)。其父为晚清著名昆曲演员王绚云。王派代表剧目有:《儿女英雄传》、《雁门关》、《混元盒》、《汾河湾》、《南天门》、《牧羊圈》、《珠帘寨》、《十三妹》、《福寿镜》、《荀灌娘》、《木兰从军》、《万里缘》、《娘子军》、《棋盘山》、《珍珠烈火旗》、《孔雀东南飞》、《玉堂春》、《穆柯寨》、《庚娘传》、《五彩舆》、《琵琶缘》等。另外,中国戏曲学校排演的《白蛇传》和中国京剧院排演的《柳荫记》均由他担任唱腔设计,其中倾注着他的心血,保存着王派演唱的精髓。王瑶卿是—位颇具创造精神的艺术大家,他在继承前人表演艺术的基础上,将青衣、花旦、武旦融合一体,创造了“花衫”行当,在唱腔、表演、服装、化妆等方面,都作了大胆的改革。他的京白,清晰柔和,独具特色,把口语化的台词念得有感情、有韵味,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他的唱功明丽刚健,遒劲爽脆,能恰如其分地表现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他还善于运用步法和水袖技巧表达人物特性,其靠功更是娴熟工稳,身手干净利落,并率先废除了跷功。
梅兰芳祖居
梅兰芳祖居位于大栅栏铁树斜街101号。这个204平方米的小四合院里有房屋13间,住着7户居民。有百余年历史的小院年久失修。2008年承建方查阅了大量历史照片,恢复了原有的院墙、门楼及门楹联,保留原来的石台阶和砖。
西城区文保牌
经过整修的101号院,映入眼帘的是青条石的门楼、两侧坐着的一对狮头抱鼓石以及红色的门框、黑色的大门和古铜色的门突手 。
梅兰芳,名澜,字畹华,祖籍江苏泰州,1894年10月22日出生在北京的一个梨园世家。是世界人民熟知的戏曲艺术大师,我国最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了京剧艺术事业,在半个多世纪的舞台实践中,他继承传统、勇于创新、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将我国戏曲艺术的精华集于一身,创作了众多优美而令人难忘的艺术形象,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剧目,发展并提高了京剧旦角的演唱和表演艺术,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大家风范的表演艺术流派--梅派。他对现代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国内外,梅兰芳先生被誉为伟大的演员和美的化身。因此,以梅兰芳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表演艺术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三大主要表演体系之一。

大门上的楹联一色黑底雕金色繁体隶书

二门
二门上的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