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2018-05-29 15:58:06)
标签:

沈家本故居

龚自珍故居

谭嗣同故居

李万春故居

杂谈

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沈家本故居

       沈家本故居位于宣武区金井胡同。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沈家本入京后居于此。故居坐北朝南,平面呈矩形,南北长56米,东西长29米。
       共有三进院落。主要建筑建在西部南北中线上。门前设垂花踏步,对面设影壁,门两侧连接有门房两间和倒座房六间。第一进院正房为穿堂三间,西耳房三间,东耳房扩展成五间2层小楼,为中西合璧式砖木结构,是沈家本于光绪三十一年所建的藏书楼,自题名为“枕碧楼”,楼中藏书5万余册。楼下有会客厅。第二进院正房面阔五间,东西配房各三间,接厢房、耳房各两间。后院正面后罩房面阔八间。东侧为两进小院,有南房三间。故居基本格局未变。后为民宅。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西城区文保牌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原宣武区文保牌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西城区说明牌
   
       沈家本(1840-1913年),浙江归安(今吴兴)人,清朝光绪年间进士,历任刑部左侍郎、大理寺正卿、法部右侍郎、资政院副总裁等职,是清末修订法律的主持人和代表者。他对中国古代法学予以总结和评判,同时也引进近代西方法律理念,制定符合时代精神的法制,对于近代中国法制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撰写的书稿《沈寄簃先生遗书》,成为研究我国古代法律的重要文献。"枕碧楼"是故居中的藏书楼,藏书五万余卷。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2018年8月故居腾退后建为沈家本故居纪念馆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故居前展陈的地下石构件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故居大门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门两侧连接有倒座房六间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与大门联排的倒座房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前院从东向西看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一进院正房为穿堂三间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西耳房三间及西侧门房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西门房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东耳房扩展成五间2层小楼,为中西合璧式砖木结构,是沈家本于光绪三十一年所建的藏书楼,自题名为“枕碧楼”,曾藏书五万余卷。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枕碧楼二层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东门房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二进院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第二进院正房面阔五间,东西配房各三间,接厢房、耳房各两间。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东配房及厢房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西配房及厢房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东配房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西配房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从正房东侧去往东跨院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东侧为两进小院,有南房三间。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故居东面围墙
  
       以下为2018年修缮前旧照: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龚自珍故居

       龚自珍故居位于宣武门外上斜街50号,晚清思想家、史学家龚自珍在此住过5年,离开时将这座宅院卖给广东番禺人潘仕成,潘将其赠给番禺在京同乡会,院子被改为广东番禺会馆。宅院的大门以及后花园、戏台、假山、亭子都已不存,现仅剩西厢房和两幢北房,均改作民居。
       故居坐北朝南,三进院落,另有东西跨院。前院有北房3间,两侧耳房各两间,东西厅房各3间。院内当年曾有道光御笔“福”字匾及“耕读堂”匠。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西城区文保牌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西城区文保牌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龚自珍(1792—1841),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以诗文见长,自成一家,有“龚派”之称。1839年辞官归家。龚自珍是我国近代进步思想家、著名诗人、文学家。他博学多才,关心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全力支持林则徐禁烟,写过不少批判和揭露封建社会黑暗现实的政论文章。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谭嗣同故居
 
       谭嗣同故居位于北半截胡同41号(菜市口大街西侧人行道边上的一个土坡之上)。原为湖南浏阳会馆,是谭嗣同1898年在京时的住所。谭嗣同的生所与死处近在咫尺。红墙灰檐下堆满了杂物,整条胡同已拆除大半,只剩下这个小院及邻近的几间房舍,立在宽阔的马路边分外扎眼。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北京市文保碑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原宣武区文保牌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原宣武区说明牌
   
       浏阳会馆的正房五间现仍存,他的屋子在五间西房的北套间,自题为“莽苍苍斋”。他的许多诗文、信札都在这里写成。莽苍苍斋原有一副谭同同自书的门联:上联是“家无儋石”,下联是“气雄万夫”。后改上联为“视尔梦梦,天胡此醉”,改下联为“于时处处,人亦有言”。会馆里还有维新志士开会的里院北屋。
       慈禧发动政变后,搜捕维新志士,国内外友人曾设法营救,劝其逃往国外,谭嗣同坚辞说:“外国变法未有不流血者。中国变法流血请自嗣同始!”决心以身殉法,唤醒国人。1898年9月24日谭嗣同浏阳会馆被捕,继而被杀害于莱市口。他在菜市口的法场上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李万春故居
 
 
       李万春故居位于北大吉巷22号。李万春故居占地面积较小,房间十分紧凑,砖雕精美。根据建筑的手法进行分析,该宅院大约在1920年代改建。该院落院朝北,地面上曾铺有红蓝相间的花地砖。这种地砖是典型的民国时期产品。院子里曾有一雕花的门梁,但雕花的泥砖在大吉片拆迁过程中丢失。走进门一路向南约有十多米,院子向西拐,经过一个上有雕花的门廊,后面是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小院,一排坐西朝东的砖房独具特色,不同于传统北京民居,这排房屋门窗周围均有砖拱装饰,且房顶有女儿墙,并非尖顶屋檐伸出的传统房屋模式。
       李万春(1911-1985),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戏曲艺术教育家。满族正黄旗人,原籍河北雄县道口村,出生于哈尔滨。父亲李永利是红遍江南、称绝一时的清末著名武花脸演员。李万春的妻子李砚秀是京剧旦角演员。李万春4岁随父母迁居上海。6岁上学读书,不足五岁就开始随父练功学戏。《佟家坞》、《阴阳鱼》、《田七郎》、《大力将军》等为其独有剧目。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西城区文保牌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故居院门坐南朝北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故居西北角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故居西南角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故居北立面
 
334、西城区的名人故居(八)
故居修复前旧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