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2018-05-20 09:28:28)
标签:

尚小云故居

余叔岩故居

林白水故居

荀慧生故居

杂谈

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尚小云故居

       尚小云故居位于山西街北面的椿树下二条1号。离荀慧生故居不远,这里也是荣春社旧址所在地。1950年,尚小云将房子卖给了国家,全家迁往西单附近居住。后来这里属宣武区椿树派出所所有。但因城市建设的缘故,该处现在是一片高楼,不仅故居已不存,连胡同都没有了。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现故居无存(网传照片)
  
       尚小云是河北南宫人,1900年生,1976年去世,是“四大名旦”中最长寿的一位。他原名德泉,字绮霞,年幼时因家贫而进“三乐社”学戏,排名“三锡”。开始时学武生、老生、花脸,后来老师觉得他肌肤白嫩、扮相俊秀,便让他改学旦角,师从孙怡云习青衣。
       孙怡云对他很喜欢,把自己名字中的一个“云”字送给他,于是就叫“小云”了。尚小云擅长青衣,兼刀马旦。他早年曾习武生,对杨小楼十分仰慕,后来他把“杨派”的武生技艺吸收融化在自己的旦角戏里,使“尚派”唱法以刚劲见长,且武功出众,表演别具一格。
        1918年,尚小云自组“重庆社”,排演新剧目,多表现巾帼英雄人物。1937年,他又创办了“荣春社”,不惜变卖家产办学,培养了数百名学生。
        国民党统治时期,北京社会局势混乱,许多剧社陆续解散。荣春社也难以维持,于1948年5月2日被迫解散。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京剧重新得到发展,建立了“尚小云京剧团”,由尚小云任团长兼主演。他于1959年移居西安,担任陕西省艺术学校艺术总指导,后被聘为陕西省京剧院院长。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尚小云使用过的板鼓现存北京湖广会馆内的戏曲博物馆

 



余叔岩故居

       余叔岩故居位于宣武区椿树上头条。原宅坐北朝南,南北长36米,东西长29米。分中、东、西三路。大门设于东南角,一间如意式大门,旁跨门房1间,其北又有2间房两排,通后院。西路有房二三排,后拆改。主院北房5间,前后廊,东西房各3间,不出廊。西厢房南山墙间原有障墙,中辟双柱垂花门,已拆改。
两厢房南山墙有障墙,中间为三檩双柱垂花门,分为里外院。院中有一木影壁,院内为大青砖铺地。余氏亦常在院中传艺,不少剧照和便装照均于院内北房前拍摄。北房东侧可通往后花园。
       余叔岩(1890~1943),初学昆曲,后学谭派唱腔。加入“春阳友会”票房后,常在浙慈会馆借台练戏。曾拜谭鑫培为师。1915年加入梅兰芳班社。1917年后成为谭派主要传人。20世纪20年代末与高庆奎、言菊朋、马连良并称“四大须生”。1931年11月与梅兰芳、李石曾、张伯驹等成立国剧传习所。
       叔岩中年后喜于夜晚吊嗓,琴师先后有李佩卿、朱家夔等,此时余府最为热闹。诸多崇拜者聚集门外侧耳静听,其中不乏梨园人士。有人用烟酒钱茶买通门房进入门道内,有的带着板凳从院墙爬上屋顶来偷学、过瘾、享受,成为当地的一景。余氏曾无奈地说过:“早晚我这墙头给他们扒倒了完事!”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现故居无存(网传照片)
     

 


林白水故居

       林白水故居位于棉花头条。2002年中国网通盖办公大楼时将其拆除。后在全国新闻界朋友、宣武区文化博物馆等各界的呼吁下,林白水故居在网通大厦旁边重建。目前作为椿树书苑使用。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西城区文保牌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西城区说明牌
        
        林水白故居为两进四合院,坐北朝南。前院是《社会日报》社所在地,有正房三间,进深七檩前出廊。两厢房各两间,进深五檩。倒座房三间,进深五檩,东面出半间通门道。正房东侧有门道通后院。后院为林白水的住宅,有正房三间,进深五檩加前廊。两厢房各两间,西厢房进深仅三檩,东厢房加一步。正房东有一门道通后街。主体建筑和东西跨院均保存完好。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林白水(1874~1926),福建闽侯(今福州)人。原名林万里,字少泉,号宣樊、退室学者、白话道人。中年后笔名白水。清光绪二十九(1903)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法律,兼学新闻。加入“军国民教育会”。1904年后,坚持用白话文写作。先后在《中国白话报》、《俄事警闻》、《警钟日报》等担任主编、编辑、记者,同时为《民立报》、《时报》等撰写评论文章。后加入同盟会。民国时期曾在北洋政府担任参政、帮办等职务,一度当选为国会议员。曾在北京创办《公言报》。新文化运动中“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1921年创办《新社会日报》,任社长兼总编辑。1922年,因在《新社会报》上揭露军阀吴佩孚的罪行,被勒令停刊。复刊后改为《社会日报》。1926年8月,在《社会日报》上发表揭露军阀张宗昌的时评《官僚之运气》,并将张宗昌的“智囊”国务总理潘复称之为“肾囊”。潘复看报后大怒,勒令林白水登报更正并向他请罪。林白水严词拒绝,遭逮捕,被枪杀于天桥刑场。“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应该说真话,不说假话!”是其名言。1985年民政部追认其为革命烈士。葬于万安公墓。有《林白水先生遗集》传世。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院落坐北朝南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院落倒座房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一进院正房及东西厢房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西厢房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东厢房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一进院正房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从正房回看倒座房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一进院正房东侧的廊道通往二进院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二进院正房及两侧厢房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二进院正房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从正房回看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二进院正房东侧为院落南门,目前为椿树书苑的入口。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荀慧生故居

       荀慧生故居位于山西街。故居坐西朝东。院内正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带前廊,东西厢房各三间,南倒座房七间,东侧出一门道临山西街。房屋建筑使用砖柱和承重墙体,开门窗代替了传统的木结构体系和装修形式。院中各屋通过游廊连通。故居院子西侧有一小花园,有北房五间,带前廊,其中三间为卧室;西房四间为书房及画室。院中布有假山石、果树和名花异卉。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西城区文保牌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西城区说明牌
  
       荀慧生(1900-1968),原名词,是中国京剧"四大名旦"之一。他师出名角王瑶卿,出道后,博采众长,继承前辈而又有发展,同时又吸收河北梆子的精华部分,对唱腔、身段、服装、化妆等方面都进行了革新,逐渐形成了自己所独有的风格,世称"荀派",对中国京剧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先后担任过中国戏剧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等职。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331、西城区的名人故居(五)

目录:

 

            

单发

宋庆龄故居、郭沫若故居、北京鲁迅故居、梅兰芳故居、纪晓岚故居、李大钊故居

齐白石故居、冯公度故居、马连良故居、康有为故居

继禄家宅、 庄士敦故居、张之洞故居、蔡锷故居

 陈垣故居、溥杰故居、张自忠故居、傅增湘旧居

程砚秋故居、鲁迅家族旧居、朱彝尊故居、梁启超旧居

尚小云故居、余叔岩故居、 林白水故居、荀慧生故居

秦良玉屯兵处、施愚山故居、萧长华故居、梁诗正旧居

王士祯故居、谭鑫培故居、王瑶卿故居、梅兰芳祖居

沈家本故居、龚自珍故居、谭嗣同故居、李万春故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