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游客小余
游客小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4,378
  • 关注人气:29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17-03-17 07:02:35)
标签:

圆明园

圆明园四十景

九州清晏

碧桐书院

上下天光

圆明园(四十景1—10)

       圆明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坐落在北京西郊,与颐和园毗邻,全盛时代的“圆明园”由紧相毗连的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三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组成一个整体,各有特色。三园的排列像是—个倒过来的“品”字形,以园中最大的湖“福海”为三园的中心。它的东西长度约3千米,南北约2千米,周长约10千米,总面积约350公顷,圆明三园水面积约2000亩,大小人造山丘250座,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各式桥梁180座,各式规格和用途的园门逾30座。有“万园之园”之称。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国家级文保碑
 
       “圆明园”,这一名称是由康熙帝命名的。康熙帝御书三字匾牌,就悬挂在圆明殿的门上方。对这个“圆明”雍正帝有个解释,说“圆明”二字的含义是:圆而入神,君子之时中也;明而普照,达人之睿智也。圆”是指个人品德圆满无缺,超越常人;“明”是指政治业绩明光普照,完美明智。这可以说是封建时代统治阶级标榜明君贤相的理想标准。

       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前后达138年之久,因此也称“夏宫”或“御园”。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国家级文保牌

 

       圆明园主要兴建于康熙末年和雍正朝,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康熙帝将北京西北郊畅春园北一里许的一座园林赐给第四子胤禛。当时圆明园还是一座藩赐园,规模不能超过皇帝的畅春园,所以建景不多,名声也不大。可后来随着主人的登基,清王朝的盛世的到来,在其多年陆续扩建中,终于成为了中国有史以来最宏伟的皇家园林。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全景图

 

       扩建后的圆明园,占地面积达到3000亩左右。每个景区内,既有庄严宏伟的宫殿,也有使人感觉轻松灵巧的楼阁亭台与回廊曲桥,假山、湖泊以及蜿蜒的河流点缀其中。在雍正时期,圆明园的格局基本完成。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门票

 

 

       盛时的圆明三园,共建有“园中园”和独成格局的建筑风景群(通称景群)大约一百余处,其中著名的圆明园40景为:

       正大光明、勤政亲贤、九洲清晏、镂月开云、天然图画、碧桐书院、慈云普护、上下天光、杏花春馆、坦坦荡荡、菇古涵今、长春仙馆、万方安和、武陵春色、山高水长、月地云居、鸿慈永祜、汇芳书院、日天琳宇、澹泊宁静、映水兰香、水木明瑟、濂溪乐处、多稼如云、鱼跃鸢飞、北远山村、西峰秀色、四宜书屋、方壶胜境、澡身浴德、平湖秋月、蓬岛瑶台、接秀山房、别有洞天、夹镜鸣琴、涵虚朗鉴、廓然大公、坐石临流、曲院风荷、洞天深处。


 
1、正大光明

 

       为圆明园正殿。前为出入贤良门,左右有东西配殿五楹,分别为茶膳房、御书房、清茶房和军机处。正大光明殿面阔七间,进深五间,前后有出廊,灰瓦,卷棚歇山顶。殿内有雍正帝手书楹联“心天之心而宵衣旰食;乐民之乐以和性怡情”,及乾隆帝所书“遹求宁观成,无远弗届;以时对育物,有那其居”。东壁悬御书《周书·无逸》,西壁悬《豳风图》。殿后有寿山,山上有笋石,后移至今颐和园仁寿殿。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勤政亲贤
 
       勤政亲贤殿即养心殿西暖阁前室,位于正大光明殿东面,为盛暑时皇帝办公之处,有殿堂5间。北设宝座,南为窗,东有板墙开门,与养心殿明间相通,为皇帝召见大臣之所。窗外抱厦内围有木屏,与明间相隔,较为隐秘。养心殿的西暖阁,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单独接见大臣,批阅殿试考卷的地方。暖阁的北墙上悬挂着雍正皇帝题写的匾额:“勤政亲贤”匾下的屏文是乾隆皇帝的诗篇。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3、洞天深处
 
       此景区有福园门,门在圆明园南大墙上,门内即为洞天深处。其北为皇子所居之四所,东西二街,南北一街,其北之西为如意馆,馆之东为圆明园东大墙。洞天深处以西过桥有两个四周环水的小岛,为诸皇子肄业之处。南为“前垂天贶”,中为“中天景物”,有游廊相连。东为“斯文在兹”。过桥之北为“后天不老”。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4、九洲清晏
 
       位于前湖北岸与正大光明殿隔湖相望,由三进南向大殿组成,第一进为圆明园殿,中间为奉三无私殿,最北为九州清晏殿;中轴东有"天地一家春",为道光出生处;西有“乐安和”,是乾隆的寝宫;再西有清晖阁,北壁悬挂巨幅圆明园全景图,原图现存法国巴黎博物馆;道光十年又在“怡情书史”附近建起“慎德堂”等殿宇,都是皇帝寝宫;道光十六年,圆明园殿、奉三无私殿、九州清晏殿。同时被火焚烧;雍正帝、道光帝都死在九州清晏殿。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5、镂月开云
 
       原称牡丹亭,位于后湖东南角,建筑木料以捕木为主,殿顶覆二色琉璃瓦;乾隆即位后,改称“镂月开云”,乾隆九年(1744年)改名以纪念康熙六十一年祖孙三代在此聚会赏花的往事。主体建筑为纪恩堂。殿以楠木为材,上覆金碧二色琉璃瓦。旁为御兰芬。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6、天然图画
 
       位于后湖东岸,南部凿池,北部住院,是欣赏后湖景色,远眺西山风光最佳之所。主体建筑为一方楼,楼北为朗吟楼、竹萿楼、五福堂、竹深荷静,在庭院东侧,西为静知春事佳,东为苏堤春晓。临湖建有朗吟阁和竹薖楼,登楼可远眺西山群岚,中观玉泉万寿塔影,近看后湖四岸风光,景象万千,宛如天然图画一般。这一景的园林植物配置也独具匠心 , 院内有翠竹万竿,双桐相映。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7、碧桐书院
 
       建于乾隆九年,公元一七四四年。碧桐书院前殿三楹,中殿、后殿各五楹。南与天然图画为邻,西与慈云普护隔水相望,其西岩石上为云岑亭。碧桐书院是圆明园较早建成的一组建筑,雍正时期名曰“梧桐院”。碧桐书院四面环山,林木茂密,是一处非常清静的地方。建筑由错落有致,形态各异的大小院落组成,共三进院落,正殿檐下悬有雍正御书“碧桐书院”匾额。正殿内还设供皇帝休息的床、炕等。碧桐书院是清帝读书、作画的地方,书院周围种植有大量梧桐树。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8、慈云普护
 
       位于碧桐书院之西,南临后湖,四周有水环绕,与“上下天光” 有小桥相连。前殿为“欢喜佛场”三楹,其北楼宇有“慈云普护” 匾额,上奉观音大士,下祀关帝圣君。其东为昭福龙王殿,祀圆明园昭福龙王。“慈云普护”与“欢喜佛场”之匾额均为清世宗亲书。“慈云普护”之北另有楼三层,内设刻漏钟表。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9、上下天光

 

       在雍正年间就已经建成。上下天光景区的命名来自北宋文豪范仲淹的传世名作《岳阳楼记》中的诗句“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除了“上下天光”之外,“一碧万顷”也被用于命名园中的其他景区。
本景临后湖建两层楼阁,两翼曲桥架湖 , 蜿蜒百尺,并在桥上建有亭、榭。凭栏俯瞰,大有登岳阳楼所见洞庭湖之胜概 , 上下水天一色,水天上下相连。当年,这里是观赏后湖风光及中秋赏月的佳处。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10、杏花春馆
 
       位于九洲景区西北,为该景区最高点,意仿祖国之西北昆仑山。康熙年,胤禛称其为“菜圃”,雍正四年易本名,占地 22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200 平方米,是一处以农村景象为题材的园林景观。整个景群的建筑布局具随意性,矮屋疏篱,纸窗木榻。馆前的菜圃里根据不同的季节,种植有各类瓜果、蔬菜类,有着浓郁的田园风味。盛时的杏花春馆,一到春季,杏花烂漫,这时皇帝总要来到这里一边品尝美酒,一面欣赏杏花。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202、圆明园(四十景1—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