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岳庙坐落于朝阳门外大街中段,占地约6万平方米,初建于元代延祐六年(公元1319年),由中路及东西院组成,共七进,集廊院、四合院为一体,具有元、明、清三代建筑风格,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东岳庙作为道教活动场所正式登记开放。庙内保存了大量各具特色的道教建筑和历代碑刻,对研究中国古代道教以及玄教的历史渊源和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目前,该庙后罩楼内设立了北京民俗博物馆。

国家级文保碑

北京市说明牌


门票
东岳庙现占地约71亩,有房屋近400间,绝大多数为清代所建。在布局上,分为正院、东院和西院三个部分。主要建筑都集中在正院的南北中轴线上,中路正院采用轴线对称的布局形式,琉璃牌楼、瞻岱门、岱岳殿、育德殿和后罩楼等依次排列在中轴线上。两侧则均匀、规整、对称地分布着三茅君殿、炳灵公殿、阜财神殿、广嗣神殿以及七十六司、东西御牌亭等建筑。
示意图

东岳庙正面全景
远山门
东岳庙远山门距庙大约有两公里多,位于如今的通惠河北路,不知毁于何时。考虑到恢复东岳庙的历史传统和完整性,同时为京杭大运河申遗增加一处标志性景观,2011年得以修复。
琉璃牌楼
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为三间四柱七顶的黄彩琉璃牌楼。屋顶为歇山顶,正脊两端有鸱吻和螭吻,正中饰火焰宝珠。在正间的南北两面各有一块石匾,北面书“永延帝祚”,南面刻“秩祀岱宗”。牌楼与庙门隔朝阳门外大街相望。
钟鼓楼
在钟鼓楼前面原本有山门,即东岳庙的正门,1988年因拓宽朝外大街而被拆除。山门内的东西两侧有钟鼓楼,鼓楼立额上题“鼍音”,钟楼立额上题“鲸音”。

鼓楼

钟楼
棂星门
棂星门原本是东岳庙的二道门,现做为庙门。原来悬挂在山门的康熙帝御书“东岳庙”横匾也移到了这里。
瞻岱门
庙门内即为瞻岱门,是一座五间庑殿顶的过厅式殿堂,又称瞻岱殿。门的内三间为穿堂,边上两间供哼哈二将和十太保,后殿挂东岳大帝的“宝训”。







瞻岱门两侧通道的旁门挂着楹联
通道墙壁上挂一个大算盘,两边“毫厘不爽,乘除分明”的对联,别有寓意。
福路
出瞻岱门是一条御道直通岱岳殿,称为“福路”。
碑亭
福路的两侧各有一座碑亭,顶覆黄色琉璃瓦,放置康熙帝和乾隆帝御笔亲题的石碑.碑亭前放着一对新造的玉马和铜特,相传是文昌帝君的座骑。


东碑亭


东碑亭前的铜特


西碑亭


西碑亭前面的玉马
七十六司
福路和碑亭的东西两侧,各有一组回廊。回廊共七十六间,代表东岳大帝掌管下的地狱七十六司。每间门楣上都挂有所敬神司的横匾,两侧柱上贴有楹联,殿内塑像造型生动,形神兼备。泥塑是1995年重建时由“泥人张”的传人重塑的。
岱岳殿
是东岳庙的主殿,面阔三间,顶为为单檐庑殿顶,绿剪边琉璃瓦屋面。殿身的梁、柱、檩、枋均绘有皇家才允许使用的金龙和玺彩画,正面檐下悬挂华带匾“岱岳殿”,四周雕饰盘龙,包有金叶。大殿前建有月台,摆放铜香炉,台前东西有焚帛炉。

东燎炉

西燎炉
大殿两侧的耳房中设有炳灵公殿、三茅君殿等。左面的东配殿有阜财殿和东太子殿,右边的西配殿有广嗣殿和西太子殿,配殿前廊的斗拱上有替木,排列制式具有元代的风格。


岱岳殿西耳房:炳灵宫殿
岱岳殿东耳房:三茅殿
岱岳殿的东配殿:阜财殿
岱岳殿的西配殿:广嗣殿


岱岳殿后的东配殿:东太子殿(也称松鹤堂)

岱岳殿后的西配殿:西太子殿
穿堂
从岱岳殿到育德殿之间,用一条长廊相接,为元代通行的建筑布局。
穿堂通往育德殿
穿堂东面
穿堂内部
育德殿
为庑殿顶,面阔五间,前出抱厦,内饰龙凤天花,与岱宗宝殿相呼应。殿内悬挂清代道士娄近垣所书的“玄妙赞化”匾,原本还供奉东岳大帝和淑明坤德帝后的神像。

育德殿后的戏台
后罩楼
东岳庙中路的最后部是一座二层的后罩楼,原来有玉皇阁、碧霞元君殿(东岳大帝的女儿)、斗姆殿、大仙爷殿、关帝殿、灶君殿、文昌帝君殿、喜神殿、灵官殿、真武殿等,现已改为北京民俗博物馆的展厅。

民俗博物馆展厅
石碑
东岳庙的各院落内都立有石碑,最多时达160多块,数量居京城之冠。现存的一百余块石碑全为元明清三代的作品,多为历朝修建东岳庙碑记和民间善会石碑,种类齐全,品味高贵,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史料价值。
碑林中最著名的是赵孟俯的行书《张留孙道行碑》(俗称《道教碑》),风格古朴遒劲,为元代书法艺术的珍品。该碑为国家一级文物。碑文记载的是玄教宗师张留孙生平事迹及东岳庙的创建过程。
老北京有句顺口溜:“机灵鬼儿、透亮碑儿、小金豆子、不吃亏儿”,指的是东岳庙的四块碑石。
1、“机灵鬼儿”指东岳庙东碑林的顺治《重建东岳庙金灯碑记》碑,碑座两侧各刻有一个小道童提着灯笼。
2、“透亮碑儿”指的是西碑林炳灵公殿前的一通石碑。碑首刻有两条蟠龙,雕工们采用透雕的手法,在龙身处镂刻出六个孔,人们透过碑首,可以看见站在碑后的人,因此得名“透亮碑儿”。
从碑身后看碑额的透光点
3、“小金豆子”是铺在岱宗宝殿月台西侧的一块青白石条,上面镶嵌着一粒粒如豆状大小的金点。人们以为是金子争相抠取,实际上这些亮点儿只不过是自然形成的铜矿脉点罢了。 如今这块方石被鉴定因为含铜而显露金色,已经盖上了玻璃罩以保护,不少游人跨石祈福。

4、“不吃亏儿”指的也是石碑座,刻画的是一群淘气、顽皮的小猴捅蜂窝,马蜂飞来,小猴们抱头逃窜,神态生动逼真。可惜此碑座已丢失。
名树
东岳庙中也有不少古树,其中有名的是寿槐和状元槐
状元槐位于后罩楼东侧
目前东岳庙西院已修复,布置了部分殿堂,初一、十五向香客开放。

进入西院可见观音殿(右)、马王殿(中)、月老殿(左)并列一排
马王殿西侧碑
西院南侧为药王殿
西院西侧一排建筑三座殿堂,中间未挂牌匾,左右两侧分别为鲁组之殿、鲁班之殿。

鲁班之殿

鲁组之殿
鲁班之殿北面为东岳宝殿
西院中间第二排殿堂为海神殿、火神殿


海神殿


火神殿

后记:
东岳庙的东院以居住为主,建筑较为分散,生活气息较浓。院内回廊环绕,栽满了奇花异果,并精心布置了亭台怪石,成为一座美丽的花园。据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便常常来此观赏休息。
西院由供奉各路神祇的小型院落组成,有东岳宝殿、玉皇殿、三皇殿、药王殿、显化殿、马王殿、妙峰山娘娘殿、鲁班殿、三官殿、瘟神殿、阎罗殿以及判官殿等。殿宇的规模都不大。目前两院都不开放。
因为东岳大帝掌管了世人的生死祸福,所以前往烧香的人也特别多。相传每年三月二十八日乃东岳大帝的诞辰,于是在三月十五日至二十八日,东岳庙里都会举行庙会。这一风俗延续了数百年之久,2002年起,又恢复了庙会,但已改到每年的春节时举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