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子杂谈:食物天成

标签:
厨子食物 |
不正经的厨子总是对食物充满了好奇,品尝五味之余,不忘探究食物之道。小时候在南方长大,主食就是米饭,米饭来自稻谷,那么稻谷为什么能够成为主食呢?其中凝结着古代先人的经验和智慧。
《黄帝内经》曰,“稻米者完,稻薪者坚”,认为稻谷是一种得到天地之气的完美事物。稻谷生长的区域高低适中,上有阳光普照,下有水生滋养,和于阴阳,收天地之精。其播种在春天,生长在夏天,收获在秋天,闭藏在冬天,顺应四时,得平和之气。日常生活中,大家都有各自喜欢的食物,但一般都不能作为主食,多食久食可能消化不良。食用稻谷无此顾虑,成为主食应是先辈千挑万选的结果。
从科学角度分析,稻谷性质平和,由碳水化合物和少量蛋白质组成,本身没有毒性,其分解代谢过程中的产物也没有毒性。碳水化合物变成二氧化碳和水,蛋白质变成氨、氮、二氧化碳、水,分解彻底,代谢完全,在体内没有残留。食用、消化、吸收全流程没有毒性,新陈代谢没有任何残留、积存。古有神农尝百草,也必有高人尝百谷,逐渐发现食用稻谷是最安全的选择,当然驯化、培育稻谷又是另一条漫长的道路。
除了物理性质,稻谷似乎也暗喻人生的哲理:不疾不徐,积小成多。每一颗稻谷都很微小,不用费力分割,多少随人所愿,但积累起来就是一顿饭、一天的食物、一辈子的食物。想到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蓝鲸,它们的主食居然是磷虾——一种最微小的海洋生物之一。奇妙的自然生态也是万物选择的结果,道在其中。我们的先祖是不是因为稻谷体现了如此之多的世间道理,而将其命名为“稻”,道在“稻”中也。
由稻谷而思,食物之名、食物之形,暗含食物之性。例如,葱,形为中空,食之通气,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加速排除体内不净东西,促使排便更加通畅。再如,香料八角、中药三七,因其数理,各有其能,八角理气健胃、调中祛寒,其提取物还被用为制作治疗流感的药物。天地运化,自然精华,相生相克,皆有所用。
有人戏言,吃神做的食物,不吃人“做”的东西,真有几分道理。“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青菜豆腐保平安,吃天地生长之物,质朴以养自身,或许是防止“嗜欲无穷、忧患不止”的最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