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史小记:秦·行散千金

(2023-03-26 10:14:56)
标签:

谍报

昭襄王中后期,秦国实力迅速提升,在强化军事征伐的同时高度重视谍报为基础灵活地合纵连横,策略运用越发成熟精准。公元前264年左右,也就是在长平之战前,秦获悉合纵人士“相聚于赵,而欲攻秦”,唐睢奉命入赵破坏反秦联盟大获成功。由此事可以管中窥豹,了解秦谍报工作如何精密运行,未雨绸缪、四两拨千斤,服务整体战略。 

读史小记:秦·行散千金
(图片来自网络)

一是明暗相辅。秦的情报网和行动队相对独立,两者分离既是安全需要,也是提高效率。秦依靠情报网络得知反秦联盟在赵国聚集,但是没有给这张“暗网”下达行动指令,而是另外选派唐睢赴赵执行任务。“暗网”只看不动,单向提供信息,始终处于潜伏、渗透状态,是长期经营、反复使用的基础。而唐睢是“项目经理”,是明牌也是流水之兵,大本营根据具体任务选择最佳人选,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打完就走或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执行人无后顾之忧,放开手脚,大开大合尽显其能。秦的微操精细,明暗各有分工,合而发力,安全和效率都大大提高了。

二是谋定而动。秦当时的相国范睢策划、统筹此次行动,对所谓的反联盟有非常清醒独特深刻的认识他认为这些人之所以反秦,并不是秦有仇或者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完全是为了自身利益反秦是山东六国的政治正确以此为名就可以名正言顺接受六国资助,迅速改变自身的生活质量因此,在赵国汇聚的反秦联盟的本质是求富求贵、实现个人小目标,而为了各自国家的发展,更不会执着地与秦为敌,乌合之众不足为惧。分析越透彻,行动越有力,庙堂之算一旦明确,秦行动迅速,诱之以利,投其所好,瓦解对手也就覆掌之间了。 

读史小记:秦·行散千金
(图片来自网络)

三是不拘一格。唐睢作为任务行人得到了充分授权,被告知花钱不要有心理负担,不要有事先预算,也不要有详细账目。大本营不问钱给了谁,只要是能为秦国出力的人,就可以砸钱。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选准了落实人,指令越简单,执行越迅速,效果越明显。唐睢携带五千金巨款现金,还有歌舞女乐作为辅助,花钱概不赊账,完全处于自由发挥的状态,迅速打开了局面。唐睢是专业的,也是敬业的。他选择地点十分刁钻,没有直扑赵都邯郸,而在附近的小城武安设局,距离邯郸近,但管制宽松,便于大造声势,吸引高朋满座来人也放得开豁得出去,一回生二回熟,前来的合纵人士大多很快成了秦国拥趸

四是集中发力。行间险中之险伺机而动,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往往以铁指寸进赢得大功告成。唐睢武安城,直接向邯郸喊话来分钱”,以重金为诱饵,分化邯郸的反秦人士,话很直白,钱很到位。发力迅猛带来的不仅是量的简单叠加效果,而且会引发受力对象相互碰撞的连锁反应。反秦转向“爱秦”无缝衔接,进而争先恐后,甚至引发“场内踩踏”,其混乱程度和唐睢散钱的力度成正比。秦国决策层对此大力支持,不惜挥金如土,唐睢再入武安又带来五千金的“糖衣炮弹”,万金之重搅动万变之局,钱没花完,所谓的反秦联盟已经分崩离析了。

用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秦有这样的底气,国力是实力的基础。昭襄王中后期,秦已经拥有了关中平原、成都平原以及南阳、河东一部分,都是当时的粮食主产区,再加上历来重视农业技术和水利建设,秦的粮食生产和储备独占鳌头,天下财也汇聚于秦。财富重新塑造了对外战略,“三十万金,诸侯可尽”,秦软硬兼施间行天下,数代接续,蓝图终于变成了现实。 

读史小记:秦·行散千金
(图片来自网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