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浅悟:慎独之独

标签:
学思慎独 |
古人常说慎独慎微,独即“独处”,意为在人所不见的时候也要自我节制,绝不放纵,秉中持正、保持人前人后的一致。品读先贤今人之解,反观诸己细细思量,渐悟独之深意匪浅。
(图片来自网络)
慎独之独首在慎于独处。独处仍然保持心性,看似简单、是为不易,是克己存道的要求,也是止欲修行的功夫。夫子所言,“随心所欲不逾矩”,大约如是,不必七十而悟。独处之时,所思所行,是本我之性,敢于观之、敢于修葺,正是精进之时。繁花似锦,过眼云烟,虽不特意追求独处,但只有适应独处,才能大定心性。大道至简,一以贯之,一以贯之约束自我欲望,大多会得到更大的自由。
慎独之独在于保有独特。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千国,世界之妙在于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世有大同,人人不同,皆有使命,也就是自身的独特性。人人生命宝贵,值得好好得活一次、走一遭,好好完成自己的使命,尽到自己的责任。有贤者认为慎独之“独”是指保有个人独特性,深以为然,这与慎于独处并不矛盾,而是相互深化。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珍视自身担负的责任,做好自己一份工,尽情展现自我,过得有意思也有意义,是通透之后的乐事。
慎独之独在于保持独立。天地荡荡,宇宙浩渺,人如微尘,亦非微尘,是为微尘。外受日精月华,内聚阴阳之变,微尘也思向上向善。“君子以独立不惧,遁世无闷”,任何发展的基点都是自力更生,自强万强。既不能妄自尊大,也不可妄自菲薄,不怨天,不尤人,反观诸己,自有乾坤。古人所言,响当当一颗铜豌豆,蒸不烂、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自性自在,坦坦荡荡,自有所重。
慎独之独,当思之再三,慎之又慎。尽责全力以赴,见利和光同尘,独之有道,独之有味,道不远人。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