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过鬼门关

世上本无鬼,人心有了鬼,才杜撰出鬼来。既然有了鬼,也就有鬼的聚集地;有了聚集地,阴阳两界之间,就会有一道门槛,这就是鬼门关。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就说这鬼门关,世间还真就有,而且还有好几座!据我所知,以鬼门关为地名的有三处。一处在重庆的丰都,一处在甘肃六盘山,第三处就在广西的北流与玉林交界处,有人还把它列为十大古代名关之一。
离开湛江,北行150公里,到广西玉林市去走访在那里参与修建洛湛铁路铁路的朋友。和朋友小聚时,我向朋友打听,听说此地有座鬼门关?
朋友笑着说,您要有兴趣,我就陪您去那里看看,不远。
那就去一趟!
车行半小时,就到了鬼门关。
鬼门关位于玉林市博白县浪平镇浪平村,距博白县城9公里。
只见两座山对峙中,一座三开间的青石牌坊,门额上镌刻着“桂门关”三个大字。
明明是鬼门关,何以又叫“天门关”?天和鬼,那可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底下。
原来在历史上,这里一直就是“通三江,贯五岭,越域外”的水陆交通咽喉之地,是当时中原通往钦州、廉州、雷州、琼州、海南岛和交趾(古代越南)的必经之道,史称“山海要区,八桂门户”。桂,是广西的别称,此处称“桂门关”,也就不足为奇。
由于这一带地处荒僻,人烟稀少,潮湿闷热,蚊虫鼠蚁成群,瘴疠弥漫;夜晚之时,常有雾霭笼罩,阴风萧萧中不时传来动物怪瘮的嚎叫,煞是阴森恐怖。唐宋时期,官员罹罪,遭到谪蛮,大多都经由此道去往蛮荒的海南,前途渺茫,生死莫测。所以,人们就把这里称为“鬼门关”。
但“鬼”字终究不吉,所以到了明代初年,洪武皇帝朱元璋就下诏将这座“鬼门关”改为“桂门关”。到了1429年,明宣宗朱瞻基又下诏将“桂门关”改为“天门关”,并在山崖镌刻“天门关”三个大字。其实,鬼门和天门之间确实只有咫尺之遥,把持好自己,抬脚即可步入天堂;把持不好自己,立即就会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桂门关”牌坊笼罩在一片绿荫之中,四周一片幽森和诡异莫测。我饶有兴致地从“鬼门关”下走进又走出,虽说两侧没有神荼(sh)和郁垒(l)二位天神看守,也没有看到丝毫鬼魅出没的痕迹,可我却还是隐隐地感受到很有些心惊胆怵。
据说,这座鬼门关始建于汉代,最初为稽查行旅之用。由于当时此处多有瘴瘴疠之气,所以被称为鬼门关。
朋友指着南北相向的两座山,说,南面的叫天门山,北面的叫龙狗岭。听说天门山上原有不少古代名人过关时留下的诗词碑刻,在“文革”时期和后来修建公路时,多已被毁,如今就只有山腰石壁上的“天门关”三个字了。
自古,这座“鬼门关”就是遭受贬谪到崖州儋州的士人的必经之路。
唐德宗时,杨炎出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相当于宰相),后遭卢杞陷害,被贬为海南崖州司马,曾经过此地。杨炎到海南崖州后,曾作诗一首,抒发感受:“一去一万里,千知千不还;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这首诗表现了杨炎亡命天涯、命途难卜的心绪。最终,杨炎还是被赐死于崖州,时年五十五岁。
唐朝著名的宰相李德裕,也受到权贵的嫉恨谗佞,被唐宣宗贬谪到海南,也曾路过这座鬼门关,也曾写过一首《鬼门关》诗:“岭外中分路转迷,桄榔树叶暗前溪。愁冲毒雾逢蛇草,畏落沙虫避燕泥。五月畲田收火米,三更津吏报潮鸡。不堪肠断思乡处,红槿花中越鸟啼。”那时的鬼门关一带还是刀耕火种,毒虫蛇蝎遍地,瘴疠弥天。最终,李德裕还是病死于海南崖州。
还有宋代的苏轼,遭到诬陷被贬谪海南,也曾路过这里。1093年二月,苏轼出任定州知州(今河北定州市)不久,因政敌的谗陷,被贬到惠州(今广东惠阳)。三年后,六十二岁的苏轼又被贬到了更为荒凉的海南岛儋州。在宋朝,被放逐海南是仅比砍头罪轻一等的重罚。接踵而来的打击,他的弟弟苏辙也被贬到雷州。苏轼和弟弟在雷州道别后,路经北流城,然后走过这阴森恐怖的鬼门关,再远去儋州。在路过这“黑云霾合,阴风萧瑟”的鬼门关时,苏大文豪正处于人生最低谷,心底满是绝望,哪还有半点心思留下只言片语?
好在苏轼生性大度,豁达开朗,他在荒蛮的儋州,熬过了艰辛的三年后,总算得到赦免。于是,苏轼又从廉州北上,再次走过这座鬼门关,终于“还了阳”。或许是感慨许多,他写下了《过鬼门关》:“自过鬼门关外天,命同人鮓瓮头船。北人堕泪南人笑,青嶂无梯闻杜鹃。”临近北流城,他又吟出一句:“养奋应知天理数,鬼门出后即为人。”
明代的徐霞客在《粤西游日记》中,也记载了这座鬼门:“北流县西十里为鬼门关,东十里为勾漏山,二石山分支耸秀,东西对列,而鬼门颠崖遂谷,双峰夹立,路过其中,胜于勾漏实相仲伯。予自横林北望即奇之,不知为鬼门也。”
人在失意时一趟鬼门关,心情绝对是悲凉绝望的,而一旦获赦,自然又是莫大的幸事。在所有经过“鬼门关”而最能以平和冷静心态面对的,当属元代曾任两广廉访使的伯笃鲁丁,他在《过鬼门关》一诗中就说:“雷阳任满玉林还,过了千山及万山。但愿人心平似水,不须惆怅鬼门关。”在伯笃鲁丁的眼中,鬼门关,其实更像人心里的一道坎,是人心存杂念,拿得起却放不下、凡事耿耿于怀的心理危关。
如今,随着沧桑风雨,鬼门关关隘及古道原貌已不在,但在人心中,还就存在着天堂和地狱之别。
现如今的“鬼门关”也已转换成生死关口或险地的涵义。在这个世界上,谁不希望自己的一生一帆风顺,又有谁不期盼自己一生平安?但是,又有几多人能享受到一生的一帆风顺和一生的平安?大多数人在自己的人生中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不顺和挫折,甚至还有“倒血霉”的时候。但经验告诉我们,但凡此时,就一定要豁达面对,对不顺,对挫折,对失败,必须要有“既遇之,则安之”的认识,本着“倒霉的今天一定会过去,顺畅的明天一定会到来”的心态,心平气和,于不顺之处找到可顺之点,借以鼓励自己战胜厄运。
在我的人生旅途之中,除了北流的这座鬼门关,我还曾走过另一座“鬼门关”。
1994年6月8日,我在石家庄创业时,我的腹部突然剧疼不已,同事们立刻把我送到石家庄一家大医院。经过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并立刻安排手术。
如今,摘除胆囊结石属于微创手术,只需在肚皮上开个小孔,掏出结石即可,甚至都不用住院。可在当时,我的这个手术居然进行了两次麻醉,最后还动用了全身麻醉,在肚子上划开了一道二十厘米长的大口子,开膛破肚历时八个小时,饱受折磨。
我这也算是到“鬼门关”走了一趟,好在我阳寿还长,阎王爷没收留我。
不过细想,人生还真就是这么回事。别看平时人五人六地把自己当个成了不得的人物,往往很可能就会在一瞬之间阴阳两别;别看今天能吃能喝能侃能折腾,说你不定哪天一早,就再使劲也睁不开双眼了。
大自然中,一个人何其渺小。什么高贵,什么独尊,往往都只是自己评价自己的结果。人的命运,人的成功,人的失败,其实并不在自己的把控之中,而是成败皆由于时势。英雄是时势所造,阶下囚也是时势所为。所以,也就一定要明白一个道理,我们平时所看到的什么富贵、权势,皆是外在的,扒光了或光鲜获龌龊的外表,任何人都是一个模样。世间的荣华富贵,皆是过眼云烟,都不过是是外部世界的表象,不随人来,也不随人去。所以,一个人也不应当过度追求那些顷刻就成为过眼云烟的东西,而是要在自己有限的生命历程中,认认真真地享受生活,开开心心地过好每一天。明白了这些,我也就很快地改正了自己平时的冲动、自傲、乖僻和莽撞。
看来,一个人,还只有走一趟“鬼门关”,才可能悟出人生的真谛,才能好好做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