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美丽的松花江

(2025-03-31 10:49:21)

记得在1965年,父亲买回一台电唱机和一摞唱片。当电唱机里传出一首悲怆低沉的歌声时,父亲当时就愣在电唱机旁,默默地听着这歌声: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

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

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

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

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

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这时,我看到父亲的眼角流下了泪珠。

我父亲是东北人,“九一八”事变后,父亲就离开了家乡,是这首歌勾起了父亲思念家乡的愁绪当时我也想,将来一定要去看看这让人思让人念的松花江。

那一年冬季,我去吉林走访参加吉图珲铁路施工的朋友。

一下火车,朋友早已等候多时。上了接我的汽车后,我问朋友,咱们路不路过松花江?

朋友笑着说,先吃了饭再说,还有好几位朋友正等着你的到来呢!

记得,那天的午餐,就在松花江边的一家餐馆里解决的。吃的是什么,早已忘记,只记得,窗外,一片白色的冰雪世界,屋内,热气腾腾。

说实话,我对东北的地理颇为陌生,只依稀记得长白山和朝鲜交界,位于吉林的南部;我好像还记得,松花江也曾流经哈尔滨。我一时就搞不清了,这条松花江难道是自南向北流的?松花江又流向何处?

朋友说,松花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长白山天池也确实是中国和朝鲜的分界线,一座天池,两国一家一半!古代的长白山天池是一座火山口,后来,雪水流入,就形成了一座火山湖,湖水深达两百多米,是世界上最深的高山湖泊。在天池的北侧有一豁口,天池水就从豁口流出,再从七十多米高的绝壁上倾斜而下,形成了著名的长白山瀑布。激流跌落,就成为松花江的源头。把松花江比作“疑似银河落九天”,毫不为过。

美丽的松花江
长白山天池

 

不过,松花江的源头有两处,南源是长白山天池;北源是始于大兴安岭支脉伊勒呼里山的嫩江。

就这样,松花江一路北上,经过吉林市,在西北的松原市与嫩江合流,再携手浩浩荡荡流过哈尔滨、佳木斯等城市,在同江县的三江口汇入黑龙江,最后,流向大海。

原来如此!

 

美丽的松花江
松花江源

 

朋友又说,松花江远不如长江的壮阔恢弘,也不如漓江的旖旎秀美,甚至还不如汉水的清澈,但是,她也以自己丰沛的水量滋润了东北平原,她也有着自己特有的北国风情和壮丽景色,足以让东北人自豪。

你打开地图,一条松花江,先后流经抚松、吉林、松原、哈尔滨、通河、方正、依兰、佳木斯、绥滨、富锦、同江等大小城市。松花江和嫩江汇集而成的松嫩平原,占据了东北地区的一半,成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其中,松花江流经的吉林省榆树市,2023年的粮食总产量达到70亿斤,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连续20年高居全国县级城市粮食产量榜首;而松花江流经的黑龙江富锦市,2023粮食总产量也达到66亿斤,连续两年蝉联全国产粮第一县

一个城市有一条河,这个城市便有了一种别样的灵动。

漫步在松花江畔,就会令人由衷感受到一种独特的美。碧蓝的江面上,波光粼粼、水鸟飞翔、舟楫点点。蓝蓝的天、白白的云、微微的风、轻轻的浪,让人忘却一切烦恼。在如此妙曼的江畔走上一趟,便胜却人间无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流传的《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唱出了松花江的唯美无限:“松花江水波连波,浪花里飞出欢乐的歌,歌唱天鹅项下珍珠城哎,江南江北好景色,绿水载白帆,两岸花万朵,大桥跨南北,游龙如穿梭……”

由于松花江源于长白山天池,满族人就把它叫作松阿里乌拉,意思是天河。后来,人们把松阿里乌拉按谐音就说成松花江了。

南北朝时期,松花江上游叫“速末”,下游称“难水”;隋代时,改称“难河”;唐代时叫“那水”;金代时,松花江上游称“宋瓦江”,下游叫“混同江”;元朝时,又统称“混同江”。直到明朝,才称为松花江。其实,速末、宋瓦、松花,声转字通,实皆一水。

一条松花江,除了景色如画,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也丰厚无比。

1682年,三藩之乱平定,康熙东巡吉林。当时,西南藩乱虽已平息,但东北来自沙俄的外患却搅扰边疆不得安宁。康熙冬巡,先到盛京(沈阳)祭祀祖陵,然后,又到吉林,在松花江检阅吉林水师。阅毕,即兴作《松花江放船歌》:

松花江,江水清,夜来雨过春涛生,浪花叠锦绣縠明。

彩帆画鹢随风轻,箫韶小奏中流鸣,苍岩翠壁两岸横。

其诗作雄姿英发,展示了对即将进行的反击沙俄侵略的必胜信念。

康熙于1698年再次东巡吉林,在法特镇(今吉林省舒兰市西北),康熙亲自撒网,第一网便捕捞一万四千余斤鱼。当天,康熙和众臣共捕鱼数十万斤。

52年后的1754年,乾隆也东巡吉林,作为“诗人皇帝”,自然也写下诗赋。如他写的《松花江捕鱼》一诗,别有情趣:

松江网鱼亦可观,潭清潦尽澄秋烟。

虞人技痒欲效悃,我亦因之一放船。

施罟濊濊旋近岸,清波可数鲦鲈鲢。

就中鲟鳇称最大,渡以寻丈长鬐轩。

钩牵绳曳乃就陆,椎牛十五一当焉。

举网邪许集众力,银刀雪戟飞缤翻。

计功受赐即命罢,方虑当秋江水寒。

这诗写的是在松花江捕鱼的情景,历历如绘。

乾隆写的捕捞鳇鱼钩牵绳曳乃就陆,椎牛十五一当焉情景,和当初康熙写的小鱼沉网大鱼跃,紫鬣银鳞万千百的场面,俱是当年松花江上渔产丰富的写照。虽是诗语,却非虚言。乾隆极为崇仰其祖父康熙,日常行事,也多以祖父作为楷范,看这两首诗,笔法也颇为相近!

这一对祖孙皇帝同在松花江捕鱼,同为松花江作歌,在中国诗坛千年历史上,也是一桩罕有的逸事!

朋友还说,这几日,气温恰好,估计,明天早上,就会出现雾凇奇观。到那时,松花江边,一片冰霜石阶,玉树冰晶,极为壮观。还有,待到四月春风拂面之时,松花江上还会出现另一番罕见的壮观景象。此时,松花江解冻冰化,谓之“开江”。在吉林一带,松花江的开江又有文开”“武开之分。文开倒也平常,武开却是惊心动魄,场面极其壮观。常常是江面的一处冰体突地訇然解体,紧接着十里百里的冰面都跟着几乎同时砰然崩裂,仿佛天崩地裂般发出轰隆隆的雷鸣声。这时,江面上大大小小的冰块拥挤碰撞,浩浩荡荡,争相夺路向下游冲去。冰排互相撞击挤压,声音恍如霹雳震雷,即使在远离大江一二里之处,也能听到有如千军万马战场厮杀般的隆隆之声,震撼夺人。绝对令你大开眼界!

听罢,我急的饭也不想吃了,就想着明天一定要好好观赏一下松花江的雾凇。

 

美丽的松花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