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钱塘观潮

(2024-12-04 11:23:13)

 “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自既望以至十八日最盛。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既而渐近,则玉城雪岭际天而来,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杨诚斋诗云‘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者是也。”每次读宋代周密的《观潮》,心中总会生出一股强烈的向往,渴望着去浙江的海宁,去亲眼观看一次“大声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势极雄豪”的钱塘海潮。

机会还真就来了。那年9月,我去浙江的海宁去探访正在那里参加修建嘉绍钱塘江大桥的多位朋友。探访结束,得知我想看钱塘潮,朋友笑噱着说,二百里钱塘江,处处皆可观潮,就站在我们工地门前,每天也可饱尝两次钱塘潮的欺扰!说归说,他们还是派车送我去二十公里外的盐官镇去看潮。

一路上,在海宁工作了一年多的司机介绍说,看钱江潮,还属盐官镇最佳。由于钱塘江入海口呈喇叭状,故而大海涨潮时,海水从宽达百公里的江口涌入,受两侧急速变狭的江岸的约束,形成猛烈的涌潮,后推前阻,就涨成壁立江面的一道水岭,声如雷霆,势极雄豪,绝对是世间奇观。

盐官镇正处于钱塘江转弯处,能观赏到最最壮观最最气势磅礴的钱塘大潮。钱塘江每日都有两次潮汐,日为潮,夜为汐每月的农历初一、十五还会有更大的子午潮。

司机还说,盐官一带观潮的地点很多,盐官东面的大缺口、盐官的观潮公园,还有盐官西面的老盐仓,都是最佳的观潮之处,咱们争取一天之内看遍这三处的钱塘潮。

钱塘潮有交叉潮、一线潮、回头潮多种,形式不同,却都极为壮观。

离嘉绍大桥工地十余公里的钱塘江北岸,有个叫“大缺口”的地方。由于这里正处于钱塘江转弯处,长期泥沙淤积,在江中形成一道沙洲,将从钱塘江口涌来的的潮流分成东南两股,两股潮头分别绕过沙洲,便形成变化多端、壮观异常的交叉潮。两股潮流在相撞的瞬间,激起一股数丈高的水墙,白色的浪花凌空飞溅。待到水流落回江面,两股潮头已经呈十字形出现在江面上,并迅速向西涌去。同时,两股潮流的交叉点也像雪崩似的迅速朝北转移,撞在顺直的海塘上,再次激起一团团巨大的水花,跌落在塘顶上。

我们赶到时,正看到江潮激起的水花,不断地砸落在观景台上,无数的观潮人惊叫着慌忙躲避。

 

钱塘观潮

钱塘交叉潮

 

眼看着交叉潮向西涌去,我们也离开“大缺口”,加大油门,朝十余公里的盐官镇赶去。

钱塘观潮的最佳地段,就在盐官镇镇海塔下,在这里可看到“一线潮”的雄奇壮丽景象。

 

钱塘观潮

钱塘一线潮

 

我们赶到盐官镇时,已近中午。进园时,工作人员对我说,快点快点,大潮马上就要来了!我们小跑着刚上大堤,就看见远远地一道白浪,渐行渐近。转眼间,潮头轰鸣着,一道数米高的水墙,已冲到眼前。此时,潮水势如万马奔腾,惊雷阵阵,浪花飞溅!刚要细看,那潮头已呼啸而过,直向上游奔去。这便是举世闻名的钱塘江“一线潮”!

我们也连忙跟着跑出观潮园,开上汽车,直向十余公里以远的老盐仓赶去。

果然,钱塘潮虽汹涌,还是不如四个轮子的汽车快。当我们赶到老盐仓观潮点时,还有功夫抽根烟,等着潮水涌来。

一根烟没抽完,就听到有人惊喜地呼喊:“来啦!来啦!回头潮来啦!”

远远地,就见一堵白墙似的潮水,汹涌而来。

老盐仓的河道上,建有一条长660米的丁字坝,咆哮而来的潮水被丁字坝阻挡,江潮顿时怒吼着直冲天际,又猛烈地砸落在对面有十八层石阶的鱼鳞石坝上,瞬时扬起白色的浪花,遮住了半个天空,然后又以泰山压顶之势翻卷回头,轰然砸落到西进的急流上,声如狮吼,煞是惊心动魄。

目不转睛地观望着,突然,感觉那潮水有如一支经过浴血苦战、终于杀出一条生路的部队,众将士互相拥抱,欢奏凯歌。

突发奇想,感觉那回头潮,或可落在一个“逼”字上。就因为“逼”,才有了磅礴的气势。潮水如斯,人类亦然。一个优秀的人乃至一个优秀的民族,从某种意义上说,往往就是被“逼”出来的。司马迁,遭受宫刑、身受大辱逼迫,却没有退缩,而是以惊人的毅力,终于完成永垂史册的《史记》;还有那音乐大师贝多芬,他在耳聋之际,不愿让命运扼住喉咙,他在与厄运顽强抗争中,用一颗不屈的心努力感受人世间的一切,写出一部部辉煌的属于全人类的伟大作品……古今中外,被“逼”成英雄、“逼”成伟人的例子不胜枚举。“逼”能使人得到历练,“逼”能造就一个人,能成就一个民族。一些被“逼”过的人,更懂得生活之甘苦、人生之艰难,心理因此更为成熟,思想因此更为深刻,行动因此更为坚决。

 

钱塘观潮

钱塘回头潮

 

返回盐官镇,司机说,您来的时间稍微早了点,要是在中秋来,你能看到全年最壮观的中秋大潮!不过,到那时,来看潮的人也太多,咱们也就难得能在一天之内看到“三潮奇观”。不过,这盐官镇还有不少名胜古迹,可以弥补一下欠缺。要不,我陪您去看看陈阁老故居吧。这里一直有个传说,说乾隆皇帝其实是陈元龙陈阁老的儿子,他刚出生时被雍正给调了包。所以后来乾隆六下江南,四次到盐官,都住在陈阁老家,他来盐官其实是来认亲生母亲来了。

对这种野史,我历来不屑一顾。

人家乾隆皇帝四到盐官,主要还是为了视察海堤,此外,壮观的钱塘潮自然也是吸引乾隆之处。乾隆来海宁,也曾写下多首观潮诗,其中《观海潮诗》曰:

跋马指东向盐官,一条银线天际看。

卷江倒海须臾至,迎来底藉江山船。

色犹未睹先闻声,礌硠磅磕鞫砰訇。

徐行按辔揽其状,大哉观矣谁与京。

乾隆是一位狂热的诗人,一生写下了四万余首诗,数量绝对天下第一。但他的诗大多不甚精湛,也没有一首佳作传世。

相反,并非诗人的孙中山在1916915日来盐官观潮时写的一首诗却令人振聋发聩: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此诗虽格律略欠,却意味隽永,催人奋发,其胸襟、豪情,古今独步。

伟人毛泽东也曾于19579月来盐官观潮,也写下的《七绝•观潮》一诗,更是大气磅礴:

“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

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

短短一首七绝,展现了革命家登高观潮的博大胸怀。


 

钱塘观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