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初登龟山电视塔

(2022-11-25 11:56:26)

武汉三镇中,汉阳城面积不大,经济也比不上武昌汉口,但汉阳却以它特有的地理位置和人文历史渊源,曾创造出无数神州第一,更为自己争得了值得骄傲的一席之地。1890年,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厂,汉阳铁厂轧制出的钢轨,也是我国自己制造的第一根钢轨;1894年建成的汉阳兵工厂,是当时全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军工企业,它制造的79式步枪,号称“汉阳造”,其产量和质量曾名列全国第一。1957年,以汉阳为基地建成的武汉长江大桥就更不用说了,它是我国自己修建的万里长江上的第一桥;1979年投产的汉阳鹦鹉磁带厂生产的鹦鹉牌盒式录音磁带曾1980年度国家首批优质产品奖,曾风行全国;1984年建成的晴川饭店,是武汉市当时最高最先进的建筑;2007年建成的琴台大剧院被评为中国十大剧院之一,其舞台设备创下了中国多项第一;2014年建成的鹦鹉洲长江大桥是我国首次采用纵向人字形的钢混叠合塔的长江大桥;2019年建成的杨泗港长江大桥以其1700米的主跨成为世界跨度最大的双层悬索桥。

在汉阳,还有一座建筑也曾是全国第一,那就是1986年建成的龟山电视塔。这座电视塔是我国自行设计、自行施工的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广播电视发射塔。其于198112月动工,19866月竣工,电视塔221.2米,电视天线85米,从长江江面到塔顶的高度为280米。而且,它不仅是全国第一座电视塔,也是当时全亚洲最高的电视塔,号称亚洲桅杆

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武汉市还没有几座高层建筑,龟山电视塔的横空出世,而且立刻就名列亚洲第一,这怎能不令武汉人心中无比自豪!

龟山电视塔动工之初,就深深吸引了无数武汉人的关注。那时,我正在位于汉阳的武汉铁路桥梁学校工作,家就住在龟山下的建桥新村。站在家中的窗前,就能清楚地看到电视塔不断增高的施工场面。记得那时,桥梁学校里多位桥梁专业教师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在山体并不厚实的龟山顶上修建如此之高的电视塔,要采取何种结构的基础,才能承受得住如此之高如此之重的混凝土塔身?在桥梁施工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基础,没有稳固的基础,任何建筑都难以建成。于是,不少教师纷纷提出了多种各自认为最佳的基础方案。他们原本就参加过国内多座大型桥梁的设计和施工,对基础设计毫不陌生。他们还相约,看谁提出的方案和电视塔的设计结构更为相近,甚至更为合理。很快,一份份电视塔基础的结构示意图就摆在从苏联留学回来的桥梁教研组组长的桌上,有的认为采用沉井基础方案最为合适,有的则觉得采用斜桩基础方案最为恰当;还有干脆提出将山体固结成一个整体才最好,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甚至一连多日,大家还纷纷引经据典,争论不休。至于电视塔塔身施工,几乎所有的专业教师都认可当时刚刚兴起的滑模施工法。这些争论,孰优孰劣,我是外行,不敢发言。但从那些参与竞争的教师的脸上,我看出了他们为祖国能有如此高科技的建筑,满是兴奋与骄傲。

那时,还听说,最初的设计方案里,龟山电视塔的塔身高度为280米,只是由于当时的汉口王家墩机场和武昌的南湖机场还都在使用,考虑到飞行空域安全,电视塔的高度最终比原计划降低了许多。可就这,也创下了亚洲第一高度!它不仅弥补了我国从未修建过大型电视塔的空白,更极大地丰富了武汉的城市轮廓线,为大武汉增美无限。

而且,龟山电视塔位置的选择也恰到好处。从地理位置上看,龟山位于汉水长江的交汇处,恰好也是武汉市的地理中心!龟山还与刚刚动工兴建的黄鹤楼通过武汉长江大桥连接,遥相呼应。就是放到现在,在全国各地的电视塔中,龟山电视塔的位置也是最好的。

直至今日,代表大武汉最著名的标志性建筑,也就是龟山电视塔和武汉长江大桥!他们共同构成了大武汉的城市核心。在一代又一代武汉人的感情认知中,缺一不可。

龟山电视塔曾和武汉一同共创大武汉的繁荣,一同面向未来。在电视塔高大的塔身上,就曾不时地变换着各种武汉当地或外省知名品牌的广告,诸如一枝花”、“活力28”、“白云边”、“中国电信”、“招商银行”等,后来,又回归成通体洁白的本色。

1987年,龟山电视塔建成一周年之时,我就登上了龟山电视塔。

龟山电视塔的门票是5元,在那时,也算得上高价了。可这,又怎能阻挡得了蜂拥而至慕名前来观赏的游客!毕竟这是当时全中国第一座电视塔!

记得,我们在塔外广场上兴奋而焦急地排了近半个小时的长队后,终于如愿以偿地走入底层电梯间。

当高速电梯的突然快速启动而带来的轻微失重,令不少人大惊失色。可当他们还没适应过来,电梯就已到了离地面105米的高空。这时,几乎所有的人,又都发出地一声惊讶的赞叹,这快!

走出电梯,刚踏上圆形大厅,大家又都情不自禁地停下了脚步,人们都明显地感觉到脚下的地板似在缓缓地移动!哇,还在转!好过瘾!这是大家发出的又一句共同感叹。

 

初登龟山电视塔

电视塔旋转咖啡厅

 

站在弧形的落地窗前,看到窗外竟是缭绕的白云!再向下看,是闪烁着金色辉光的长江,还有武汉长江大桥和桥面上往来如梭的汽车,只是那些汽车都变得那么小,小的像一只只甲壳虫!

看着长江大桥,我投入发觉自己的视角也在变幻,长江大桥看不见了,进入眼帘的是绿树笼裹的龟山,是绿色明镜般的月湖,接着,又看到了江汉一桥!原来,整个观景大厅正在以每半个小时一周的速度慢慢地旋转

再乘电梯登上距离地面139米的露天观景台。我大着胆子,伏在胸墙边往下瞟看,觉得天地也似乎还在旋转,顿时两腿发颤,惶恐万分,便连忙后退了几步,我实在不敢再往下看了。此时的我,心中只有惊叹:我们的建筑工人居然能在如此的高处施工!那该具有何等超人的勇敢精神,不由不令人由衷地佩服。

 

初登龟山电视塔

武汉市民都热衷于站由由前国家主席李先念题写塔名的电视塔前留个影

 

千百年来,人们登上仅只六十米高的龟山,就感到视野宽广心胸开阔。而龟山电视塔的建成,终于让武汉人感受到在百米高空俯瞰江城的兴奋。

俯看碧绿如茵的大地,俯看滔滔恢弘的大江俯看宛如巨龙般武汉长江大桥,俯瞰绿树葱茏的晴川阁,俯瞰京广铁路、国棉一厂、南岸嘴、高公街、古琴台、月湖、钟家村,还有长江对岸的蛇山、黄鹤楼遥遥相望。直到这时,才令人更深刻地感受到,什么叫视野开阔,什么叫极目楚天舒,什么叫“一览众山小”。或许,说目穷千里有些夸张,可大武汉尽收眼底,却是真真实实。

万里长江第一桥就在脚下,天下名楼黄鹤楼就在眼前,晴川阁、晴川桥、鹦鹉洲长江大桥、杨泗港长江大桥、江汉一桥,一览无遗。如此绝佳的观景之地,是其他任何建筑所无法与其比肩的。

不错,后来建起的一座座超高层的高楼大厦,也能令人有登高远望的感受,可他们和电视塔比起来,他们又哪能和电视塔相比?危楼高百尺,伸手可摘星,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古人形容楼高已是超出常规的想象了。可如若李白活在此时,他又该高吟出何等气势磅礴的诗句?

站在观景台上,极目遥看,江天一色,白云缭绕,此时,更能领悟伟人毛泽东吟咏的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的伟大气势。迎着凉爽的江风,又怎能不令人胸臆开畅,襟怀坦荡。

如今的大武汉的变化实在太快,发展也实在太快。过去,江面上空空荡荡,人们过江,全靠乘坐渡轮。一旦遇到风雨大雾,船舶全都停航,人们只能望江兴叹。如今,一座座跨江大桥凌空飞跨,连接了三镇,沟通了往来;江面上船舶往来穿梭,一片繁忙。过去,江城三镇皆是一片低矮简陋乌沉沉的民居,如今,已被一片片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层建筑所替代;过去,狭窄的街道满是灰尘;如今,无数树木花草和景观花园妆点了江城的大街小巷;过去,江城人只为满足吃穿而奔波;如今,江城人却为更加安宁幸福的生活而前行。

如今的龟山电视塔也早已不是武汉最高的建筑了,但谁又能忽视它的存在?至今,在大武汉的许多地方,都还能看到电视塔修长靓丽的身影。每天,当人们乘车坐船往来于三镇,也都会情不自禁地眺望一眼电视塔那高耸入云的雄姿。无论是蓝天白云的映衬,还是夜晚彩色灯光的照射,龟山电视塔已经陪伴了武汉人几近四十年的记忆。

虽说,如今的龟山电视塔因种种原因已不对游客开放了,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龟山电视塔一定还会以崭新的面貌接纳众人。

武汉人确实了不起,先是推翻了千年帝制,建成了万里长江上第一座公铁两用长江大桥,如今,又建起了华夏第一座电视塔,今后,就还会有更多的人间奇迹从他们勤劳智慧的手中创造出来!

初登龟山电视塔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