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着汉江去看桥

在大武汉,长江和汉江穿城而过,又在城区中心交汇,把武汉分成三大块:江南是武昌,江北是汉口和汉阳,形成“两江交汇,三镇鼎立”的格局。
过去,三个城区之间的往来交通,只能靠船摆渡。自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后,如今的武汉境内,长江上共有11座长江大桥和5条过江隧道组成的16条过江通道,使得“天堑变通途”,畅通了长江两岸的交通往来。
但是,构成大武汉“生命之网”的,又何止是长江上的大桥和过江隧道!
打开武汉地图,细看之后,就会发现,东西流向的汉江上,也密密地分布着多座大桥,把汉阳和汉口密匝地连接起来。如果说,长江大桥是大武汉城市的“主动脉”,那么,这一座座汉江上的大桥就是武汉城区的“支动脉”,他们共同极大地促进了江城武汉的经济飞速发展。
由于长江大桥的恢宏巍峨名闻天下,因而也就无形中遮掩住了汉江上座座桥梁的熠熠光芒。其实,汉江上的大桥,除了规模略小之外,它们以独特的造型艳丽的色彩,和长江大桥同样辉煌,同样令人震撼。
武汉境内汉江桥示意图
金秋十月,桂子飘香之时,我骑着自行车,沿着汉江,逐一前去观赏那一座座唯美壮观的汉江桥。
在汉阳南岸嘴,远远的就能看到汉江口上的晴川桥,她南起汉阳南岸嘴,一跨飞跃汉江,连着着汉口的集家嘴。
这座2000年12月建成通车的晴川桥,总长989.75米,是当时国内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中跨度最大、结构最新、技术含量最高的桥梁,它带着新世纪的朝气与时髦,以彩虹之姿卧于汉江之上。无论是在长江大桥、在黄鹤楼、在龟山上,都能看到它有如武汉之门般橘红色雄伟的身姿。也正因为它那优美的弧线造型,犹如一道高挂苍穹的彩虹,所以又被武汉人亲切的称为“彩虹桥”。
晴川桥不仅造型壮美,它的建成,更彻底解决了汉阳南岸嘴通往汉口集家嘴的繁忙交通。而且,晴川桥和龟山晴川阁,也组成一片美轮美奂的绝佳景区。面对着风景如画的山水,无不令人流连忘返。就是那位曾写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诗句的唐代诗人崔颢,如若见到这旧貌换新颜的的景色,肯定也会吟咏出更为动人的美妙诗篇。
离开晴川桥,沿着宽敞的知音大道西行不远,就能看到汉江桥靓丽的身影。江汉桥把静谧文雅的汉阳古琴台和繁华喧闹的汉正街连接在一起。
江汉桥是武汉城区汉江上的第一座公路桥,全长322.37米,于1956年1月建成通车。它和武汉长江大桥组成武汉城区的交通大动脉,将武汉三镇连成一体,彻底改变了过去三镇间只能依靠水路运输的局面。
江汉桥的造型朴实无华,但它却是天下唯一一座由伟人毛泽东亲笔题写桥名的桥梁。江汉桥带给武汉人的回忆,更是其它桥梁所无法比拟的。多年来,从汉阳的钟家村经过江汉桥,可直接通往当时武汉市最大的武胜路新华书店。记得当时,家住汉阳的我,总惦想着只要过了江汉桥,就可以走进那座两层的新华书店去转转,买几本好书。
那时的老武汉人,也都喜欢步行走过这座大桥,再缓缓步行走回,迎着和煦的江风,尽情地观赏清澈的汉江、葱茏翠裹的龟山和繁华汉口的唯美景色。而年轻人最喜欢的,却是骑着自行车从桥上飞冲而下,享受着速度带来的刺激。不过,这种骑行方式颇为危险,很快就被制止。那时,江汉桥两岸的交警,一项重大的职责就是制止骑自行车飞冲下桥。
汉江江汉桥
站在江汉桥上,向西望,清秀的月湖桥历历在目。
月湖桥主桥长370米,连通着汉阳梅子山和硚口宝丰路间的公路交通,于1998年5月建成通车。月湖桥是一座独塔斜拉桥,通体洁白,远看就像一把横跨在汉江上的巨大的竖琴,随风弹奏着别有韵味的天籁之曲。当初,这座桥是为分流江汉桥繁忙的车流而建,但随着江城大道、汉江大道等快速路的相继建成,月湖桥变得越来越拥堵。为此,市政府在月湖桥通车20年后,又在月湖桥边,建了一座新月湖桥。
2008年8月建成通车的新月湖桥,紧靠在老桥下游侧。远远望去,两桥仿佛是一座桥,珠联璧合,花开并蒂。新桥的造型,与老桥基本一致,都是独塔斜拉桥。两座桥唯一的不同之处,是老桥的主塔设置在汉阳岸,而新桥的主塔则设置在硚口岸,一新一旧两座大桥相互共存,被人们誉为“姊妹桥”。
阳光明媚,月湖桥白色的主塔和斜拉索,蓝色的箱梁和栏杆,在桥下绿色水流的映衬下,颇为静雅别致。
离开月湖桥,向西行1.7公里,是汉水铁路桥,其位于汉口太平洋路与汉阳月湖堤之间,全长316米,为2台9墩10孔双线铁路桥。这座建成于1956年的桥梁,是武汉长江大桥工程的组成部分,把经过武汉三镇的京广铁路连接起来。是千里汉江上第一座铁路桥。
汉水铁路桥也是武汉长江大桥的“实验桥”。修建如此规模和结构的铁路桥,对今天的建桥者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之时,却是极为困难的。所以,铁道部长滕代远、武汉大桥工程局首任局长彭敏多次亲临施工现场,在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和苏联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1954年底建成通车。
作为京广铁路跨汉江的咽喉桥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铁路多次提速,每天通过汉水铁路桥的列车达到178列,平均每6分钟即有一列火车通过。建成68年来,汉水铁路桥一直就在默默地、忠诚地承担着繁重的运输任务。
很长一段时间,老武汉的居民都叫它“二桥”,在汉阳郭茨口,至今还有一条二桥路。后来,1995年6月建成通车的武汉长江二桥,也叫“二桥”。许是为了避免重复混淆,武汉市政府就借春秋时期钟子期与伯牙在汉水相遇,“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佳话,把这座桥改名为“知音桥”。如今的知音桥,是武汉快速路网的一部分,继续为大武汉的交通发挥着热能。
站在汉江湾桥下的休闲广场,抬头仰望,铁灰色钢桁拱高耸入云,有着一种气势宏大的力量感,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汉江湾桥桥面宽度52.5米,是目前汉江上最宽和跨度最大的桥梁。
艳阳高照,天蓝云淡。徜徉在汉江湾桥桥头的花海旁,在无数红、黄色花朵的簇拥下,沉醉在淡淡花香中。突然,看到一块展示牌,上面写着,这片花海是在原紫霞观垃圾填埋场上修建起来的。什么叫化腐朽为神奇!什么叫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这就是最好的回答。如今的这里,成为武汉市民们休闲娱乐的上佳之地。
总长1472米的古田桥,造型极为别致,它采用英伦风格的拱门造型,钢构拱门顶部镶嵌着镂空梅花。尤其是全桥外饰为别出一格的普鲁士蓝,给人一种颇具仙境的灵动和缥缈,令人倾倒,更给汉江增添了无尽风情。
古田桥建成于2015年2月,立刻就成为了武汉市最热门的取景留念胜地。
滔滔汉江,流经武汉城区,并非是笔直的一条江流,就在古田桥西,汉江由南向北,转了一个大弯。大武汉的三环路,就在大弯的西端跨过汉江,一座壮美的长丰桥,把汉阳的黄金口和米粮山与汉江北岸的舵落口和东西湖区连在一起。
这座大桥就是长丰桥。长丰桥建成于2000年,是一座中承式钢管砼系杆拱桥,桥长1146米,主桥跨径252米,边拱跨径60米,桥宽27米。长丰桥造型独特,外饰天蓝色,远远望去,整座大桥就像一只腾飞的大雁,极富美感。秋日明媚的阳光下,桥下岸边,是一大片开着粉红色小花的草滩,天蓝色的长丰桥和草滩相映成趣,自然也成了当地居民健身游乐的上好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