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

10 月 25 日下午,我从杭州市档案馆找到了 1968 年 7 月和 8 月
的(杭州日报》,在 7 月 25 日 3 版,找到了我的处女作——短诗《电
灯迷迷笑》,了却 59 年的牵肠挂肚,高兴万分。
1958 年的 8 月 28 日,我在杭州留下部队服兵役时,收到一张《杭
州曰报》的稿费通知单,金额 6 元整,注明是《电灯迷迷笑》的稿
费。既意外,又激动。当时的 6 元钱是士兵一个月的津贴,而《电
灯迷迷笑》只有 50 个字,这是我在艮山门筑铁路工地上写的快板诗,
师部宣传科收集后,修改送往报社。得知被刊用,我很想了解文字
修改的情况,到处找报纸,因为不知短诗刊于何月何日何版,虽经
一番辛苦,结果一无所获。
不久我从部队转业至玉门油田,而后又参加大庆、大港、胜利、
江苏油田会战。会战岁月,年年忙,月月苦,天天累,没有时间舞文
弄墨,一晃就是 50 多年就过去了。我曾先后托战友去《杭州日报》
查寻,均无结果。在上班的岁月里,心里虽然有时惦记这事,但又
总觉得无关紧要,一直没有下决心去查寻。
1997 年 2 月,年满 60 岁退休后,担当了本单位向《江苏石油报》
荐稿的通信员,开始学习写中缝和茶座,逐步提高写作水平。10 多
年来,每年都能见报 3 至 5 篇短句短文。2006 年 70 岁时,以古兮
为笔名向扬州晚报《夕阳红》版投递《我与蚕豆》短文。见报后,欢
欣鼓舞,对写作发生了很大兴趣,先后在《扬州晚报》《江苏石油报》
《中国石化报》《中国石油报》《快乐老人报》《石化老年杂志》用稿
300 余篇。在《扬州晚报》博客网发博文 1500 余篇。当下已是耄耋
老人,意欲将见报诗文整理装订,给后人留个纪念,唯有处女作《电
灯迷迷笑》短诗至今无着落,因而寻找处女作成了我的一桩未了心
事。
今年 10 月,我先后数次打电话到《杭州日报》查问,报社同志
讲时间太久,无法协助,建议去市图书馆查寻。图书馆同志回答无
1958 年《杭州日报》,建议到市档案局(馆)问问。档案馆有一位女士,
讲的普通话,亲切地说:
“您等等,我先看看有没有 1958 年的报纸。
”
不到一分钟,她又说:
“恭喜您,有此报纸,你拿身份证即可查资料托别人也行。”我连声说谢谢。10 月 25 日下午,赶到杭州档案
馆,受到了当班同志的热情接待,不到 10 分钟就找出 1958 年七月
和八月两个月的《杭州日报》合订本,我满怀信心地一张一张地翻,
上到底横到边地看,终于在 7 月 23 日星期五,第三版的右上角《小
唱一束》内,发现了我惦念 59 年的心爱的处女作《电灯迷迷笑》,
我也打心坎里笑出声来。在 300 多篇被刊用的诗文里,我让她坐上
第一把交椅!
(扬州晚报 2017.11.5)
上文曾在扬州晚招刊用,上图是枋杭州日招58年7月25丨曰三版。拙作在图的右上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