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根溯源和放大美好<br><br>追根溯源和放大美好——二上第八周
2024-11-16 10:42:41
标签: 班主任 成长 管理 学习
深秋与初冬在这一周美好相遇,天气晴朗,供暖提前,在享受温暖的同时换季的咳嗽如期而至。听着各种声调的咳嗽,心里暗暗祈祷孩子们都能身强体壮,能抵御外界的各种病毒。身体是学习的根本,提醒大家都好好吃饭,好好运动。
回想了半天这一周的情况,第一个出现在头脑里的画面是我手拿戒尺满屋子走的课堂。不用担心,戒尺是用来敲桌子的,对与上课溜号的学生来说走来走去的老师和与桌子敲击出声的戒尺就是回魂丹药,随时把注意力拉回一点儿。必须得承认和接受成绩好的孩子课堂上是不需要敲桌子的,因为学习的最基本底线就是专注力。被老师关注的孩子要么在学习和玩之间徘徊,要么干脆没进学习的门,成绩是课堂听课状态的直接表象。有的孩子和家长每天都打卡学习,但是总觉得是在灭火,哪错了就改哪,啥不会就练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专注力问题是可以通过跳绳拍球运动锻炼提升的,也可以用朗读进行训练。可这些在学校里是没有时间做的,能做的只有和学习内容相结合的读背、计算等,但是个体差异明显,老师只能根据大多数孩子的情况安排节奏和训练内容。每当感到无力的时候都希望家长能早点认识到问题,尽早干预训练。与一年级时状态不同,感觉老师不好太主动跟家长反映情况,担心给家长带来压力,也顾虑是自己要求太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不是家长真的觉得有问题,有困惑主动寻求老师帮助,老师的建议是没有意义的,是无法得到理解的,根源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就和上周周记写的一样,不觉得痛苦是不会主动改变的。
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我真的有很多办法,而且主动找我的家长都看得到孩子身上的变化。对老师的话的信任能不能再多一些。当然这届家长真的是我教过所有家长里最配合的了。学生的整体水平也是历届里素质最好的。越是好,心里的期待值就越高啊!算了说点轻松的事情吧。
自从这学期评价里增加了“善言善行”,班级图书角的书再也没乱过,只是最初时给整理图书的孩子加了分,现在已经不需要谁特意整理,有一部分孩子会在取书还书时顺手整理了。每天放学后整理教室都会抱怨桌椅太乱,地面垃圾多,总在放学前要求孩子们整理,也在检查,可是效果不佳。这周换了种说法,把放学前整理桌椅赋予了情感,告诉孩子们他们把桌椅摆整齐,地面垃圾捡起来,老师就会少做很多工作,这是对老师的一种关爱,是用行动表达对老师的喜欢。老师会从摆得整齐的桌椅和干净的地面中感受到孩子们的爱。没想到这个方法收效明显,摆桌椅的动作变得温暖、神圣了。很让我感动,于是今天放学前回馈给每个孩子一次开宝箱的机会,对正确的行为给予肯定,放大,强化,希望好的行为更持久。
本周开始打卡和按时到校的分都由老师统一加了,跟孩子们解释清楚,是不为了保证加分制度更公平,避免多加或漏加,让分数更有说服力。公平的制度里也有因人而异的人情,给扣分最多的孩子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只要保证一整天科任课不被扣分,就可以抵消已经扣的二十分,如果能坚持两周,扣分就清零了。也会解释这些单独的制度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改掉不好的行为,而且对其他同学没有影响,不影响竞争。
老师和家长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只盯着孩子身上的毛病,评判、职责、说教,只会放大问题,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正确的方法也是适用于现在孩子的方法是放大优点,肯定正确的行为,表达信任和期待,就像让荷花开满整个池塘的办法只有荷花本身努力生长不断繁殖一样,让孩子自身的优点,善行占据他们的生活,所谓的毛病和缺点自然就看不到了。
追根溯源和放大美好<br><br>追根溯源和放大美好——二上第八周
深秋与初冬在这一周美好相遇,天气晴朗,供暖提前,在享受温暖的同时换季的咳嗽如期而至。听着各种声调的咳嗽,心里暗暗祈祷孩子们都能身强体壮,能抵御外界的各种病毒。身体是学习的根本,提醒大家都好好吃饭,好好运动。
回想了半天这一周的情况,第一个出现在头脑里的画面是我手拿戒尺满屋子走的课堂。不用担心,戒尺是用来敲桌子的,对与上课溜号的学生来说走来走去的老师和与桌子敲击出声的戒尺就是回魂丹药,随时把注意力拉回一点儿。必须得承认和接受成绩好的孩子课堂上是不需要敲桌子的,因为学习的最基本底线就是专注力。被老师关注的孩子要么在学习和玩之间徘徊,要么干脆没进学习的门,成绩是课堂听课状态的直接表象。有的孩子和家长每天都打卡学习,但是总觉得是在灭火,哪错了就改哪,啥不会就练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专注力问题是可以通过跳绳拍球运动锻炼提升的,也可以用朗读进行训练。可这些在学校里是没有时间做的,能做的只有和学习内容相结合的读背、计算等,但是个体差异明显,老师只能根据大多数孩子的情况安排节奏和训练内容。每当感到无力的时候都希望家长能早点认识到问题,尽早干预训练。与一年级时状态不同,感觉老师不好太主动跟家长反映情况,担心给家长带来压力,也顾虑是自己要求太高。“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果不是家长真的觉得有问题,有困惑主动寻求老师帮助,老师的建议是没有意义的,是无法得到理解的,根源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就和上周周记写的一样,不觉得痛苦是不会主动改变的。
二十多年的工作经验,我真的有很多办法,而且主动找我的家长都看得到孩子身上的变化。对老师的话的信任能不能再多一些。当然这届家长真的是我教过所有家长里最配合的了。学生的整体水平也是历届里素质最好的。越是好,心里的期待值就越高啊!算了说点轻松的事情吧。
自从这学期评价里增加了“善言善行”,班级图书角的书再也没乱过,只是最初时给整理图书的孩子加了分,现在已经不需要谁特意整理,有一部分孩子会在取书还书时顺手整理了。每天放学后整理教室都会抱怨桌椅太乱,地面垃圾多,总在放学前要求孩子们整理,也在检查,可是效果不佳。这周换了种说法,把放学前整理桌椅赋予了情感,告诉孩子们他们把桌椅摆整齐,地面垃圾捡起来,老师就会少做很多工作,这是对老师的一种关爱,是用行动表达对老师的喜欢。老师会从摆得整齐的桌椅和干净的地面中感受到孩子们的爱。没想到这个方法收效明显,摆桌椅的动作变得温暖、神圣了。很让我感动,于是今天放学前回馈给每个孩子一次开宝箱的机会,对正确的行为给予肯定,放大,强化,希望好的行为更持久。
本周开始打卡和按时到校的分都由老师统一加了,跟孩子们解释清楚,是不为了保证加分制度更公平,避免多加或漏加,让分数更有说服力。公平的制度里也有因人而异的人情,给扣分最多的孩子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只要保证一整天科任课不被扣分,就可以抵消已经扣的二十分,如果能坚持两周,扣分就清零了。也会解释这些单独的制度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同学改掉不好的行为,而且对其他同学没有影响,不影响竞争。
老师和家长最容易犯的错就是只盯着孩子身上的毛病,评判、职责、说教,只会放大问题,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上进心。正确的方法也是适用于现在孩子的方法是放大优点,肯定正确的行为,表达信任和期待,就像让荷花开满整个池塘的办法只有荷花本身努力生长不断繁殖一样,让孩子自身的优点,善行占据他们的生活,所谓的毛病和缺点自然就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