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才是硬道理——二上第六周周记
2024-10-19 17:41:50
标签: 管理 班主任 成长 学习
2024.10.19
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抗拒增添衣服,似乎晚一点儿穿上厚衣服,就可以让冬天迟一些到来。我们这的冬天确实太长了,挣扎一下算是一种不屈服。
先得肯定一下这段时间的自己,之前网上刷到一个小学老师疯狂用夸奖的话给学生情绪价值的视频,当时觉得一个一年级老师不太可能有这么好的心情这么激情洋溢地忽悠学生,但当我自己尝试在疲惫,烦躁的时候调整自己的状态,改变看待学生的视角,把眼光从挑毛病转移到发现美好之后,居然也可以输出满满的情绪价值了。上课铃声响起会看到最先坐得笔直的女孩,一一夸赞,忽略磨蹭,调皮的孩子。中午读书随时夸奖声音响亮参与积极的孩子,对于懒惰不发声的孩子降低标准,至少他们能跟上进度,眼睛看着书上相应的字句就很好了。每天的第二节课孩子们明显没有第一节课精神,注意力很难集中,以前我会因为着急而生气,会批评,警示,现在我理解孩子们的状态,会用激励的语言调动积极性,会用学簇交流,展示等形式集中注意力,会创造竞争氛围,刺激孩子们消除疲劳。放学前的时间大家都很疲惫,还想让他们不浪费时间背诵古诗词,那就玩个扔炸弹的游戏,让大家开开心心地参与朗读,参与背诵。总之这段时间的我对自己刮目相看,终于看到了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夸奖别人,给予好的情绪价值是一种双赢,让别人开心的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正向的心理暗示,会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感觉对了,人就是快乐的。当然目前做的还远远不够,进步空间还很大,以后还要方方面面都改变思路,第一个要改的就是每天追作业的问题,提醒自己不去看有多少没完成,而是去数一数有多少孩子已经完成,应该不会再焦虑了。
最近在家长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计算能力提高很快,为啥强调是孩子们和家长的努力呢,是因为感觉我这个老师除了组织检查一下练习成果,确实没其他作用。集体的练习过程与一对一的训练效果相比差距很大,所以孩子们的进步跟老师关系不大。不是我不愿意居功,而是事实。新初一,新高一学生的第一次月考成绩已经出来了,有同事感叹小学六年我们都在忙什么?曾经在小学期间在老师的紧追和课后班老师的辅导下成绩很好的孩子,到了高中根本排不上号。总结下来就是一个孩子的学习状况跟老师没啥关系,家庭的影响和孩子自身的能力才是关键。由此反思小学老师最应该做的就是激发出孩子内在的原动力,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水平。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这个观点必须反复强调,植入学生骨髓。现在已经有一部分孩子开始能自己管理学习了,早上到校后先完成八道计算题,然后晨读,还有时间可以提前写大课间要完成的注音,大课间时间会自觉看课外书。而且其他学习任务也都会第一时间进入状态,迅速完成,剩下时间读书。这部分孩子未来的学习是真的不用操心了。相反有的孩子从早上开始就处于一个连不上网的状态,看着他们一动不动拿着笔不写字,仿佛眼前就是上网缓冲时转动的圈圈。开玩笑提醒他们:“赶紧开机连网啊!”得到的回应是没插电源般的沉寂。我一直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充满能量和潜力的,只是如同深埋的矿产还没被挖掘。所以用发展的眼光和心态,等待吧。
学生和老师和家长,每个人都应该是发展变化着的,要方向明确,道路清晰,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家庭如此,一个人也如此。
发展才是硬道理——二上第六周周记
2024.10.19
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抗拒增添衣服,似乎晚一点儿穿上厚衣服,就可以让冬天迟一些到来。我们这的冬天确实太长了,挣扎一下算是一种不屈服。
先得肯定一下这段时间的自己,之前网上刷到一个小学老师疯狂用夸奖的话给学生情绪价值的视频,当时觉得一个一年级老师不太可能有这么好的心情这么激情洋溢地忽悠学生,但当我自己尝试在疲惫,烦躁的时候调整自己的状态,改变看待学生的视角,把眼光从挑毛病转移到发现美好之后,居然也可以输出满满的情绪价值了。上课铃声响起会看到最先坐得笔直的女孩,一一夸赞,忽略磨蹭,调皮的孩子。中午读书随时夸奖声音响亮参与积极的孩子,对于懒惰不发声的孩子降低标准,至少他们能跟上进度,眼睛看着书上相应的字句就很好了。每天的第二节课孩子们明显没有第一节课精神,注意力很难集中,以前我会因为着急而生气,会批评,警示,现在我理解孩子们的状态,会用激励的语言调动积极性,会用学簇交流,展示等形式集中注意力,会创造竞争氛围,刺激孩子们消除疲劳。放学前的时间大家都很疲惫,还想让他们不浪费时间背诵古诗词,那就玩个扔炸弹的游戏,让大家开开心心地参与朗读,参与背诵。总之这段时间的我对自己刮目相看,终于看到了自己希望成为的样子。夸奖别人,给予好的情绪价值是一种双赢,让别人开心的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正向的心理暗示,会觉得一切都是美好的,感觉对了,人就是快乐的。当然目前做的还远远不够,进步空间还很大,以后还要方方面面都改变思路,第一个要改的就是每天追作业的问题,提醒自己不去看有多少没完成,而是去数一数有多少孩子已经完成,应该不会再焦虑了。
最近在家长和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计算能力提高很快,为啥强调是孩子们和家长的努力呢,是因为感觉我这个老师除了组织检查一下练习成果,确实没其他作用。集体的练习过程与一对一的训练效果相比差距很大,所以孩子们的进步跟老师关系不大。不是我不愿意居功,而是事实。新初一,新高一学生的第一次月考成绩已经出来了,有同事感叹小学六年我们都在忙什么?曾经在小学期间在老师的紧追和课后班老师的辅导下成绩很好的孩子,到了高中根本排不上号。总结下来就是一个孩子的学习状况跟老师没啥关系,家庭的影响和孩子自身的能力才是关键。由此反思小学老师最应该做的就是激发出孩子内在的原动力,提升他们的自我认知水平。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这个观点必须反复强调,植入学生骨髓。现在已经有一部分孩子开始能自己管理学习了,早上到校后先完成八道计算题,然后晨读,还有时间可以提前写大课间要完成的注音,大课间时间会自觉看课外书。而且其他学习任务也都会第一时间进入状态,迅速完成,剩下时间读书。这部分孩子未来的学习是真的不用操心了。相反有的孩子从早上开始就处于一个连不上网的状态,看着他们一动不动拿着笔不写字,仿佛眼前就是上网缓冲时转动的圈圈。开玩笑提醒他们:“赶紧开机连网啊!”得到的回应是没插电源般的沉寂。我一直坚信每个孩子都是充满能量和潜力的,只是如同深埋的矿产还没被挖掘。所以用发展的眼光和心态,等待吧。
学生和老师和家长,每个人都应该是发展变化着的,要方向明确,道路清晰,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家庭如此,一个人也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