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利用在校时间——一下第十五周周记
2024-06-15 10:37:14
标签: 班主任 成长 学习 管理
2024.6.15
原本周五放学早挺开心的,没想到老天爷一场大暴雨把大伙淋得措手不及。心疼接孩子的家长十分钟。
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的老师,连我自己都不理解为啥执念这么强烈。七点开始扫地拖地,十五分钟后教室干净整洁了,才能安心开始工作。布置当天晨读内容,写好需要认读的词语,注音的词语,打开电脑给坚持打卡的孩子加分,准备上课的课件······,七点半学校大门一开就有孩子早早地来了,一边批改作业一边看着他们晨读。感觉在上课之前就已经上了半天的班。每节课都要做好预判,安排好内容,最不喜欢的感觉是不知道领孩子们干点儿啥,因为太宝贵他们的时间了。看不了浪费时间的行为,连课间都在提醒,督促。无论学生还是老师在学校的一天都是很辛苦的。孩子们在被催促着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被盯着遵守各项规则制度,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在泯灭孩子的天性,挺残忍的,但是理智告诉我收起这点儿同情,在他们应该学习的年纪必须经历磨砺将来才少一点儿后悔。教养好一个孩子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无法计量,但是养废一个孩子太容易,只要没有要求,顺着天性就可以了。孩子们的努力上进都是逆天性的,所以很难。
对于学生来说我应该算是严厉的老师,课堂上是,课间也是,不会允许学生轻易靠近,在捍卫规则上也是严苛的。其实不是冷漠,只是刻意在维持距离感,尽可能地维护老师那点可怜的威严。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的丰富,敬畏之心缺失。想要逆着天性推他们进步是不能懈怠的。而且一个一贯严厉的老师,偶尔的夸奖和肯定给出的情绪价值会更能制造奇迹。这几天就在激励孩子们在学校当场背古诗,一直以来都有一部分孩子在背诵古诗的时候没有热情,不愿意付出努力,也不敢挑战,直接选择放弃,就是旁观着其他同学到前面背诵。对于他们来说加不加分都无所谓。其实只要他们稍微认真一点,读上三五遍就可以背下来。有两个因为纪律问题被请到我身边背诵的小家伙,在老师的威压下,很快就背下来了,充分证明了主观意愿的决定性因素。肯定几个平时不积极的孩子当下的认真,会激发原本就积极的孩子更努力,也会带动一小部分也积极一点。鼓励不自信的孩子来试试,适当放宽一点要求,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感觉。每当这种时候就感觉需要帮助,需要激励的孩子很多,一个老师不够用啊。每个人仔细回想上学时候的经历,记得住的一定是自己最风光,最有成就感的事,所以建议家长对于孩子挨了批评的事不要提,考的不好的分数过去就算了,犯的错误付出教训就翻篇,多去看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把孩子的自信和主动性激发出来,别期待一个老师能解决所有。放学先问问今天可以炫耀什么?哪怕只是多添了两次饭,都值得击掌点赞。优秀的孩子为啥越来越优秀,就是因为得到的夸奖和肯定多。现在为了家长能多夸奖孩子我在每天给家长发的打卡点赞,一旦发现进步马上评论跟上,老师的良苦用心,容易吗?
中午阅读黑卡卡的故事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他们很喜欢这样情节有趣的故事。在带着他们一起读的时候会刻意加重成语,提示他们注意,也会提示“地”“得”的用法,帮助他们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也会渗透。语文是最难的学科,这些知识都是需要意会的,讲得再明白也需要孩子们自己去感悟才能真的懂,根本急不来,只能慢慢磨。有趣的故事虽然好,但带读让懒孩子一直在享受听故事的快乐,这是不行的。所以接下来调整方式为轮流分句朗读,检验一下孩子们的认读能力水平,刺激一下停滞不前的。下周明确要求,声音小,读不通顺流畅的孩子要加朗读任务,安排读得好的孩子负责就行了。
这个学期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剩下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依旧会加倍珍惜,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高效。
高效利用在校时间——一下第十五周周记
2024.6.15
原本周五放学早挺开心的,没想到老天爷一场大暴雨把大伙淋得措手不及。心疼接孩子的家长十分钟。
每天都是第一个到校的老师,连我自己都不理解为啥执念这么强烈。七点开始扫地拖地,十五分钟后教室干净整洁了,才能安心开始工作。布置当天晨读内容,写好需要认读的词语,注音的词语,打开电脑给坚持打卡的孩子加分,准备上课的课件······,七点半学校大门一开就有孩子早早地来了,一边批改作业一边看着他们晨读。感觉在上课之前就已经上了半天的班。每节课都要做好预判,安排好内容,最不喜欢的感觉是不知道领孩子们干点儿啥,因为太宝贵他们的时间了。看不了浪费时间的行为,连课间都在提醒,督促。无论学生还是老师在学校的一天都是很辛苦的。孩子们在被催促着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被盯着遵守各项规则制度,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在泯灭孩子的天性,挺残忍的,但是理智告诉我收起这点儿同情,在他们应该学习的年纪必须经历磨砺将来才少一点儿后悔。教养好一个孩子需要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无法计量,但是养废一个孩子太容易,只要没有要求,顺着天性就可以了。孩子们的努力上进都是逆天性的,所以很难。
对于学生来说我应该算是严厉的老师,课堂上是,课间也是,不会允许学生轻易靠近,在捍卫规则上也是严苛的。其实不是冷漠,只是刻意在维持距离感,尽可能地维护老师那点可怜的威严。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的丰富,敬畏之心缺失。想要逆着天性推他们进步是不能懈怠的。而且一个一贯严厉的老师,偶尔的夸奖和肯定给出的情绪价值会更能制造奇迹。这几天就在激励孩子们在学校当场背古诗,一直以来都有一部分孩子在背诵古诗的时候没有热情,不愿意付出努力,也不敢挑战,直接选择放弃,就是旁观着其他同学到前面背诵。对于他们来说加不加分都无所谓。其实只要他们稍微认真一点,读上三五遍就可以背下来。有两个因为纪律问题被请到我身边背诵的小家伙,在老师的威压下,很快就背下来了,充分证明了主观意愿的决定性因素。肯定几个平时不积极的孩子当下的认真,会激发原本就积极的孩子更努力,也会带动一小部分也积极一点。鼓励不自信的孩子来试试,适当放宽一点要求,让他们体验成功的感觉。每当这种时候就感觉需要帮助,需要激励的孩子很多,一个老师不够用啊。每个人仔细回想上学时候的经历,记得住的一定是自己最风光,最有成就感的事,所以建议家长对于孩子挨了批评的事不要提,考的不好的分数过去就算了,犯的错误付出教训就翻篇,多去看到孩子的优点和进步,把孩子的自信和主动性激发出来,别期待一个老师能解决所有。放学先问问今天可以炫耀什么?哪怕只是多添了两次饭,都值得击掌点赞。优秀的孩子为啥越来越优秀,就是因为得到的夸奖和肯定多。现在为了家长能多夸奖孩子我在每天给家长发的打卡点赞,一旦发现进步马上评论跟上,老师的良苦用心,容易吗?
中午阅读黑卡卡的故事吸引了所有孩子的注意力,他们很喜欢这样情节有趣的故事。在带着他们一起读的时候会刻意加重成语,提示他们注意,也会提示“地”“得”的用法,帮助他们理解,标点符号的用法也会渗透。语文是最难的学科,这些知识都是需要意会的,讲得再明白也需要孩子们自己去感悟才能真的懂,根本急不来,只能慢慢磨。有趣的故事虽然好,但带读让懒孩子一直在享受听故事的快乐,这是不行的。所以接下来调整方式为轮流分句朗读,检验一下孩子们的认读能力水平,刺激一下停滞不前的。下周明确要求,声音小,读不通顺流畅的孩子要加朗读任务,安排读得好的孩子负责就行了。
这个学期已经进入倒计时了,剩下在学校学习的时间依旧会加倍珍惜,让每一天都过得充实,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