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自我——一下第三周
2024-03-22 18:44:00
标签: 班主任 成长
2024.3.22
有一个印象深刻实验:实验者准备了一个空瓶子,问大家用石子能不能把瓶子装满,大家都说可以。于是实验者就在空瓶子里装满了小石子后,问现在瓶子被装满了?大家都认为装满了。实验者接着拿出一些细沙灌进瓶口,细细的沙子被填充到石子之间的孔隙里,居然又装进了不少。这时实验者再次发问:现在瓶子装满了吗?大家在惊异的同时纷纷点头。实验者什么也没说,而是拿出水,沿着瓶口慢慢向里倒,水浸湿了细沙,填充了更微小的孔隙。大家被这个实验震撼。看似填满的瓶子就像我们的生活,其实只是表面的忙碌,实则还有无数可以填充的碎片时间。之所以在这次周记的开篇提到这个实验,确实是因为印象深刻,而且这个实验让我自己在对待工作时间,对待组织学生学习上影响颇深。在学校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尽力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空瓶子填满,在小学六年的时间里,努力让学生们过得足够充实。当然也希望理解这个实验的家长,能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发现更多可以属于自己的时间,更能合理优化时间给予孩子更多陪伴。
这周的主题选择了“强大自我”,其原因是最近三少年事件在网上热议,引发了家长们的讨论,对此我不想评判什么,只是想告诉我的家长朋友们不必草木皆兵,也无需杞人忧天。我们每个孩子都拥有足够的爱和保护,完全可以快乐健康地度过小学时光。但是家长的保护伞到底能撑得多大,能保护孩子们多久?这个问题会随着孩子们长大变得严峻。所以需要强大自我的是我们的孩子自己。如何强大?很简单就是学到更多的知识,提升自身的认知,结交更多的朋友,更加自信,勇敢。为了让我的学生自身强大起来,作为老师除了不遗余力地督促他们学习课内知识外,正在努力做的强大规划优两个方向。
第一,推着孩子们多读书。先不说读书能带给孩子多少知识储备,但凡能读进去书的孩子都不会学坏,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理解和同情能力,不会作出伤害他人的事情。一本好书带给人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这周把班级图书角会员增加到了三十五人,放宽了一定的标准。要求会员先要分享出自己的书,之后才可以享受会员待遇。别管到底能看进去多少,至少今天开始图书角更热闹了,每个课间都围满了人。不管出于好奇,还是从众心理,总之孩子们的眼睛里,手里都有了书,这些书就像无数双手,说不好那一双就能把他们的心拉进书的世界。我的目的就达到了。今天听到一个换到新环境没人喜欢自己的小女孩的观点,她说不会主动去迎合新同学,去讨好别人,“但行己事,莫管他人喜怒。”一个人无聊就读书,“书中有丘壑,方能见山水。”书是最纯粹的朋友,会让自己变得优秀吸引别人主动靠近。女孩的境界极高,超过了大多数成年人。之所以她有如此底气,就是因为她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有丰富精神世界的孩子,会由内向外散发出自信,就不可能被欺负,而是会得到尊重。
第二,普及法律知识,提升法律认知要趁早。周二开始每天中午给孩子们讲五个《漫画民法典》里的小故事,从校园篇开始讲起。不得不夸奖这套书是真心的好,短短两页八个画面,就可以清楚明白地用漫画形式把事件呈现得清楚明白,而且每个事件都是孩子们身边的,日常的,“法官怎么说”栏目直接引入《民法典》相关条文后还有通俗解读。让我讲起来感觉特别符合自己的道德观,平时老师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就和法官断案一样,要有理有据。老师平时苦口婆心讲的道理学生不愿意听,但是这些小故事却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我们一起评论其中人物的对错,学习法律知识,最终要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同时能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不止一次看到有孩子因为被怀疑而选择极端手段自证,极其可惜,如果懂了法,孩子们就会感受到自己身后是强大的国家机器做后盾,就会强大起来,不会做傻事。我能做的就是坚持把这套书六本讲完,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再去读再去看,理解运用。
总有人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懂事了,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现在看六七岁的小孩子好像就是调皮捣蛋,但是小恶被姑息,放任就会变成大恶,小善被鼓励,放大,才能成为真正的善良。一周里老师总会处理各种各样突发事件,现在都是小事,扔个石头子,嚼块口香糖,走廊里跑喊,给同学起外号,几个人打闹,撕了同学的卷纸,找不到自己的牛奶,前后桌互相挤地方,上课不守纪律·······从小事里看得出孩子内在的品行,所有的说教,惩戒都是想拉他们走正道,明白对错,懂得是非。
老师已经很努力了,家长们也应该学习起来,不要只会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谁打你了就打回去,这是莽夫的行为,真正的智慧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强大起来,邪不压正,自己孩子行得端做得正,就不会惹麻烦了。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民法典》,都需要学习的。
强大自我——一下第三周
2024.3.22
有一个印象深刻实验:实验者准备了一个空瓶子,问大家用石子能不能把瓶子装满,大家都说可以。于是实验者就在空瓶子里装满了小石子后,问现在瓶子被装满了?大家都认为装满了。实验者接着拿出一些细沙灌进瓶口,细细的沙子被填充到石子之间的孔隙里,居然又装进了不少。这时实验者再次发问:现在瓶子装满了吗?大家在惊异的同时纷纷点头。实验者什么也没说,而是拿出水,沿着瓶口慢慢向里倒,水浸湿了细沙,填充了更微小的孔隙。大家被这个实验震撼。看似填满的瓶子就像我们的生活,其实只是表面的忙碌,实则还有无数可以填充的碎片时间。之所以在这次周记的开篇提到这个实验,确实是因为印象深刻,而且这个实验让我自己在对待工作时间,对待组织学生学习上影响颇深。在学校有限的时间里做更多的事,尽力让孩子们把自己的空瓶子填满,在小学六年的时间里,努力让学生们过得足够充实。当然也希望理解这个实验的家长,能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发现更多可以属于自己的时间,更能合理优化时间给予孩子更多陪伴。
这周的主题选择了“强大自我”,其原因是最近三少年事件在网上热议,引发了家长们的讨论,对此我不想评判什么,只是想告诉我的家长朋友们不必草木皆兵,也无需杞人忧天。我们每个孩子都拥有足够的爱和保护,完全可以快乐健康地度过小学时光。但是家长的保护伞到底能撑得多大,能保护孩子们多久?这个问题会随着孩子们长大变得严峻。所以需要强大自我的是我们的孩子自己。如何强大?很简单就是学到更多的知识,提升自身的认知,结交更多的朋友,更加自信,勇敢。为了让我的学生自身强大起来,作为老师除了不遗余力地督促他们学习课内知识外,正在努力做的强大规划优两个方向。
第一,推着孩子们多读书。先不说读书能带给孩子多少知识储备,但凡能读进去书的孩子都不会学坏,因为他们有足够的理解和同情能力,不会作出伤害他人的事情。一本好书带给人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这周把班级图书角会员增加到了三十五人,放宽了一定的标准。要求会员先要分享出自己的书,之后才可以享受会员待遇。别管到底能看进去多少,至少今天开始图书角更热闹了,每个课间都围满了人。不管出于好奇,还是从众心理,总之孩子们的眼睛里,手里都有了书,这些书就像无数双手,说不好那一双就能把他们的心拉进书的世界。我的目的就达到了。今天听到一个换到新环境没人喜欢自己的小女孩的观点,她说不会主动去迎合新同学,去讨好别人,“但行己事,莫管他人喜怒。”一个人无聊就读书,“书中有丘壑,方能见山水。”书是最纯粹的朋友,会让自己变得优秀吸引别人主动靠近。女孩的境界极高,超过了大多数成年人。之所以她有如此底气,就是因为她读书。“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有丰富精神世界的孩子,会由内向外散发出自信,就不可能被欺负,而是会得到尊重。
第二,普及法律知识,提升法律认知要趁早。周二开始每天中午给孩子们讲五个《漫画民法典》里的小故事,从校园篇开始讲起。不得不夸奖这套书是真心的好,短短两页八个画面,就可以清楚明白地用漫画形式把事件呈现得清楚明白,而且每个事件都是孩子们身边的,日常的,“法官怎么说”栏目直接引入《民法典》相关条文后还有通俗解读。让我讲起来感觉特别符合自己的道德观,平时老师处理学生之间的纠纷就和法官断案一样,要有理有据。老师平时苦口婆心讲的道理学生不愿意听,但是这些小故事却把孩子们的注意力吸引住了。我们一起评论其中人物的对错,学习法律知识,最终要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同时能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不止一次看到有孩子因为被怀疑而选择极端手段自证,极其可惜,如果懂了法,孩子们就会感受到自己身后是强大的国家机器做后盾,就会强大起来,不会做傻事。我能做的就是坚持把这套书六本讲完,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再去读再去看,理解运用。
总有人认为孩子还小,大了就懂事了,但是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现在看六七岁的小孩子好像就是调皮捣蛋,但是小恶被姑息,放任就会变成大恶,小善被鼓励,放大,才能成为真正的善良。一周里老师总会处理各种各样突发事件,现在都是小事,扔个石头子,嚼块口香糖,走廊里跑喊,给同学起外号,几个人打闹,撕了同学的卷纸,找不到自己的牛奶,前后桌互相挤地方,上课不守纪律·······从小事里看得出孩子内在的品行,所有的说教,惩戒都是想拉他们走正道,明白对错,懂得是非。
老师已经很努力了,家长们也应该学习起来,不要只会简单粗暴地告诉孩子谁打你了就打回去,这是莽夫的行为,真正的智慧就是让自己的孩子强大起来,邪不压正,自己孩子行得端做得正,就不会惹麻烦了。建议家长和孩子一起亲子阅读《民法典》,都需要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