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新一班日志
2023-10-27 17:14:58
标签: 班主任 成长 学习
2023.10.27
周五加上蓝天和阳光变得更加美好。也许是因为昨天兴奋过度,也许周五了确实累了,也许咳嗽身体不舒服,今天的孩子们很乖。
早上的晨读改成了写复韵母,因为老师要在五楼会议室开会,本想下午补上,一忙就忘了。重要的事固定时间做。少做了总感觉差点意思。语文课学习前鼻韵母,课堂上提问拼读,都还不错,但是集中在一起发现两个举手领读的孩子也会出现不熟练的现象。两节课每个音节至少读了四遍,再没时间了。反复拼读孩子也会厌倦。很想一个一个过关,实在是没有精力。不做练习落实到笔上,是看不出是否真的理解掌握的。拼音还剩下后鼻韵母就差不多结束了,练习还需要跟上,毕竟是辅助工具性的存在,很重要。初中的家长反映现在语文老师还要求注音呢。一年级拼音学不透的,会一直在这方面出错,所以提醒我自己更重视一些。
下午课后服务时间过了一遍10的组合分解,用了整整一节课时间,因为太重要。以后的进位加,退位减,乘除法全要用,不熟练直接影响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孩子们都会背,只是熟练度有差异,几个不熟练的孩子下课后又背了一遍,好了一些。必须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才算过关,这个没有技术含量,就是重复,再重复,不厌其烦。这都是有前车之鉴换来的经验。下周数学就抓10以内加减法,练到每个孩子能看到算式马上直接说得数的程度是我的理想。现在据我了解还少有一半的孩子能达到,所以这个理想是可以实现的。
今天抖音里又一条小学生跳楼的噩耗,怎么说呢?我是老师我会站在学校和老师角度看待问题。一个孩子在群体里的生存状态就是家庭关系的映射,有礼貌,讲礼节的孩子自然是受欢迎的。一个家里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复杂不睦的孩子,如何学会与老师同学和谐相处?不是推卸责任,而是找原因。我认为避免这种事件发生的根源就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有可以信赖的人,有可以倾诉真实想法的渠道,遇到问题有人可以求助,任何问题都将不是问题。现在最可悲的是父母以爱的名义束缚孩子。真正的爱是接纳,是尊重,是共情,是信赖。孩子会不断成长,父母却不学习不进步,只会渐行渐远。而且心理抚育越来越重要,现在的孩子在物质条件方面得到了过多的满足,精神需求也更高,需要被关注,被肯定。如果不完善的心理充斥满了负面的情绪,需要的东西得不到满足,就会走极端。学校班级就是个小社会,一个更加透明的,残酷的社会,孩子们之间的影响是他们非常在意的。一年级孩子还很单纯,但是他们会长大的,所以心理抚育,引导要提前做好。分享在班级群里的图书只是一种方式,家长在亲子共读中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交流,应该有用。其实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很容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和孩子有共同语言。怎么有共同语言?陪孩子看同一本书,玩同一个玩具,看同一部电影······放下家长的身段,从孩子视角一起聊天就好了。多问“你怎么想?”少说“你应该······”多表达自己的感受,少要求孩子理解。多看看孩子刚出生到两岁的照片,视频,找回最初的喜悦感,不忘只希望孩子健康的初心,然后把他当成同事、朋友一样尊重。
老师的初心和父母一样,都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
初心——新一班日志
2023.10.27
周五加上蓝天和阳光变得更加美好。也许是因为昨天兴奋过度,也许周五了确实累了,也许咳嗽身体不舒服,今天的孩子们很乖。
早上的晨读改成了写复韵母,因为老师要在五楼会议室开会,本想下午补上,一忙就忘了。重要的事固定时间做。少做了总感觉差点意思。语文课学习前鼻韵母,课堂上提问拼读,都还不错,但是集中在一起发现两个举手领读的孩子也会出现不熟练的现象。两节课每个音节至少读了四遍,再没时间了。反复拼读孩子也会厌倦。很想一个一个过关,实在是没有精力。不做练习落实到笔上,是看不出是否真的理解掌握的。拼音还剩下后鼻韵母就差不多结束了,练习还需要跟上,毕竟是辅助工具性的存在,很重要。初中的家长反映现在语文老师还要求注音呢。一年级拼音学不透的,会一直在这方面出错,所以提醒我自己更重视一些。
下午课后服务时间过了一遍10的组合分解,用了整整一节课时间,因为太重要。以后的进位加,退位减,乘除法全要用,不熟练直接影响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孩子们都会背,只是熟练度有差异,几个不熟练的孩子下课后又背了一遍,好了一些。必须达到倒背如流的程度才算过关,这个没有技术含量,就是重复,再重复,不厌其烦。这都是有前车之鉴换来的经验。下周数学就抓10以内加减法,练到每个孩子能看到算式马上直接说得数的程度是我的理想。现在据我了解还少有一半的孩子能达到,所以这个理想是可以实现的。
今天抖音里又一条小学生跳楼的噩耗,怎么说呢?我是老师我会站在学校和老师角度看待问题。一个孩子在群体里的生存状态就是家庭关系的映射,有礼貌,讲礼节的孩子自然是受欢迎的。一个家里各个成员之间的关系复杂不睦的孩子,如何学会与老师同学和谐相处?不是推卸责任,而是找原因。我认为避免这种事件发生的根源就是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有可以信赖的人,有可以倾诉真实想法的渠道,遇到问题有人可以求助,任何问题都将不是问题。现在最可悲的是父母以爱的名义束缚孩子。真正的爱是接纳,是尊重,是共情,是信赖。孩子会不断成长,父母却不学习不进步,只会渐行渐远。而且心理抚育越来越重要,现在的孩子在物质条件方面得到了过多的满足,精神需求也更高,需要被关注,被肯定。如果不完善的心理充斥满了负面的情绪,需要的东西得不到满足,就会走极端。学校班级就是个小社会,一个更加透明的,残酷的社会,孩子们之间的影响是他们非常在意的。一年级孩子还很单纯,但是他们会长大的,所以心理抚育,引导要提前做好。分享在班级群里的图书只是一种方式,家长在亲子共读中可以和孩子一起学习,交流,应该有用。其实建立良好亲子关系很容易,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和孩子有共同语言。怎么有共同语言?陪孩子看同一本书,玩同一个玩具,看同一部电影······放下家长的身段,从孩子视角一起聊天就好了。多问“你怎么想?”少说“你应该······”多表达自己的感受,少要求孩子理解。多看看孩子刚出生到两岁的照片,视频,找回最初的喜悦感,不忘只希望孩子健康的初心,然后把他当成同事、朋友一样尊重。
老师的初心和父母一样,都是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健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