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卫规则——新一班日志17
2023-09-25 18:55:53
标签: 班主任 管理
2023年9月25日
周一就是捍卫规则、重塑规则的一天。周末两天之后已经形成的规则习惯还要重新来过。第一节课班会时间我们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规范了置物架上物品摆放的顺序,一层雨衣,第二层是彩笔,第三层放外套,最上面放的是饭盒包。一一做了检查,发现了置物架上几件没人认领的衣服,还有一些彩笔,因为没有名字还很多都一样,所以已经找不到失主了。第二件事是制定了值日轮流表。前几周值日生都是选择自律性比较好,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来做。从这周开始按照小组,每组值一周时间。小组每个组员分了劳动任务,制作了一张值日轮流表贴在了墙上。这样每个同学都可以参与到班级的劳动中来。值日加分是一直会持续下去的,如果不加分,时间长了值日这种工作就不会有人愿意做了。
从今天开始下课的口令也由值日班长来做,不需要我每节课下课都要站在教室门口了。现在孩子们已经习惯了下课铃响,跟老师再见之后,第一要收拾桌面,所以桌面上已经不会有任何东西。书袋里的物品,今天的值日组长检查得非常仔细,没有按要求把每用完一本书都要收回书袋的孩子都被组长扣了整理物品分。
第一节课间,我们班主任临时去开了一个会,第二节上课我已经安排好值班长带着同学们继续来读晨读美文的内容。结果因为我不在教室,所以教室里出现了喊叫的场面,也就是上午给大家发的视频里的情景。班长很负责的带领大家读,好多孩子也很认真的在跟读,但是有些孩子就出现了喊叫的行为。这种尖叫下午大课间回楼的时候也出现了。我走在队伍后边跟两个孩子处理点纪律的问题,结果晚了一分多钟上楼,教室里又出现了尖叫问题。因为两次尖叫声音特别大,也特别不好听,所以罚他们站了五分钟。而且解释得特别清楚,这五分钟是集体惩戒。两次尖叫,没法找到到底是谁叫的,因为不像说有动作,行为可以通过视频查找,但尖叫声很多人发出来。特别是有一些男孩儿女孩儿,有人儿叫了,他们就起哄,跟着也叫就是小孩儿的心性,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该管理得管理,该惩戒得惩戒,不能姑息。明天还要告诉孩子们如果在老师开会的时候他们能守纪律,表现好会有惊喜奖励。奖惩分明才能长久。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对孩子们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对各方面的管理细则落实之后,开始关注孩子们自身的问题。最近发现有的孩子上课的时候积极性特别差,不光是数学,语文课,科任课也是一样。老师们特别认真组织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结果有些孩子不参与就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这种不参与、不学习的状态非常非常可怕。最近大家可能也都听说了,从10月15号开始,校外的教育机构将不允许开设任何学科类的学习班,包括一对一也不行,各种惩戒手段、措施、罚款的制度也都很明确。也就是说以后你再想在课外去补课内的东西国家已经不允许了。所以学校学习将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最终形成能力,达到成绩追求的唯一出路。现在必须关注学校学习的效果。其实很多问题都非常容易解决,就看家长有没有认知和意识,能不能找到科学的方法,并且坚持给孩子做最基本的听觉专注力,视觉专注力,听指令等训练。只要坚持以游戏的形式好好陪伴,一年半载的就会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因为他们还小,正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如果一旦错过了一二年级这个时机,过了三年级,学习任务加重了,就很难再有改变。
周一嗓子还算好,听着自己的声音还算欢喜,但是下午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含了一个润喉糖,不能太放纵自己说话。
下午体育课。特意找了一个能看见孩子们的南向的办公室,仔细看了一下他们上课站排的情况。大家从视频里也看到体育老师了,高高大大,很壮,但是现在的孩子根本就不懂得畏惧。如果我在他们一定会站得规规矩矩的,现在唯一能镇住他们的就是班主任。但是班主任老师只有一双眼睛,有些孩子特别的尖,特别聪明,眼神就盯着我,只要我转过头去,视线里没有他,就开始自由自在放松自己了。体育课回来,对我检查的那段时间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了惩戒,都扣了科任课纪律分。我也跟孩子们说了,我不是看一节课,就看了五分钟,这五分钟里有些人很守纪律,有些人不守纪律,也许在老师不看那五分钟里,那些原本守纪律的也有问题,而原来不守纪律的反倒守纪律的。但是只有你从上课铃想一直到下课都遵守规则,按老师要求做,才有可能不被抓住。遵守规则是要求从始至终的,不能是抱着侥幸心理的。
现在教室内的科任课上的秩序还可以,科任课下课都会跟老师进行一下反馈。只有良好的纪律,才会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才会实现真正的学习。
所以,捍卫课堂规则,捍卫纪律规则,将是班主任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捍卫规则——新一班日志17
2023年9月25日
周一就是捍卫规则、重塑规则的一天。周末两天之后已经形成的规则习惯还要重新来过。第一节课班会时间我们做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是规范了置物架上物品摆放的顺序,一层雨衣,第二层是彩笔,第三层放外套,最上面放的是饭盒包。一一做了检查,发现了置物架上几件没人认领的衣服,还有一些彩笔,因为没有名字还很多都一样,所以已经找不到失主了。第二件事是制定了值日轮流表。前几周值日生都是选择自律性比较好,能力比较强的孩子来做。从这周开始按照小组,每组值一周时间。小组每个组员分了劳动任务,制作了一张值日轮流表贴在了墙上。这样每个同学都可以参与到班级的劳动中来。值日加分是一直会持续下去的,如果不加分,时间长了值日这种工作就不会有人愿意做了。
从今天开始下课的口令也由值日班长来做,不需要我每节课下课都要站在教室门口了。现在孩子们已经习惯了下课铃响,跟老师再见之后,第一要收拾桌面,所以桌面上已经不会有任何东西。书袋里的物品,今天的值日组长检查得非常仔细,没有按要求把每用完一本书都要收回书袋的孩子都被组长扣了整理物品分。
第一节课间,我们班主任临时去开了一个会,第二节上课我已经安排好值班长带着同学们继续来读晨读美文的内容。结果因为我不在教室,所以教室里出现了喊叫的场面,也就是上午给大家发的视频里的情景。班长很负责的带领大家读,好多孩子也很认真的在跟读,但是有些孩子就出现了喊叫的行为。这种尖叫下午大课间回楼的时候也出现了。我走在队伍后边跟两个孩子处理点纪律的问题,结果晚了一分多钟上楼,教室里又出现了尖叫问题。因为两次尖叫声音特别大,也特别不好听,所以罚他们站了五分钟。而且解释得特别清楚,这五分钟是集体惩戒。两次尖叫,没法找到到底是谁叫的,因为不像说有动作,行为可以通过视频查找,但尖叫声很多人发出来。特别是有一些男孩儿女孩儿,有人儿叫了,他们就起哄,跟着也叫就是小孩儿的心性,这些都可以理解,但是该管理得管理,该惩戒得惩戒,不能姑息。明天还要告诉孩子们如果在老师开会的时候他们能守纪律,表现好会有惊喜奖励。奖惩分明才能长久。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在对孩子们的了解也越来越深入。对各方面的管理细则落实之后,开始关注孩子们自身的问题。最近发现有的孩子上课的时候积极性特别差,不光是数学,语文课,科任课也是一样。老师们特别认真组织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结果有些孩子不参与就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这种不参与、不学习的状态非常非常可怕。最近大家可能也都听说了,从10月15号开始,校外的教育机构将不允许开设任何学科类的学习班,包括一对一也不行,各种惩戒手段、措施、罚款的制度也都很明确。也就是说以后你再想在课外去补课内的东西国家已经不允许了。所以学校学习将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最终形成能力,达到成绩追求的唯一出路。现在必须关注学校学习的效果。其实很多问题都非常容易解决,就看家长有没有认知和意识,能不能找到科学的方法,并且坚持给孩子做最基本的听觉专注力,视觉专注力,听指令等训练。只要坚持以游戏的形式好好陪伴,一年半载的就会有非常明显的效果。因为他们还小,正是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如果一旦错过了一二年级这个时机,过了三年级,学习任务加重了,就很难再有改变。
周一嗓子还算好,听着自己的声音还算欢喜,但是下午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含了一个润喉糖,不能太放纵自己说话。
下午体育课。特意找了一个能看见孩子们的南向的办公室,仔细看了一下他们上课站排的情况。大家从视频里也看到体育老师了,高高大大,很壮,但是现在的孩子根本就不懂得畏惧。如果我在他们一定会站得规规矩矩的,现在唯一能镇住他们的就是班主任。但是班主任老师只有一双眼睛,有些孩子特别的尖,特别聪明,眼神就盯着我,只要我转过头去,视线里没有他,就开始自由自在放松自己了。体育课回来,对我检查的那段时间表现不好的同学进行了惩戒,都扣了科任课纪律分。我也跟孩子们说了,我不是看一节课,就看了五分钟,这五分钟里有些人很守纪律,有些人不守纪律,也许在老师不看那五分钟里,那些原本守纪律的也有问题,而原来不守纪律的反倒守纪律的。但是只有你从上课铃想一直到下课都遵守规则,按老师要求做,才有可能不被抓住。遵守规则是要求从始至终的,不能是抱着侥幸心理的。
现在教室内的科任课上的秩序还可以,科任课下课都会跟老师进行一下反馈。只有良好的纪律,才会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只有良好的学习环境,才会实现真正的学习。
所以,捍卫课堂规则,捍卫纪律规则,将是班主任老师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