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二学期教共体互联网+研修活动3(语文)

鳌江小学教共体互联网+网络研修记录表
活动时间 |
2023.4.28 |
活动负责人 |
丁燕飞 |
活动主题 |
海底世界 |
活动地点 |
二楼录播室 |
活动形式 |
同步课堂 |
主讲人 |
许海英 |
参加对象 |
全体语文教师、前进小学语文教师 |
||
活动内容 及过程记录 |
一、许海英老师带来课堂展示《海底世界》。 二、朱海霞老师进行主题阐述《巧用助学系统,落实主文要素》。 三、专家引领。 何必钻老师做《新课标理念下的朝向扎实而深度的学教行为》专题讲座。他结合课堂展示的课例、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和探究四大方面,从语文核心素养、语文实践活动及语文学习任务群指出需要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课堂上需设置好问题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试错思维。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本次活动不仅增强了我们教研组的团队凝聚力,还为我们语文老师们点明了新课标下的教研新方面。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我将进一步优化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让教学落到实处。
|
课 前 思 考 |
《海底世界》是部编版语文三下的第七单元第二篇课文,课文通过通俗形象的语言,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这个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是从几个方面把事物写清楚的。”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海底是很陌生的,教学中若只让学生借助书中的文字,就在脑海中清晰呈现海底世界是有难度的,因此我打算给学生设计一个“研究”的机会,使他们进一步了解神秘的海底世界。承接第三单元了解课文是怎么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和第四单元借助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的方法,这一课学习如何围绕关键句表达具体的方法。 |
||||||||||||
教 学 流 程 |
板块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前一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奇妙的世界,了解了课文从两方面展现了世界的神奇与活力。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海底旅行,让我们一起去探索那奇妙的海底世界吧。齐读课题。 板块二、检查预习,读准生字词。 课文都预习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挑战吧。 先后出示两组词语:
机警
1.学习第1组词语,交流形声字的特点 (1)自由读。(带拼音) (2)去掉拼音齐读。 (3)请你再来读读4个生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2.学习第2组词语,认识多音字。 (1)自由读词语。(带拼音)
(2)这组词语有点难读,请个小老师带领大家读一读。 (3)你发现了吗?生字“差”是一个多音字,它还有哪些读音呢?你能给它组个词吗?(差不多,出差,参差不齐) 板块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习活动一: (1) 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边读边思考:大海的深处是怎样的?试着用文中的一句话来说一说。 2.出示结尾: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请学生读。再齐读。
3.
1. 学习活动二: (1) 默读2-6段,从文中画出关键语句。
(2)
想一想每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在开始学习活动前,我们先来回顾第四单元“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意思”的方法:直接摘录关键语句或修改关键语句。接下来,请同学们借助这种方法“先读后画再想”吧。 2.交流反馈: 海底很宁静。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海底的植物差异也很大。海底蕴藏着丰富的能源。(把煤、铁、石油、天然气和稀有金属统称为“能源”。) 3.小结:我们通过抓关键句的方法知道课文从五个方面介绍了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和物产丰富。接下来让我们继续走进第4自然段的学习。
这个自然段是怎样围绕关键句把意思写清楚的呢? 2.学习活动三: (1) 默读第4自然段,圈一圈写了哪几种动物。 (2) 想一想每种动物的活动方法是怎么样的,你最感兴趣的是哪种动物? 先读后圈再想,开始。
2.
(1)出示图片,介绍“梭子”:两头尖尖,有一种鱼也是两头尖尖,长得像个梭子,我们可以叫它“梭子鱼”。多么有意思的名字呀,请你来叫叫它,我们一起试试。
3. (1)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指名说感受。你从哪里可以看出它游得很快呢?是的,能游“几十千米”。当它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这里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方法让我们感受到了梭子鱼游的速度是那样的快。 (2)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指名说。(爬)我们知道海参爬的速度是很慢的。对比朗读:刚才,我们发现海参爬得是那样的慢,而梭子鱼游得是那样的快。谁能把这极快、极慢的两种动物,通过朗读表现出来?指名朗读。你还对哪种动物很感兴趣呢? (3)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哇,你对它们这样特殊的活动方法很感兴趣。别的动物基本上是前进的多,而它们俩却是?往后退的。(退)师生合作表演,感受特殊的“后退”方法。 追问表演者:刚刚你是利用什么迅速后退的?当突然往前喷水的时候,水会回过来一股力量,这个力量就是?(反推力) 多么有意思的活动方法呀!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吧。齐读。 过渡:你还对哪种动物也很感兴趣呢? (4)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作免费的长途旅行。指名说。追问:怎么样做免费的长途旅行呀?理解 “巴”的意思是紧紧地贴着、牢牢地粘住。设置情境,朗读感受:现在你就是小贝类,你的心情怎样啊?提示带着开心的心情读句子,指名读。 对比两个句子,感受拟人句的表达效果。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随着轮船移动。
4.小结:作者通过抓住不同动物及各不相同的活动特点写清了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5.看海底视频。 6.海底突然来了两位新面孔,如果你就是海底动物,你会选谁当你的新朋友呢?为什么? 有些水母能忽然向前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大龙虾全身披甲,一对长腿在水中划来划去,样子挺威武。 板块六、学习写字 现在到了写字时间了,这节课我们要写两个字“官”“攻”。 温馨提醒:写笔画较少的字时,要把笔画写开一些。 1.看微课范写。 2.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练习。 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欣赏了海底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我们下节课继续探究。 作业设计: 阅读《海底两万里》
板书设计:
23 海底世界
抓关键句
|
||||||||||||
同 伴 观 点 |
1.教学板块清晰,重点突出。 2.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偏少,课堂教学节奏稍快。 3.把课堂还给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品读、感悟,师再做引导和小结。
|
||||||||||||
教 后 反 思 |
经过多次的磨课后,我发现了自已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1.在备课时,对于一篇课文总想面面俱到,应学会取舍,根据单元要素合理设置重难点。 2.课堂调控灵活性不强,对于学生生成性问题关注不够,总受到教案的牵制,对课堂生成问题处理不及时。 3.课堂评价单一,没有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适时、合理、丰富地点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