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第一学期教共体互联网+研修活动4(数学)

鳌江小学教共体互联网+网络研修记录表
活动时间 |
11.7 |
活动负责人 |
方高旦 |
活动主题 |
四边形的认识 |
活动地点 |
二楼录播教室 |
活动形式 |
同步课堂 |
主讲人 |
白焦萍 |
参加对象 |
鳌江小学数学老师、前进小学数学老师 |
||
活动内容 及过程记录 |
在二楼录播教室进行《四边形的认识》课堂教学展示活动,由白焦萍老师执教,学习班级鳌江小学三(1)班和前进小学三年级学生。
|
||
活动反思 与建议 |
|
鳌江小学 白焦萍
课 前 思 考 |
“四边形”学生有一定经验生成,并能作出辨识和判断,因此“四边形”这节课似乎可有可无。但是,如果让学生画一个四边形,大多数学生会局限于画出已学过的规则的四边形,比如长方形、正方形等,即对四边形的概念存在经验性的、片面的理解,需要教师去激活概念、丰盈认知。 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非常熟悉,没有学生不会画、不认识,仅仅是操作上存在困难。但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判别,凭借直觉,缺少理性的依据和判断的方法。因此,如何将学生经验中的“片面”补足,与几何概念对接,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理性地认识和刻画图形,是本节课的重点所在。 |
教 学 流 程 |
教学流程: 一、 了解起点,完成抽象,建立概念 在点子图上试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1)反馈长方形,归纳长方形的特征。 观察:这些图形为什么都是长方形,有什么相同的特征? 预设1:它们有4个直角 板书:4个直角 预设2:上下两条边一样长、左右两条边一样长。 介绍:我们把上下相对的这两条边叫做“对边” 板书:对边相等 请学生用长方形纸验证对边相等 呈现方法:量一量,折一折 介绍:在长方形中,有两条比较长的边,我们把它叫作长,还有两条比较短的边,我们把它叫作宽。 小结:看来,长方形的角和边有这样的特征。 (2)反馈正方形,归纳正方形的特征。 观察:正方形有怎么样的特点呢? 预设:它们4条边一样长;它们都有4个直角; 让学生利用正方形纸片进行验证 小结: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直角,4边相等,它们共同的名字,叫边。 (3)对比观察,发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 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预设:相同点:都有4个直角;不同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 闭上眼睛想象:如果把长方形的长变短变短……会变成什么图形呢,它还是长方形吗,有长方形的特征吗? 思考: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呢?你能用图来表示吗? 板书里圈韦恩图 (4)课件旋转放大缩小长(正)方形的位置和大小判断是不是长(正)方形。 二、活动体验,拓展概念,完善结构 1.选一选,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边”的特征 说一说如果让你搭长方形和正方形,你会怎么选择小棒? 预设:我会选2长2短来搭长方形,4条一样长的来搭正方形。 追问:为什么不选绿色的小棒呢? 预设:因为2根长、2根短,可以搭出长方形。4根一样长,可以搭出正方形。如果有1根小棒是不一样长的,搭不出来。 想一想,你们这样选的四条边搭出来一定是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2.摆一摆,抽象出四边形定义 学生用小棒摆四边形,教师下去巡视,收集学生作品展示 反馈层次一: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角”的特征 观察:这些图形的边都符合条件,为什么都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呢? 预设:它们都没有直角。 小结:看来,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不仅要看边的特征,还要看角的特征,有一个条件不符合,它就不是了呢。 想一想:这几个图形里面,有没有能变回长方形或正方形的?(请生上台操作) 反馈层次二:归纳四边形的特征 观察:这些图形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呢?(呈现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菱形,不规则图形……) 预设:它们都有4条边、4个角。(板书4条边、4个角) 小结:像这样有4条边围成的图形就是四边形。(板书课题:四边形的认识) 反馈层次三:巩固四边形的特征 观察这几组,思考用同样的小棒可以摆几个四边形?(呈现同样小棒的四边形) 预设:无数个。请生上来摆一摆,推一推。 追问:还有继续吗?继续移动是不是四边形呢? 预设1:不是四边形。它有4条边,可是只有3个角 预设2:它是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 争论:这个是不是角? 说明:一个点引出两条边,形成一个大的角,它也是角,它叫优角,以后会学到的。所以现在也是四边形。只是这种四边形不常见,它叫凹四边形,刚才我们看的那些都是——凸四边形。 小结:只要有4条直边,4个角就是四边形。 想一想四边形和长方形正方形三者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你能用图来表示吗? 板书补充韦恩图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升 1、 小法官判一判快 速判断是不是四边形 (例1的图形进行增减) 2、 填一填 不测量你能知道其它边的长度吗?为什么呢? 3、 在长方形中找最大的正方形 四、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想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是怎么知道的?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
同 伴 观 点 |
长(正)方形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图形,由它们引入更贴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建构。但是四边形的认识学生的生成材料有限,导致学生对四边形的认识不足。 |
教 后 反 思 |
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认识了长(正)方形的特征之后,让学生进行选择小断来拼长(正)方形,巩固了长(正)方形边的特征。摆出四边形之后,让学生上台把它们变成长(正)方形,进一步巩固了长(正)方形角的特征。 针对不同的学生和回答给予多元的评价 对数学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不仅要关注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是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本节课中,我尽量对每位同学的回答都有一个恰当的评价,例如:你的反应真快!你的思维真敏捷。这次回答比上一次的有很大的进步。你的声音真响亮。你的回答对大家进一步学习有很大的帮助。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