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1第二学期教共体互联网+研修活动6(数学)

(2022-07-06 13:19:18)

鳌江小学教共体互联网+网研修记录表

 

   (备课组):________一年级备课组______________

活动时间

3.14

活动负责人

温爱芬

活动主题

分数的意义分数分数分数的一一一《》《》集体  集体备课 集体集体备课<</span>2

活动地点

11班教室

活动形式

同步课堂

主讲人

缪朦朦

参加对象

 

杨守教、方高旦、徐家瑞、温爱芬、林邦金

活动内容

及过程记录

 

缪朦朦老师参加学校青年教师赛课活动,

一、缪朦朦老师组内试课

二、针对试课内容组内研讨:

1、 教学难点确定为?

2、 导入环节过多偏重单位“1”

3、 如何借助图形让学生感受分数的意义。

4、 分数的产生是否有必要讲?

5、 分数单位是否有必要在本节课落实?

6、 习题如何有层次的设计?

 

 

活动反思

与建议

 

 

 教学重难点重新制定,这直接影响本堂课的教学。

 

 


                ——《分数的意义》教学设计与反思

鳌江小学  _缪朦朦_

1. 教学难点是单位“1”的理解,还是把一些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后分数该怎么表示。根据学情的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对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知道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是分数。但是对一些物体平均分是没有接触的,这是前后的一个提升。因此组内认为难点应该是如何把一些物体看成整体后进行平均分,不该不篇幅放在单位“1”上。

2. 分数的产生是否有必要教学?三年级学习时已经有所接触了?

3.每个环节都要想着是解决怎样的问题?有个关键的问题,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每个环节设计好问题,层层递减。

4.分数单位的教学如何引入呢?教材就一句话带过,其实对学生来说分数单位的理解也是有一些难度的,如何在这块进行编排?

 

教学目标

1、理解单位1,在情境中理解分数的产生、分数单位的意义了解分数单位

2、在动手操作中,感悟理解分数的意义。

3、在理解分数意义的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的意义认识分数单位

难点:认识单位“1”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书写1/4)繆老师写了一个什么数?这是一个?(板书:分数)对分数大家已经有所了解。昨天繆老师在我们班做了一个课前小调查,展示学生不同方法表示1/4,课件演示。

二、探究新知

1.都是一个物体的

第一个物品:怎么分的?(强调平均分)

第二个物品:学生写分成.....这句话你有什么补充的吗?(再次突出平均分)

师:奇怪了,形状一样?大小?、大小都不一样,为什么都可以用1/4表示?有没有相同的地方?

生答后板书: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齐读)

2.一些物体

师:拿出的一个圆形就是1/4。可我明明看到的是一个圆形,为什么是1/4?谁看明白了。

预设:4份中1份也是1/4.

师:也就是把这4个看成一个?(整体)把它们圈起来表示一个整体。为了明显得看出来平均分成4份,还要用虚线隔开。(ppt演示)

(再呈现一些物体看成整体的例子)

师:现在展示这么多,和前面不一样的地方是?

预设:前面1个图形,现在多个图形。

师:是的,一个物体,多个物体我们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板书:一物体,再用 一个整体盖住一个物体和一些物体

3.1/4的意义

师:拿出练习纸,完成第一题。最后空着的,你可以随意发挥。想画几个就几个,想画什么就是什么。看谁有创意。如果前面两个都会了,选择最后一个也可以。画完后同桌交流,你是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的,又是如何表示出这个分数的呢?

作品展示反馈

师:哪里值得学习的地方?(画上虚线隔开)

师:你是把什么看成一个整体的,又是如何表示出这个分数的呢?4个看成整体,一份是1个,8个看成整体,一份是2个,12个看成整体,一份是3个?同样是1/4,为什么每一份都有这么多变化?(因为整体的个数不同)看来把谁看成一个整体很重要。

那在这过程中,什么是不变的呢?(都是平均分成4份,表示这样的一份。)

师:除了4个,8个以外,考考大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是知道把它平均分成了4份,这样的一份是这个整体的(  )。什么东西都不知道,为什么你还是觉得是1/4?

师:问号可以是几个??4个,8个,16个,4x个....1千个。再来考考你,如果5个可以吗?(拿出圆片)5个可以,7个?n个?不管多少个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

总结:这里的一个整体我们数学上有个名称,叫作单位“1”。这里的1加上了双引号,为什么?(不只一个物体,还可以指出一些物体表示的整体。)

(板书:用单位“1”盖住一个整体)

    4.其他的分数

3/4:

师:学了半节课的1/4,是不是太简单了。在这些图里我们还能找到其他分数。我们看下,这里空白的部分可以用哪个分数表示?(3/4)你是怎么想的?

更多分数:

现在除了1/4和3/4,你还想到哪些分数?

反馈说一说:3/8表示什么意思?2/5表示?如果是b/a呢?(a不等于0)(板书)

5.分数和分数单位的意义

师:学了这么久,到底什么是分数呢?同桌交流一下。交流后可以看看我们的数学书上是怎么说的呢。老师概括了下书上的这段话,齐读下。

师:这句话里,那句话是告诉我们分母的?那句话是告诉我们分子的?哪其中的一份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书上还有这样一段话。(出示分数单位的意义)

三、 练习巩固

1.分数单位:明确告诉这是1/16,那涂色部分有几个这个的分数单位,是几分之几?

2.学习了分数单位和分数的意义,有没有信心完成第3题,用分数表示涂色的部分。

最后一题着重讲,呈现多种答案。请观察,什么是相同的?什么又是不相同的?

总结:这样看来,要准确表示一个分数,我们既要关注单位“1”是什么,还要关注?单位“1”被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这样的几份。

3.巧克力问题:最后一题考验大家。小明和小红遇到了一个难题,他们都吃了一包巧克力的1/3,为什么小明吃了3粒,小红吃了2粒呢?

四、总结

学了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师:同学们,生活中到处都能用到分数。分数也还有很多知识等着我们学习。最后老师送大家一句赠言,课后思考下这句话中谁是单位“1”呢?这节课辛苦大家了,下课。

1.注意时间的把握,导入要快、狠、准,直入主题,为后面的教学保留时间。

2.分数单位的讲解还不够深入,可以结合前面的环节引入,让学生有更充分的直观的了解。

3.导入部分是否可以将一些错误的例子呈现出来,有时候错题往往能让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4.练习的设计深度还不够,是否可以再设计?

1.学生的思维如何得到发展?让每个孩子参与进来,有思考,有发展,老师如何起到引导的作用,多放手让学生思考,让课堂活跃起来,而不是一问一答,一步一步牵着学生走。

2.习题的设计要考虑学生的学情,由浅入难。

3.时间上的掌控要准确,有些环节可以精简,重点放在重难点的解决上。

4.对于学生回答错误的,不用一直揪着这个学生不放,可以多请几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会聆听他人的回答,然后思考,找到正确的答案。

 2021第二学期教共体互联网+研修活动6(数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