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活成一棵蒿

(2022-04-03 14:41:51)
分类: 生活感悟

   

                      ——诗经·小雅·蓼莪》感悟

028   河北邯郸  邢红霞

清明时节,没见老天降下“雨纷纷”,一曲《蓼莪》却如泣如诉回荡在诗经群。此时,我们都变成了一个虔诚的人。在父母坟茔亲忏悔,为自己赎罪。

已经是一棵蒿了。我就像家乡随意长在野外的蒿草一样,刺鼻,难闻,不大受人待见。爹娘费尽心力养大了我,我毫无用处不说,甚至连孝敬爹娘都做不到,想来真是羞愧。

诗中,一个儿子在对着空旷的田野抽抽噎噎地喊,呜呜咽咽地唱。他在唱,也是在忏悔。可是,没有了爹的沉默,没有了娘的絮叨。回答他的只有南山上“烈烈”“律律”的狂风。

一首并不复杂的诗歌,被谱上曲调,变成了祭奠之词:祭奠逝去的爹娘,也祭奠自己的灵魂。古人在千年之前忏悔,我们正在当下忏悔。

“无父何怙?无母何恃?”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悲伤欲绝的儿子或女儿,在对着长天哭号。爹娘在,我们永远是那个50岁也可以撒娇的孩子。没有了爹娘,我们也就变成了没有根基的浮萍。风吹到哪儿,就到哪儿。无论在哪儿,都已经不重要了。

即使只是一棵蒿,可它毕竟还有清热解暑等中药功效。大者大用,小者小用。爹娘一定在冥冥之中佑护着我们,希望我们能释放出全部的能量,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什么。

才能有大小,可一颗孝心实在是都该有。古24孝中,有“亲尝汤药”“卧冰求鲤”“涤亲溺器”故事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故事的主人公有布衣百姓,有天子之身,有名人志士。在双亲面前,他们只有一个身份,那就是儿子。

我是爹的女儿。今年,是爹走后的第一个清明节。8个月了,我一直生活在一种愧疚和自责之中。如果那天,我在塌前……,如果那时,我……,可惜,有些事没有如果。这种痛只能用时间来平复了。

我承认我是棵蒿,可在娘眼里,我是朵花儿。娘耳背,以我惯常的说话方式,跟娘交流起来,稍有困难。我们在聊,娘突然说,你带着书了吧?我奇怪,娘竟然问起来书,他是属于剪刀、手工鞋的。娘说,你看书吧。她竟然记住了,我凡是在家过夜时,必是要带一本书的。我的一切,她都记得。就像我熟知我的孩子喜欢吃菜花,不喜欢吃青椒一样。

我是棵蒿,可在娘眼里,我这棵蒿,能做成中药。上次回家,娘羞涩地跟我说,我也认字了,我上过夜校嘞,并当场演示,她指着电视屏幕上的电视剧的名字“故乡明月”一个个念给我听。我一直以为,娘大字不识。古稀之年,忽然被我发现,娘竟然认得几个字。爹走后,漫长的夜,娘靠电视打发。她还用手机屏幕上显示的我的名字“认识”了我。

努力找时间多陪陪娘,可现实总有着太多的无奈。上班,与疫区有关的被隔离,包括我写字耗用的时间。一次次计划,在突然而至的现实面前化为泡影。

清明,一种暗疾复发,一份孝念根植。

活成一棵蒿,长得一颗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