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苦行僧游记
苦行僧游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9,879
  • 关注人气:2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724.双墩文化遗址

(2014-11-27 07:12:15)
标签:

军事

双墩文化遗址

双墩文化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小蚌埠镇的双墩村。我参观完双墩春秋一号墓后,再步行约1~2里地,就到了双墩文化遗址处,遗址处就只有石碑和雕塑。参观完文化遗址后,再回到双墩村等203路公交车回蚌埠市,感觉203公交车比较少,等了很长时间才来一趟车。

该遗址在1985年文物普查时发现的,经过198619911992年三次发掘,出土了一批珍贵文物,经碳14测定,该遗址距今约73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出土的600多件刻划符号,是迄今新石器时代考古中,发现的年代最早,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考古资料。

这些陶器纹饰简练,手法粗犷,写实中有夸张风格,神奇怪异,很有原始艺术的趣味和神秘感。多数符号、图画或者含有符号的组合图画、符号基本上都刻画在陶碗的圈足内,仅有少数符号刻画在碗的腹部或其他器物的不同部位。其中,有大量逼真的象形动物刻画符号,以鱼纹、猪纹为多,还有鹿、蚕、鸟、虫。

狩猎、捕鱼、网鸟、养蚕、种植等内容,仿佛是一幅幅“连环画”。还发现一种“四叶花”的图案,蚌埠市博物馆研究员徐大立说,经过研究,这种“四叶花”的形象不时出现,这可能是当时“物候立法”的内容。研究画符号的专家们做出了这样的结论,双墩的刻画符号与西安半坡、临潼姜寨、宜昌杨家湾、秭归柳林溪、青海柳湾以及大汶口、良渚等其他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刻画符号相比,有一定相似之处,但也有自身明显特征,这类刻画符号在定远侯家寨遗址也有发现。表明他是有一定地域范围,和民族群落之间的表达特定含义的记录符号。双墩刻画符号,可以说是中国文字起源的主要源头之一,对于中国文字乃至整个人类文字起源的研究,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双墩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淮河中游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史前文化的空白,为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谱系和中国文字起源的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同意命名一种新的考古学文化——双墩文化。

724.双墩文化遗址
                                                      遗址大门
724.双墩文化遗址
                                                  遗址石刻
724.双墩文化遗址
                                               国家级碑刻
724.双墩文化遗址
                                          双墩村文化遗址石刻
724.双墩文化遗址
                                            雕塑(生活)
724.双墩文化遗址
                                              雕塑(生活)

 724.双墩文化遗址
                                                雕塑(收获)
724.双墩文化遗址
                                          雕塑(修补器皿)
724.双墩文化遗址
                                                  雕塑(打渔归来)
724.双墩文化遗址
                                                   雕塑(宰杀猎物)

这些雕塑反映了当时的生产生活情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