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苦行僧游记
苦行僧游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0,795
  • 关注人气:27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博文
(2019-12-12 10:33)

户县草堂寺

草堂寺,是“佛教八宗” 之一,“三论宗”祖庭。也是中国第一座国立翻译佛经译场 。佛教三大译场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译场 ,佛教中国化的起点 。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户县圭峰山北麓,西安市环山旅游路户县东段路北,东临沣水,西临太水,南对终南山圭峰、观音、紫阁、大顶诸峰,景色秀丽。紧依西安环山旅游公路上的户县秦镇草堂营村,距西安市中心约50千米。

(2019-11-16 08:00)

苏文忠公祠

 苏文忠公祠,坐落在凤翔东湖北区,创建于宋代,之后皆有修茸。祠内陈设苏轼雕像和诗文绘画等文物,藏有苏轼梅、兰、竹、菊手迹石刻,展示出苏轼在凤翔政绩文事。

      苏文忠公祠,是为纪念苏东坡而建。迄今近千年的历史。文忠是他的谥号,后人为敬仰芳徽,建祠湖岸,由宋迄今,兴废叠作。祠以正殿、同笑山房,鸣琴精舍,壁廊、二门、大门等建筑构成。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甚是辉宏壮观。前院影壁上,镌刻着苏轼名篇《思治论》,正殿内由苏轼汉白玉雕像。峨冠长带,神情超逸。祠堂呈长方形,两边的壁廊上为苏公轶事壁画,祠内有同笑山房,仿苏轼当年和友人雅集兴会之所,有鸣琴精舍,仿苏轼当年抚琴弹曲之处。旨在缅怀先贤之功绩,仰慕先哲之雄风。

(2019-11-08 07:36)

大散关遗址

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自古为“川陕咽喉”。为周朝散国之关隘,因置关于大散岭而得名,故称散关。是中国关中四关之一(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西有大散关、北有萧关)。散关,始设于西汉或始于秦代,废弃于明末。关址处立有“秦岭”石碑一块。在散关岭上的古散关关门遗址东面,立有“古大散关遗址”石碑一块。

据史料记载,大散关曾发生战役70

(2019-10-19 07:06)
标签:

杂谈

张良庙

张良庙,为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坐落于秦岭南坡的紫柏山麓,距汉中留坝县城17公里处的庙台子街上。川陕公路横越门首,交通较为方便。始建于东汉末年,是目前全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祀汉高祖刘邦的开国谋士——张良的祠庙。

张良,字子房,汉初大臣。据《史记·留侯世家》载:张良生于城父(今安徽亳州东南)

标签:

杂谈

略阳江神庙博物馆

略阳江神庙,紧邻嘉陵江,位于县城高台西面。江神庙山门处,坐西向东。始建于明代,原来是船帮祭祀、聚会的活动场所。清道光年间曾重修。

江神庙的的板绘,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写真风格。多为虎、熊、野猪、猴之类,这与略阳古属氐羌居住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自然崇拜”、“图特崇拜”)有密切的渊源关系。

江神庙的前院里,南北回廊有两层,一层是身份稍低的船工、纤夫们休息品茶、看戏的生活娱乐场所。二层则是太太小姐及丫鬟们看戏听书的“豪华包间”。庙前原为水西门,当时嘉陵江上往来的船只停泊在“乌龙石”码头。

(2019-10-15 08:12)

略阳南山塔

南山塔,又称略阳塔,位于略阳县城南山山腰,南山塔六角七层楼阁式砖塔,塔尖有一竖直木棍,是略阳县的标志性建筑。

南山塔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通高约二十六米,底层边长二点三五米,塔基以五层条石砌筑,(四层青石条基础,上为大块青砖),底部一层有用米浆石灰砌成。每层六面中间都有一个小窑洞,每层六面连接部位都有一个凸出塔身的两面梯级梯形砖,塔尖呈梯级渐小,底层设一门,内有一米见方2米多高的神龛,上

(2019-10-11 07:31)

略阳灵岩寺

灵岩寺又名“药水崖”、“药水岩”。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公元 713年——741),寺庙由两个天然洞穴组成,前洞名“金龟洞”,后洞称“罗汉洞”,两洞依依相邻,傍山临江,座东向西,错落有致。

(2019-09-15 07:44)

汉中望江楼

望江楼,南宋时修建,气势磅礴而不失俊雅,庄严隆重而不失别致,是古代建筑艺术中难得的精品。原名天汉楼,位于古汉台的最高处,清末民初建筑风格,它兼有南北的建筑风格。是汉中标志性的古建筑。

望江楼高约17.5米,登楼可以眺望汉中市全貌,此楼历代多有损毁,现存为民国四年重建。望江楼是一座八角宝塔形建筑,分三层。从正面可见一副对联:“汉水东流几千里,秦云北望第一楼。”另一对联:“到此最高,看芳树春流,一览兼收秦蜀景。”题于古汉台大门口,“到此最高”

(2019-09-13 08:05)

石门十三品

石门十三品,指的是公布在古褒斜道石门隧道及其南北山崖间的十三种摩崖石刻的总称。

石门十三品陈列室,陈列了从褒谷石门隧洞内外凿迁下来的13方精品摩崖石刻,又称“汉魏十三品”。1967年修石门水库时,为抢救文物,从石门古栈道两侧近二百块摩崖石刻中精选出具有很高历史研究和书法艺术价值的十三块石刻,将石刻四周凿空,整体凿下,移存到汉中博物馆。

(2019-09-11 07:35)

桂荫堂

桂荫堂位于博物馆中部,醒目的中国红柱顶天立地,远远望去庄严肃穆,它是汉中汉代史迹陈列馆,也是博物馆的精华所在。此楼的建筑风格与北京天安门城楼相似。楼顶上疯长的小草,见证了它的沧桑和历史的久远...

桂荫堂始建于明代,据说堂前那几株大树就是古汉桂,每逢中秋佳节,香飘四溢,是汉中城内寻香访桂之处。堂内陈列有汉中汉代史迹。桂荫堂东西两面的建筑称为东华厅、西华厅,分别陈列有汉中革命史迹和古字画。

桂荫堂前面的一潭水池,名曰“镜吾池”。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