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练评讲”教育;铸就领袖气质,磨炼学者风度

(2023-03-31 11:45:33)
分类: 报道
                     “练评讲”教育;铸就领袖气质,磨炼学者风度
“练评讲”教育;铸就领袖气质,磨炼学者风度


   桂江一中三年“练评讲”教学改革带来新气象,南海区前600名入围人数连续两年居南海公办学校第一位
“练评讲”教育;铸就领袖气质,磨炼学者风度

2010年中考成绩揭晓,桂江一中38位学生进入南海区前600名,入围人数居南海公办学校第一位,而英语、物理、化学等单科状元也花落桂江一中。桂江一中辉煌办学成绩的“助推器”,正是桂江一中的“练评讲”教学改革。 

                            辉煌战绩

中考竞赛处处开花

今年中考,桂江一中有38位学生进入南海区前600名,入围人数南海公办学校第一,其中王苏同学以674的高分闯入南海区中考总分前十强。而林倩筠获得英语单科状元;王苏获得物理单科状元;林倩筠、李苑、龚海琳化学单科状元。中考成绩再居南海前列。

回顾近三年,桂江一中的中考成绩一年一台阶。2008年,该校600分以上的有3人,占桂城街道总数(6名)的50%,179名学生上佛山市第一批录取分数线,考入佛山市重点高中。黎子琦同学以613的高分摘取桂城街道公办学校的第一。2009年,校有28位学生进入南海区前600名,入围人数居南海区公办学校第一位。

与此同时,其他学科竞赛也迎来丰收。2008、2009连续两年在广东省信息学奥赛上,以团体总分居广东省所有初中第一名,并获广东省信息学十强学校称号;2010年广东省中学生生物学初中联赛,57人获得省级奖励,12人获一等奖;全国初中数学(初三)竞赛,22人参赛,21人获奖。其中,全国一等奖3人(南海区共8人),是南海区获一等奖人数最多的学校;而其他学科,如体育、地理、物理等获省、市、区级比赛奖项同样多不胜数。

辉煌成绩背后,其实与桂江一中2007年开始推行的“练评讲”教学改革有密切联系。

                            改革揭秘

改革首先改革文化

与传统教学最大的不同是,桂江一中的“练评讲”教学改革是学生练习入手,让学生互评,学生能讲的尽量让学生讲,学生不懂的才由老师讲。

龙海平认为,课堂最薄弱的环节是学生练得不多,练得不好,练得不到位,学生练得不到位责任在于老师讲得太多,而老师的问题责任却在学校,学校缺乏有效的课堂操作规范和监督机制,基于这样的考虑,桂江一中开始推行“练评讲”教学法。

不少学校教学改革为求稳定,会选取一两个班作试点。而桂江一中的教学改革“破冰”,则在初三级推行。对此,该校校长龙海平解释说,中国人习惯于稳定思维,担忧改革会危及稳定,而改革的实质是对文化习惯的修改和完善,我们的改革,从一个习惯于稳定的初三开始,就是要打破这种思维惯性,而桂江一中教学改革的成功,正是打破了原有的文化习惯。

拿初三级作试验,有人说桂江一中敢赌,龙海平看来则不然。龙海平认为,初三老师整体素质好,容易理解课题组的意图,而初三老师比较忙碌,没时间说三道四,减轻课题主持人的“舆论”压力,面对风险,课题组也小心行事,尽量听从学生、老师意见,恰好就是行动研究方法所需要具备的关键因素。同时,初三取得成功后就很有说服力,有利于推广。

集体备课从命题开始

“练评讲”教学改革,简而言之,分“学生练”、“助教评”、“教师讲”、“小组赛”四个环节,其中“学生练”、“助教评”、“教师讲”是三个关键环节。

练评讲教学改革首先要解决的是练习题问题,也就是说要制作出一分好的练习题。桂江一中物理科组长蔡泽林介绍说,备课组长对整个学年的命题工作有一个详细的安排,具体到每一个人和每一节课每一份题目。每一份题目包括尝试练习、巩固练习和拓展练习三个部分,分别对应识记、理解和运用等三个层次的能力要求。

出好一份题目,进入下一环节是审题,是集体备课的核心内容。老师利用每周一次的备课组活动时间把下一周所用的练习题进行审查。审题过程由命题的老师主持,备课组长协作。老师人手一份试题,每个题目都要做一遍,每位老师都要发表意见。而审题的标准是,是否紧扣课本内容,是否体现新课标的理念,是否紧扣佛山中考考试说明,是否有层次性,使每一层次学生都有收获;是否有典型性,便于学生抓住重点。

用题从尝试练习做起

出好每一份题,再下一步就是用好题。课堂用题分三轮进行。第一轮是完成尝试练习部分。学生用5分钟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自主学习,完成尝试练习部分。做完练习后,学生先在小组内自评,小组长汇总情况。接着开展“助教讲课”活动,具体由各小组推荐代表进行评价和讲解分析。然后是老师根据学生讲解分析情况,结合课本内容进行精讲。

桂江一中校长龙海平说,实践证明,学生先完成尝试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带着问题,向老师发出求学的信号,改变了课前学生消极等待或被动预习的局面,也加深了老师对学生和教学任务的理解,因材施教有了观测点。

课堂用题第二轮是完成巩固练习,也就是说,在第一轮学生对课本知识有初步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练、学生互评、小组之间互评和优秀助教讲解的方式,对课本知识再进一步巩固,老师在这轮主要是点拨。

第三轮是完成拓展练习部分:这一轮题量不多,一般只有一题,最多两题,主要是挖掘学有余力学生的潜力,引导中层学生挑战自我。 

每个学生都是班干部

与众不同的是,桂江一中“练评讲”教学改革开展自始至终以助教协会为依托。该校助教协会由校、级、班三级助教协会组成,最小管理单位是助教小组。也就是说,每个班分成若干个助教小组,组长由同学自荐,班级评选产生,然后由组长自主选择学生组成“内阁”。助教小组分组完成后,每组有正助教一名,一般有组长担任,副助教多名,一般由科代表担任。全班学生,每人都有一个职位。

学校的课堂组织和评价乃至考试,均由助教协会组织。如年级组每周日学生回学校晚修,有两课时间是学生自主学习测试,该校称之为周测。周测工作全部由助教协会的干部负责监考,包括监考人员安排、收卷发卷、巡考、填写好监考情况记录表、成绩分析、小组评比等一系列工作。

桂江一中“练评讲”教学改革目前不再局限于课堂之上,已经将这种模式延伸至学校的日常管理中来,如班级生活,学生会等。“我有两个副秘书长,其中一位副秘书长就负责年级学科理事的管理,如校内活动,学科活动安排等。” 校初一级助教协会秘书长周丹琳说。

 

                        改革成效

铸就领袖气质

当一种习惯被定格下来,逐渐也就形成一种文化。桂江一中练评讲教学法历经3年改革,在中考和学科竞赛都有着很辉煌的“战绩”,桂江一中校长龙海平对此却看得很淡然,龙海平认为,推行教学改革目的在于提高办学质量,中考和学科竞赛只是其中一方面,它并不是办学的最终目终。

“练评讲教学法,将练放在首位,学生由以往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究知识的过程,学生有了学习的好习惯,教学质量提高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模式很好地铸就学生的领袖气质,磨砺学生的学者风度。”龙海平这样说。

“练评讲”教学模式下,全班同学都是班干部,采用分组助教的小组评价方法,让学生干部认识到,只有小组好才能体现自己的工作做好,只有小组整体强才能说明自己的管理能力强,金字塔的学生干部成长阶梯,让每一位基层干部意识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才有机会提拔为年级、校级干部,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得以激发。

“日常管理中,因为人人都是‘官’,在管理过程中认识自我,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同时,小组之间进行竞赛,为了维护小组利益,自己责任心也变得强了。”桂江一中学生张志美说。

磨砺学者风度

不仅这样,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也让该校老师欣喜不已。以信息学为例,桂江一中近几年的培养了不少南海信息学高手,这些尖子毫无例外的都是分组助教中的小组长,2008年的宋扬,2009年的符汉杰、伦宇辉,2010年的游沛杰、丁家怡等他们通过两年多的小老师角色,养成了良好的自主学习探研习惯。

“平时为了组织好一节课堂,值日的助教小组要比别的同学多花数倍的精力去学习,清理自己的解题思路,强化自己的表达能力,不断地超越自己,而我们讲课的过程中,等于将知识点再次巩固,同时,为了自己的小组不扣分,学习成绩稍差的同学我们全组人都去帮他,这种积极向上的学习风貌,是以前没见过的。”桂江一中学生邝子凌这样说。

 “学生获得的以其说是成绩,不如说是在‘练评讲’教学法下养成的习惯,一种自主学习探究的终身受用的学习习惯,这正是学者要具备的素养。”桂江一中信息学老师刘凤兰说。

                专家点评

可与洋思杜朗口媲美

佛山市教育局副局长赵银生:桂江一中把大家司空见惯的“讲练评”模式顺序做一个调整,变成“练评讲”的模式,契合了新课程改革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以及进行合作学习的精神,而且把这一教学改革与学生德育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智能提高和学者风度、领袖气质培养结合起来,探索出一种融先进教育理念和可操作性措施为一体的创新型教育模式。

桂江一中这种模式整个过程全员参与,大家共同努力,朝整体提高育人质量的目标迈进,是非常可贵的探索,可与洋思经验、杜朗口改革相媲美。

主动获取学生乐学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冉苒:“练评讲”教学模式的心理依据很多,首先它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精神实质,其次也符合学生知识学习的思维活动规律。

“练评讲”教学模式的提出者认识到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规律,没采取强硬灌输、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办法,而是通过让学生先练习,使他们自己发现问题、产生困惑,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帮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

再者,该模式注意到教科书知识体系的安排顺序与教学思维活动之间的逆向性。科学家获取知识的认识规律,大致是在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概括为知识,上升到一般原理。而中小学教科书却恰好是逆向的,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知识过程中死记硬背,将学知识作为苦差事。“练评讲”教学模式却有效地解决这一矛盾,使学生乐学。

   记者徐林清 通讯员龙海平

   文章来源   珠江时报于2010年7月16日A140—A141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