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罕见《乾统元宝背穿上月纹折三银铜对钱》赏析

(2015-05-15 13:44:51)
标签:

辽契丹

乾统元宝

背上月

折三

银铜对钱

辽罕见《乾统元宝背穿上月纹折三银铜对钱》赏析
寿昌七年(1101年)春正月壬戌朔,天佑皇帝耶律洪基崩,孙耶律延禧嗣位,尊号天祚皇帝,改元乾统,乾统为辽(契丹)建立的第二十个年号。乾统的本意:天道的统绪。耶律延禧自以为是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统绪天道,自然万年永固,所以建元乾统。铸乾统元、通宝金银铜三材五等钱。所铸元钱有小平到折十钱,传世均少,由以折十为贵,版式少试铸为珍罕。

辽罕见《乾统元宝背穿上月纹折三银铜对钱》赏析 

旧资料载曰:“乾统元宝当十型大钱,其早年出土于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故地,后流失海外,为台湾藏泉名家所获,后被重金收回,目前其存世仅数枚而已,是辽珍品大钱之一。”可见,乾统元宝有史为证,后有出土,而其时所出甚少,以至于臆断其仅数枚,并成上博珍藏品之一。为了反驳此毒瘤之理论,今天上博展示两品版式不同谱载的银铜对钱,以证遗存。

辽罕见《乾统元宝背穿上月纹折三银铜对钱》赏析
今非昔比,近年随着辽钱出土渐有所增,并由裴元博先生等广集深研,乾统通元宝之新型制和板式渐至增多,已非昔日之寥寥。过去少见或不见,就不意味着不可再见或者再见就假,而且后出之泉版式更多,铸量更罕少,更为珍贵。在天时地利,条件具备的钱体下,只要其史未完全销毁,其总有一天会再现世间,正所谓,不是不现,时候未见矣。随着近年大东北基建开工,埋藏幸存下来的一些宋代珍泉,相继现世,从而才为我们展现了另一幅辽代铸钱的辉煌画面和历史,此实物遗存和实证,臆造一说,自然是不堪一击,无需辩驳的不学无术之理也!

辽罕见《乾统元宝背穿上月纹折三银铜对钱》赏析
观此两品,乃一母同胞之姊妹钱,先看银质体态,红褐色间黑色包浆布满钱体,老银之典型包浆彰然,间发五彩,红褐色包浆入骨,钱体斑驳沧桑,千年传世遗珍品相,总体看其锈浆十分老道自然,铜质钱锈色包浆一流,可见有黑漆骨之相貌,蓝色浓浆包裹,冉冉锈色,层峦叠嶂,青幽薄锈,凝重包浆,青铜质地,铜色老旧,沧桑岁月之感,昭然自然天成之相,正是东北罐装窖藏之出,一言以蔽之,银铜两锈质锈相凸显自然天成之相,锈门可开之珍藏。
辽罕见《乾统元宝背穿上月纹折三银铜对钱》赏析

辽罕见《乾统元宝背穿上月纹折三银铜对钱》赏析
再观察钱形铸相,铜质直径30.2毫米,重达12.8克,铸体较为厚重,面文为乾统元宝四字,背穿上月纹。银质钱直径30.2毫米,重达14.9克,铸体较为厚重,银铜两钱为同母之胞,铸相细节版式差无毫厘,不同材质相互印证,确实有遗存。再看其两品均铸精整有加,铸体阔圆规整,地章平坦,字廓深竣而高凸,穿轮方正而干净,比起小平钱的情况看,良好多了,特别是文字端庄清晰,是小平钱无法比拟的。如此典型特征,一派辽代官铸之相无需质疑。

辽罕见《乾统元宝背穿上月纹折三银铜对钱》赏析

由于其版式为记载无录,故我们可以对其形制书意辨识一番,从钱体大小看,这二或折三?按辽钱比较大尺寸看,似乎看折二为妥,但按泉制看,大于30毫米,称之为折三也合适。而细看文字书写之意,比较典型,其钱文笔划纤细,字体相对瘦小,“乾”字“长钓勾”,“宝”之典型隶书,而尤其是“元”字,需要特别注意,此“元”字整体相对娇小,其中,上“二”为左挑,第四笔为“竖折”向上的“勾”。整体文字布局协调,书写较为娇美。符合这一历史时期特点,隶书书意,韵味十足,辽风盎然,迄今罕见。其独到之处,当为背穿上仰月。按泉痴山人《从契丹国旗国徽看其国号》考证:至于单日,单月,双月的图案应不是国之徽记,只是代表皇帝,太后、皇后个人的徽记,故按此判断本泉是否为太后执政掌权时期所特铸,看情况有很大可能,用于赏赐祭祀使用。

 辽罕见《乾统元宝背穿上月纹折三银铜对钱》赏析

辽罕见《乾统元宝背穿上月纹折三银铜对钱》赏析

通过此钱的面世和辨识,愚不仅感叹万千,辽代铸币真可谓辉煌灿烂,创无数,识难尽矣!就目前而言,任何最新的谱著皆难以囊括!而在莽莽苍苍的中华万水千山之中,必将还有无数我们没有见到的品种。此,便是使我们无比敬畏之处,那种妄言已尽知数千年来泱泱中华浩瀚泉事泉品之人,其幼稚可笑,岂不令人扼腕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