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珍《旋读绍兴通宝折十型大钱》赏析

标签:
南宋绍兴通宝旋读折十瘦金体杂谈 |
绍兴通宝”系宋高宗绍兴年间(1131年-1162年)铸。面文真书,直读,传为高宗御笔。其有小平、折二、折三、折五及折十钱,其中以小平钱为少见。按照钱文读序,绍兴通宝钱共有两式,一是直读钱;二是旋读钱。折五、折十旋读瘦金体者为稀世珍品。
据记载藏泉大家张叔驯、罗伯昭先生各藏有一枚,十余年前据说杭州也发现一枚。据泉学大家王荫嘉先生考证,“绍兴通宝”始铸于高宗绍兴二十七年(公元1157年),直读楷书,旋读瘦金,均为赵构御书。
前谱载曰,绍兴通宝旋读,瘦金体,有折五和折十两种形制,其中折十型旋读钱更被臆断为所谓“孤品”,此皆为早前著谱者之主观臆估,并无统计依据,不可采信。绍兴通宝旋读钱较之直读钱存世量相差巨大。之所以如此,一般而言,确可认为是直读钱为行用钱而铸量大,旋读钱则为试铸钱,未正式发行流用而铸量小遗存少。
进观铸相。显而易见,其铸相规矩精整,直径39.6毫米,重约20.8克,铸体稍微厚实,其相方圆廓正,坦平地章,字廓深竣挺拔,钱文布局协调,横直竖立,穿轮亦修整干净。以钱文字口看,虽有“兴、寳”二字之笔划有所粘连,然非但不疑,反更显自然原炉铸相。毫无疑问,本品乃高宗官炉所铸,品优质真,相门大开。
续品钱文。可见“绍兴通宝”四字,旋读,面背一体,楷书而具瘦金体之风格,笔划较之大观通宝略粗。其书用笔规矩有力,结构协调,书意凸显端庄俊朗之美。显而易见,其正是绍兴通宝旋读折十钱地道本真之书,毋容置疑,无需赘述,书门洞开矣。
(以上部分论点引用京川游侠师友的考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