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行书大观通宝小平(样钱)银铜一对》珍赏

(2015-03-25 10:22:13)
标签:

北宋

行书

大观通宝

银铜一对

小平


 北宋《行书大观通宝小平(样钱)银铜一对》珍赏

徽宗(1082――1135年),姓赵名佶,宋代第八位皇帝,酷好书画,且禀赋极高,尤其在书法与绘画方面,颇有成就。赵佶的书法初学黄庭坚,后自成一体,被称为“瘦金体”。他的书法劲瘦淡雅,铁划银钩堪称一绝。

 

宋徽宗在钱币的方寸之间把他的书法艺术发挥得淋漓尽致,在他统治的20多年里曾亲自书写了圣宋,崇宁、大观、政和等年号的钱文。徽宗“御书钱”钱文精美,铸造技术高超,为历朝之冠,其发行的钱币均可称之为钱币艺术精品,而大观通宝”被誉为古代三大美泉之一。

北宋《行书大观通宝小平(样钱)银铜一对》珍赏

 

“大观通宝”是徽宗书法艺术的代表作,徽宗在大观年间亲书了瘦金体和行书体以及新发现的篆书三种钱文,其中以篆书体最为罕见。人们常说,书法在运用上有三难:篆刻难,书匾难,制钱文难。而这三难中,制钱文难应为最难。本展大观通宝小平行书铁母(样钱),徽宗手笔钱文。与大家所熟悉的徽宗瘦金体不同,此次徽宗采用行书,飘逸洒脱,气度不凡。

 

纵观此对珍泉,皆为行书大观小平,银质和铜质一对,同版同模。图鉴不难看出,两泉皆为薄锈之东北罐装窖藏钱品貌。其锈色自然,银质表面发红发黑,入骨,铜质包浆深厚,层次鲜明。青铜质地,铜色熟旧,一派自然天成之相。

 

再此对小平大观铸体察之,银质和铜质的直径均为24.5毫米,铜质重3.8克,银质重4.8克。比一般铁母26毫米稍小,但从其铸相审查之,不是一般的行用钱,或许头炉样钱,因为其铸体皆为精整,边圆廓正,坦平地章,穿口干净,边缘打磨规整。其字廓深竣,线条分明,钱文笔划更是清晰有加,无粘无连,布局协调。

北宋《行书大观通宝小平(样钱)银铜一对》珍赏

北宋《行书大观通宝小平(样钱)银铜一对》珍赏


北宋《行书大观通宝小平(样钱)银铜一对》珍赏

一言以蔽之,及至上述诸方面辨识,实物实证,银铜一对更显珍贵,同版同模,相互印证,可过五关而斩六将,实事求是的真切之品,大门洞开且殊难得见的同胞兄弟珍泉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