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校课堂 |
分类: 教育管理 |
为了实现课堂的自主高效,本着对学生思维的培养,能力的训练,智慧的生成原则,为每一个生命创造最大的成长空间。扣庄中学转变师生理念,颠覆课堂模式,实行新课程改革。最大程度的实现学生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实现教育的回归。
一、挑战传统,转变观念
在中心校的大力支持下,扣庄中学曾几次派全体教师到课改前沿杜郎口中学求取真经,使教师们身临其境的感受课改为师生生命状态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震撼于课堂是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畅所欲言的主阵地;学校购置课改方面的精品书籍和视频资料,供师生阅读和观看,把师生的“洗脑”工作持续性深入。(图片)
二、师生培训,完成初探
学生层面:学校致力于小组建设,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划分小组,并建立本组的文化与组魂。教师分学科对任教班级每周进行小组培训和各小组长的统一培训,使课改理念在学生心里扎根。(图片)
教师层面:由主抓课改的七年级郑书凤主任分阶段分类 别的对老师进行集中培训,如导学案的编写,课堂细节的具体操作,学习工具思维导图的运用等等(图片)。并通过“做中学”式的体验式培训让老师们身临其境感受课堂的具体操作。(图片)
三、读书交流,提高认识
中国教师报李炳亭主任说:“课改,首先要改老师”这不仅要求老师们能够熟练的掌握课堂操作的技术,阅读并深入研究课改方面的书籍至关重要。教师潜心研读课改书籍,并及时的做好摘抄,写出心得,储备了许多间接的课改经验。教师对课改的理解和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图片)
四、团队带动,专家引领
2014年9月,学校邀请著名课改专家及各学科名师进入我们的课堂进行诊断,同时结合我校课改中遇到的困惑进行专题方面的报告。2014年下半年我校与《中国教师报》建立课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中国教师报为我校提供量身定做的服务。并于2015年的4月进入我校,对我校的课堂进行现场诊断,并做了相应细节的专题报告。
五、引入竞争,点燃热情
为了点燃老师们的课改热情并持续升温,学校统一组织各种形式的赛课活动。比如通过引路课,示范课研磨各种课型;根据不同教师对课改接受能力的不同分层次设置过关课、达标课、优质课等。制定赛课评价机制,将每一位教师的赛课结果公示并纳入年终考核。这样有利于教师真正的从思想上重视课改,并能够始终保持对课堂的思考状态。(图片)2015年开学初我校组织七八两个年级开展“文化馥郁香满园”活动,活动的开展深入组建了班级和小组文化,使文化的理念和内涵内化成学生心中的魂。(图片)
六、集体教研,查漏补缺
为了及时有效的反馈我们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学校实行每次听研课之后都要有三五分钟的小教研,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对每节课进行优缺点的评价,尤其是对不足的重点剖析,群策群力提出合理化建议。学校还定期每周开展一次年级和学校层面的大教研活动,指出前一阶段的问题,并为下一阶段的工作作出谋划与安排。(图片)
七、严格监督,统一管理
为了保证课改的顺利、有效、持续性的开展,也为了避免传统课堂的复辟,学校成立了领导督查组。每天都有领导进班查课,并及时的把查课过程中发现的课堂问题公示到展板上。这样教师的上课情况被公开晒出,无论是在教师的心理上还是业务的提升上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八、领导关怀,如沐春风
我校课改工作初见成效,并稳步提升。各级领导来校验收检查。中心校张彩立校长坚持每天到我校课堂听课指导,之后组织教师们评课,研课。教研室主任刘学伟、张杰新在百忙之中来我校莅临指导,并给予高度的评价。教育局局长刘东友及副局长高绍文走进我们的课堂,被师生们灿烂的笑容,幸福的生命状态所感染,露出欣慰的笑容;唐山市教育局局长杨文融亲临课堂,对我校的课改明天拭目以待。各级领导的关怀指导,如一缕拂面春风吹进每一位教师的心间,让教师们倍感幸福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