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牛皮纸上写诗

(2025-10-13 08:20:35)
标签:

黑龙江大庆

王国良的诗

分类: 诗歌(原创)
在牛皮纸上写诗
王国良

金黄,柔韧,真像牛皮
每次快递到达,都要把它抻平
 掸去一路星光,为诗写备用

还是在知青岁月,没有纸
就用站立的白桦抒情
铅笔或钉子,就会把青春
划出月光的清香,留下诗的脚印

 ,如在金箔上走笔
 小城 故乡 雁鸣,都在晨曦中显影
写上抽油机 铁人雕像
草原,纸上就有了
钢铁的回响,马蹄声声

也会让自己的名字,与采油树
格桑花并列,一起绽蕾喷芳

厚厚的一沓,就是一堆折叠的乡思
一部未被装钉的心灵日记

有时,就用它蒙上一面鼓
敲亮满天星斗,当大雪覆盖夕阳
就把它当做桦木柈子
点起一堆篝火,烤熟冻僵的黄昏


纸间藏火,岁月凝诗
——评王国良《在牛皮纸上写诗》

文/龙 庆

 
王国良的《在牛皮纸上写诗》,以“牛皮纸”这一朴素甚至带着生活烟火气的载体为线索,将个人记忆、故土情怀与精神坚守编织成一首质地温厚的诗,字里行间满是岁月沉淀的重量与诗意绽放的温度。

诗的开篇便赋予牛皮纸鲜活的生命感——“金黄,柔韧,真像牛皮”,寥寥数字勾勒出其物理特质,而“掸去一路星光,为诗写备用”的细节,又瞬间将日常的快递包装升华为诗意的容器,让平凡之物有了承接情感的灵气。这种“以俗载雅”的笔法,恰是全诗的基调:不依赖华丽意象,却能在朴素中挖出深情。正如知青岁月里“没有纸,就用站立的白桦抒情”,铅笔与钉子划过树干的痕迹,既是物质匮乏时的无奈选择,更是青春与诗的“脚印”——月光的清香、白桦的挺拔,早已与那段岁月的赤诚融为一体,成为诗人精神世界里不可磨灭的底色。
 
当笔触从过往转向当下,牛皮纸又成了连接故乡与自我的纽带。“小城 故乡 雁鸣”在晨曦中显影,“抽油机 铁人雕像”带出草原的钢铁回响,这些带着地域印记的意象,并非简单的景物罗列,而是诗人对故土深沉的凝望——工业的硬朗与自然的翠绿在纸上交融,既藏着对故乡发展的骄傲,也饱含着对这片土地的眷恋。而“自己的名字,与采油树格桑花并列,一起喷芳绽蕾”的书写,更将个人生命与故土的生命力紧密相连,让“写诗”不再是单纯的文字创作,而是自我与故乡的精神共生。
 
诗的后半段,牛皮纸的意象进一步升华:“厚厚的一沓,就是一堆折叠的乡思,一部未被装钉的心灵日记”,将有形的纸张转化为无形的情感沉淀,让每一页书写都成为岁月的注脚。更动人的是结尾处的想象——用牛皮纸“蒙上一面鼓,敲响满天星斗”,或是“当做桦木柈子,点起一堆篝火,烤熟冻僵的黄昏”。这里,牛皮纸不再只是书写的载体,更成了对抗寒冷、传递温暖的精神火种:鼓声响彻夜空,是诗意对平凡生活的唤醒;篝火驱散严寒,是记忆与热爱对岁月的慰藉。这种将静态书写转化为动态温暖的笔法,让整首诗的情感达到高潮,也让“在牛皮纸上写诗”这一行为,有了超越文字本身的力量——那是对生活的热爱,对记忆的珍视,更是对精神世界永不熄灭的坚守。

整首诗没有刻意的雕琢,却如牛皮纸般柔韧耐读:从日常之物到岁月记忆,从个人情怀到故土深情,每一个意象都带着生活的温度与岁月的质感。王国良用最朴素的载体,装下了最丰沛的情感,让我们看见:真正的诗意,从不在遥远的星空,而在对生活的热爱里,在对岁月的铭记中,在那一张能“烤熟冻僵的黄昏”的牛皮纸上,静静绽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看炊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