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路过故乡的黄豆地

(2025-10-12 07:57:14)
标签:

黑龙江大庆

王国良的诗

分类: 诗歌(原创)
路过故乡的黄豆地
王国良

若说是褐色的大海
却波澜不兴,伸手一摸
就会把回忆扎出血丝

 那时,乡村还有生产队
到了收割季节
到处都是挥动的银镰

 男人腰间系一根麻绳
女人裹着花头巾
母亲却戴着一顶我的旧帽子
 
拿惯了笔,扒拉惯了算盘的手
一抓熟透的黄豆,就是满掌血

疼得钻心,母亲就用布条
缠住手,她割的黄豆
有的就变成了红小豆

放学后,我带上一把镰刀
一路小跑,找到母亲分担的那根垄

母亲已走向星空
那把镰刀还挂在天上
而这片土地,还在盛产浩浩荡荡的怀念




黄豆地里的血与光
——读王国良《路过故乡的黄豆地》

文/龙 庆

 
    王国良的《路过故乡的黄豆地》以看似朴素的农村场景,承载了深厚的情感与历史记忆。诗中黄豆地既是地理空间,也是精神坐标,连接着过去与现在、劳作与怀念。
    诗的开篇将黄豆地比作"褐色的大海",却又"波澜不兴",这一矛盾性描写既表现了土地的沉静,也暗示了其中潜藏的力量。"伸手一摸/就会把回忆扎出血丝"巧妙地将触觉与情感联系,预示了全诗的情感基调——温柔中带着刺痛。
    中段通过具体的劳作场景,展现了生产队时期的集体记忆:银镰挥动、男人系麻绳、女人裹头巾,这些细节精准捕捉了那个时代的生活质感。特别动人的是母亲"戴着一顶我的旧帽子"的形象,既表现了生活的节俭,也暗含了亲情的温度。
    诗中对疼痛的描写尤为真切——"拿惯了笔,扒拉惯了算盘的手/一抓熟透的黄豆,就是满掌血",这不仅是肉体的疼痛,更是生活艰辛的见证。母亲用布条缠手继续劳作,甚至将黄豆割成了"红小豆",这一细节将坚韧与牺牲具象化,令人动容。
    "放学后,我带上一把镰刀/一路小跑,找到母亲分担的那根垄"展现了代际间的情感传递。孩子的行动既是对母亲的心疼,也是对劳动精神的继承。
    结尾将个人记忆升华为永恒怀念——"母亲已走向星空/那把镰刀还挂在天上",母亲虽已离世,但她的精神与那段岁月如同天上的星辰,永远照耀着这片土地。最后一句"这片土地,还在盛产浩浩荡荡的怀念",将个人情感扩展为集体记忆,余韵悠长。
   《路过故乡的黄豆地》通过精准的细节描写和情感递进,将平凡的农村场景转化为深刻的生命体验。王国良成功地将个人记忆与时代背景融合,使这首诗不仅是对母亲的怀念,更是对中国农村集体记忆的深情回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消失的红高粱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