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节气已至,作为24节气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节气,相对应的人们在日常饮食起居还是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古语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也就是说春分时节正是调理人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因此我们要注意饮食,掌握好养生的好时机。如果人体新陈代谢不协调,体内就会出现不平衡状态,容易诱发早衰和疾病的发生。尤其在春分时节,此时人体的血液和脏腑活动正处于活动高峰,但春天气候多变又容易使体内失衡,诱发一系列疾病。为此,中医认为养肝调整生活作息,科学合理的膳食,有助于在春分时节调理人体的阴阳平衡。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即人与自然界是相互连系。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肝脏与春季相应,春气与肝气相通,肝属木,而“木旺于春”,春季养肝是应季养生。“肝”的生理功能之一是“主疏泄”,意即肝主调达疏理气机,首要之务是保持心情愉悦,精神放松,切勿着急上火,引起疾病等不适症状。
《黄帝内经》曾云:“怒伤肝,悲胜怒;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中医认为,春季易出现肝血不足,阳气升泄太过的一系列现象,一旦遇到环境变化,情绪波动等刺激时,就容易出现暴躁,易怒,甚至情绪失控等过激行为,如果原有抑郁症、狂燥症、精神分裂症的人,长期焦虑紧张或日常精神压力大,过于敏感和易怒的人,受到的影响更大。春季是肝病的高发季节,需要注意调养肝脏,协调肝的阴阳平衡。
医界经常说肝脏是人体的"化工厂"。肝脏是身体重要的排毒器官,胃肠道所吸收的有毒物质,都要在肝脏经过分解程序变为无毒物质,有毒物质再通过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如果肝脏长期超负荷工作,太多的身体毒素无法及时排出去,反映到人的皮肤上就是身体皮肤起疹子,面色暗黄、色素沉着。美丽的女人都需要充足的睡眠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晚上11时到凌晨3时是肝脏解毒的黄金时间。中医有句话叫“人卧血归于肝”。人在睡觉的时候,对血液的需要量减少,因而就有部分血液贮藏到肝脏;当肝脏储存大量血液的时候,它的解毒功效才会发挥到最高。日常生活中,忌喜怒无常,忌熬夜劳累,尤其是要保障充足的睡眠。
要如何保养:
1保持心情愉快:肝属木,木喜调达。要把肝想象成一棵大树,树木枝条喜欢自由、无拘无束,因此情绪调节首重养肝。
2充足的睡眠:前面也提到晚上11时到凌晨3时是肝脏解毒的黄金时间。经常熬夜,也会造成肝火上炎。易导致口苦、口臭、眼睛发红等症状,对肝最好的方式,就是优质的睡眠品质。
3饮食清淡,少饮酒:中医认为,强化肠胃功能,肝才可以得到充分营养。饮食清淡可以减少肠胃负担,四神汤中的的莲子、芡实、茯苓、山药,具有健脾效果。饮酒过多,易造成肝脏的负担,肝功能的下降导致疾病的产生。
4适当的运动:依据自身的情况,适当身体锻炼,以不疲劳为宜,如慢跑、太极拳、游泳等,有利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