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春寒”的中医养生

2023-02-24 13:46:01
标签: 健康 杂谈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是个气候多变的季节,虽然春季逐步回暖,但早晚还是比较寒冷,冷空气活动也较为频繁,不时还会出现倒春寒等现象。倒春寒,是指初春气温回升较快,而在春季后期气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气现象。

   因日夜温差大,致病的患者明显增多,尤其年老体弱者和儿童是患病的主要人群,在时暖时寒的初春,要及时应对天气的急剧变化,保证平安度“倒春寒”,其中更要注意预防心脑血管、呼吸道、风湿疾病这三类疾病。

   一在冬春交替的时节,老人及小孩对冷热的平衡较差,其循环系统很容易受到冷热的刺激。交感神经受寒冷刺激后,兴奋度增高,全身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使血流阻力增大,导致血压升高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

   二由于早春气候寒冷,空气较为干燥,容易导致呼吸道黏膜的防御功能受影响,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可乘虚而入,造成流行性腮腺炎传染病流行。在冬春交替的季节,流感麻疹猩红热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等病的发病率,远高于其他季节。

   三早春时节,爱美的女性早就换上春装,穿起了艳丽的裙子。但往往引起膝关节冷空气刺激发生膝关节局部出现麻木、酸痛等症状,久而久之,容易发生风湿性关节炎

预防方法有以下几点:

1注意保

   在气温每日未达到二十度以上应适当“春捂”,不要以为气温暂时升高就可以马上换上春装,昼夜温差大,早晚更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关节部位的保暖。

2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春季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也就是说,春季要少食酸,多增甘味。酸性食物吃多了会使肝火更旺,而性味甘平的食物就可调节肝火。因此建议春季养肝要做到忌酸味、忌腻和忌酒。春季养生重点在于养肝。肝火旺,则容易导致脾胃虚弱的症状。

3适当运动

   《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主张春季适当增加户外活动。白天可走出户外,适当伸展肢体,下围棋、象棋等,也可练习八段锦、太极拳、易筋经等中医养生保健项目。

4早睡早起

   中医认为在春分时节正是调理体内阴阳平衡,协调机体功能的重要时机,早睡早起有利于人体的藏腑机能的,因此要把握好养生的好时机。

5调畅情志

   中医讲究“天人相应”,即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在中医理论中人体的肝脏与春季相应,春气与肝气相通,肝属木,而“木旺于春”,春季养肝是应季养生。“肝”的生理功能之一是“主疏泄”,意即肝主调达疏理气机,首要之务是保持心情愉悦,精神放松,切勿着急上火,引起疾病等不适症状。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