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养攝
(2014-03-31 11:45:23)
标签:
健康 |
春分刚过清明将至,在此时节中如何做到不生病呢?是个重要的中医养生话题!
由于春分这一天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白昼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一年中阴阳平衡、昼夜均等、寒温各半的时期,养生时应注意保持人体的阴阳平衡状态,包括在精神、饮食、起居等方面的调摄上。春分天气状态不稳定,早晚气温偏低,不但容易诱发年老体弱者和易犯病人群的病症,对于长期高强度工作和高压力的“亚健康人群”,要注意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未病”,建议群众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
春分时节,无论南方北方,日夜温差仍较大,但乍暖还寒,我国平均气温稳定在10℃左右,且不时有寒流侵袭,因此,民众减衣不宜过早过多,以防着凉感冒。春分起居方面多留意保持室内外卫生,角落和阴暗死角的污垢都要清扫干净,并经常消毒,杀死病毒,减少传染病的扩散,另外保证室内空气清新洁净,减少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运动不宜太过激烈,从冬季的寒冷中舒缓过来不久,出外运动锻炼需要循序渐进,不可太过激烈,以免身体不适应。
春分时节“春困”的症状越来越明显,尤其是每天午后,会严重影响工作、学习的正常进行。一般在午饭后是最困的时候,稍微休息一会,哪怕只是小睡十来分钟,也可大大缓解疲勞。晚饭后稍微活动一下身体,有利于身体的舒展和放松;睡前半小时摒弃杂念,心情平静,有利于入睡。
关于春天的饮食民间有很多流传,中医也有很多讲究,在这个季节,可以多吃一些蜂蜜、大枣等养脾的甜食,甘味食物能补肝益肾,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枣、桂圆等。而酒会伤肝,春季更不宜饮酒。泡点菊花茶、薄荷水能起到清除肝热的作用,或是常喝含有丰富电解质的饮料,也是春季的佳饮。还有蜂蜜、韭菜、菠菜等,少食酸和辛辣食品。此外,每周应至少补充3次坚果类食品,如核桃、花生、杏仁、桃仁等,有助于提神去燥,除去皮肤瘙痒等。春分时节,此时人体的血液和激素活动正处于高峰期,但春天多变的气候又会使体内失衡,诱发一系列疾病。为此,科学合理的膳食,有助于在春分时节调理机体平衡阴阳。
春天五行属木,而人体的五脏之中肝也属是木性,因而春气通肝。在春天,肝气旺盛而升发,人的精神焕发。可是如果肝气升发太过或是肝气郁结,都易损伤肝脏,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所以,养肝首要一条是调理情志。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
当然,除了注意膳食外,养生的关键还是提高自身免疫力。在思想上要保持轻松愉快,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在起居方面要坚持适当锻炼,保持正常睡眠时间。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促进血液系统循环帮助维持机体平衡,达到养生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