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淺談冬季养生

(2013-11-09 12:28:46)
标签:

健康

冬季,是指农历10、11、12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个节气。《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认为:“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湿,无泄皮肤,使气丞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上述主要的意思是:冬季当使神志伏匿,并情志舒畅而闭藏,以适天时闭藏之期,逆之则水伤,木失所养,并影响春季生发之气。

在冬天,人体的阴阳消长代謝也处于相对缓慢的水平,所以,冬季精神调养也要着眼于“藏”,即要保持精神安静。严寒的冬季,朔风凛冽,草木凋零,阳气潜藏,阴气旺盛,发生情绪抑郁、懒散嗜睡、昏昏沉沉等现象,这种症状主要是寒冷的气候所致。

冬季养生的重要原则是“养肾防寒”。冬季,因人体阳气收藏,气血趋向于里,皮肤致密,水湿不易从体表外泄,而经肾、膀胱的气化,少部分变为津液散布周身,大部分化为水,下注膀胱成为尿液,无形中就加重了肾脏的负担,所以冬季养生要注意肾的养护。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肾气旺,生命力强,机体才能适应严冬的变化。而保证肾气旺的关键就是防止严寒气候的侵袭。

在严寒的恶劣气候条件下,人体机能容易发生紊乱,尤其是年老体弱者,当不能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时,就会诱发疾病,如感冒、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冠心病、心肌梗死、脑出血等。为了避免在冬季因寒冷的刺激而发生众多的病症,做好各种防寒措施是十分重要的。

中医认为,“冬不藏精,春必病温”。冬季,人体阳气内藏、阴精固守,是机体能量的蓄积阶段,对于身体虚弱的人是进补的好季节。人体内脏腑的气血阴阳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各年龄阶段人的生活习惯和学习、工作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因此,应该根据这些变化来补益身体。小儿内脏娇嫩,饮食不知节制,以致损伤脾胃,其在冬令,当以健脾胃为主,中年人身负重任,不注意休息,而导致气血耗伤,故冬令补益气血为主,老年人身体虚弱,再加上身患多种疾病,故老年人冬令必须进补。

饮食上就要注意肾的调养,注意热量的补充,要多吃些动物性食品和豆类,补充维生素和无机盐。羊肉、鹅肉、鸭肉、猪肝、羊肝、大豆、核桃、栗子、木耳、芝麻、红薯、萝卜、红枣、核桃仁、柿饼、桂圆、干荔枝、橘子、大头菜、莴苣、醋、茶等均是冬季适宜食物。

如平日劳力太甚、运动过量、思绪太过,每易感筋肉痿软,疲惫无力、精神不振,轻则稍事休息即可恢复如初,重则久久难平复,中医认为,肝藏血主筋,可选取酸甘之品,因酸能入肝,化甘柔筋。同时辅以健脾开胃之品,效果甚佳。此方适用于亚健康者和运动员服用。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在冬季作息时间应“早睡晚起”,起床的时间最好在太阳出来之后。因为早睡可以保养人体阳气,保持温热的身体,而迟起可养人体阴气。待日出再起床,就能躲避严寒,求其温暖。冬天,因为气候寒冷,许多人不愿意参加体育运动。”人的耐寒能力虽然是有一定限度的,体质不同的人对寒冷刺激的反应也是有差别的,但通过锻炼可以提高机体对寒冷的耐受性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耐寒锻炼有益于人,对人体的心血管、呼吸、消化、运动、内分泌系统都有帮助,从而能减少脑血管意外、冠心病、感冒、咳嗽、关节炎、肥胖病等的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