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梅雨季調理

(2013-06-28 11:08:55)
标签:

杂谈

这几天刚好入梅, 中国历书上向有梅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在黄梅天里,天气湿气较重,气温高、湿度大和气压低是这時节的气候特点。人容易出现食欲减退、困倦乏力等不适症状,特别是脾虚的人,消化系统症状会加重,如厌食、气虚、四肢沉重等。

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一旦受到湿邪困扰,即可使脾虚者体内湿热加重,导致胃脘不舒,造成消化吸收障碍。因此在梅雨季节,人体的脾“喜燥恶湿”,在梅雨天“寒湿困脾”“湿热困脾”的情形会发生。具体表现有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还常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乏力、不想喝水、舌苔白腻或黄腻等,中医叫做“湿邪中阻”。 脾虚者要特别注意健脾化湿,少吃生冷之品,以免造成体内湿气淤积,加重不适症状。

1居住的环境

梅雨天,常常雨水不断,家里的衣服被褥很容易受潮发霉,因此要特别注意防霉。大部分房间中都会使人有水湿浸渍的感觉,但傍晚时分,适度地开窗交换空气是十分必要的。在细雨暂停、阳光重现的间歇里要抓紧晾晒,新鲜空气的对流能够极大地减少细菌病毒的滋生。中药艾叶、野菊花、苍术、白芷等做成烟熏剂,可以有效驱虫防虫。

2日常的飲食

在此時节,饮食应以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尽量少吃生冷、油腻及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助湿伤脾,引起食欲不振、胸闷嗳气。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梅雨天、夏天吃姜可以达到消暑驱湿的功效,吃姜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放在菜里一起烹饪,还可以煮生姜水当茶喝,都可以达到健身的效果。黄梅天还可以自己制作“三豆汤”,这是很不错的健脾去湿的好食品。三豆汤制作起来非常简单,就是用赤豆、绿豆、黑豆或苡仁三种食物一起煮。每天喝三豆汤对人体来说可是获益匪浅。

3疾病的預防

梅雨时节,气压比较低,人体血液内的含氧量相对较低,如此一来,体质不好的人就会觉得有些胸闷、气短,似乎有一种气不够吸或者爬樓梯会喘的意思。尤其是原来就有高血压、心脏病或哮喘等疾病的患者,这种感觉会更明显。年轻人则以颈肩腰腿痛居多,湿气较重其中老年人多表现为头痛、关节痛,儿童多见肚子痛,而人体的毛孔在夏季是舒张的,如果受到湿寒邪气的侵袭,邪气就会进入机体,积聚在体内,导致血管收缩,影响血液循环,出现肌肉发紧、僵硬,导致机体各种疼痛的发生。

因此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特别要注意多喝水和休息,可以及时补充身体出汗后体内损失的水分,又有清热解暑的作用,避免受湿寒邪气的侵袭,有意识地放慢工作和生活节奏,放松心情,避免熬夜,适当运动,就能度过惱人的黄梅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中暑防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