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鼻鼽(过敏性鼻炎)淺談

(2013-01-24 08:23:28)
标签:

杂谈

鼻鼽因体质特异,外邪犯鼻窍所致,以阵发性鼻痒、连续喷嚏为特征的疾病。在《内经》认为与时令气候有关,亦与肾有关,如《素问·宣明五气》说:五气所病,肾为欠为嚏。隋·巢氏《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认为肺脏虚冷是发病的主要原因,指出:“肺气通于鼻,其脏有冷,冷气入乘于鼻,故使津液不能自收。近年来有明显升高的趋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少年居多。

鼻鼽的发生与肺脾肾阳气亏虚,体质差异,營卫不固,鼻竅失暢关系密切,故不任风寒之气或花粉等不洁之气侵袭,或因某些饮食物触发,致阵发性鼻痒、喷嚏、清涕长流,且反复发作。亦或因郁热内蕴、阴阳失调、寒热错杂所致。

鼻鼽一般而言,肺虚是基本证候,以鼻属肺之窍,肺气虚,卫表不固,导致本病的发生。但小儿多脾虚或肺脾两虚,以小儿常有后天不足;中老年人多肾虚或肺肾两虚,以其多伤于劳损,耗精费神。脾主运化水水谷,乃气血生化之源,为后天之本,升清降浊,以供肺气之需;肾藏先天之精,温脾暖肺;故脾、肾虚者,皆使肺气不足。

本病凡见腰膝酸软、背寒肢凉,小便清长或尿频等症,以及脉沉弱者,皆属肾虚;凡神疲乏力,纳少便溏,食后腹胀,舌质淡胖或有齿痕,皆属脾虚;而鼻鼽的基本症候,如阵发鼻痒、喷嚏、清涕,易感冒,早晚易发者,则可从肺虚认识。本病诸证,当以肾虚为重,脾虚次之,肺虚为轻。脏腑虚寒辨证之要,首辨肾虚,次辨脾虚,无肾虚、脾虚,则属肺虚之证。

最後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或针灸治疗等中医疗法,在发作期,宜标本同治;症状缓解后,当以治本为主,且疗程宜长,或间歇性服药,使对其阳气亏虚的体质有一个较长的调理阶段,若见效即停药,往往容易复发,以持久地改善患者机体功能状态,尽早控制发作症状,是治疗鼻鼽(变态反应性鼻炎)的治疗思路和基本方法。中医对本病的优势,主要体现在通过辨证论治而达到调理机体阴阳平衡状态,即鞏固根本、预防复发;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很多药物能够对变态反应的多个病理环节起干预作用,有不錯疗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针眼防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