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眼防治
(2013-01-23 14:45:12)
标签:
杂谈 |
麦粒肿又称睑腺炎,中医又名针眼、偷针。是指睑板腺或睫毛毛囊周围的皮脂腺受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临床表现以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结及黄色脓点为主,是一种普通的眼病,多发于青年人,而且容易复发,严重时可遗留眼脸疤痕。
春季也是麦粒肿的病人特别多的时候,春天万物生长,中医为肝开窍于目,春天也是肝气旺盛的时节,脾胃之精腾结为肉轮,上下胞睑是也。脾胃者仓癝之官,下受命门之火,蒸化谷食,上输谷食之液,以灌溉脏腑,生活之原,本于脾胃,脾胃相为表里,主肌肉,最易受湿热的侵害,过食油腻厚味,极易生疮疡,正“高梁之变,足生大疔”是也。中医认为其多因肌肤不洁,风热毒邪外客所致,或因脾胃虚弱,气血不足,正不胜邪而使病变反复发作。临床常见有风热毒邪、热毒炽盛及脾虚气弱等症型。治疗当以清热解毒为主;对正不胜邪者,宜取扶正托毒法为原则。
麦粒肿初发期表现为局部充血,张力增高,险缘疼痛,然后形成一个小圆形有触痛感的肿胀区,眼泪增多,畏光并有异物感,有时耳前淋巴结肿大并有触痛。后期在肿胀区中心可形成—一个小黄色脓点,可自行溃破排出脓液,红肿则迅速消退。
常有家长问我为什么会得麦粒肿呢? 这主要与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有关,如经常用脏手或不干净的手帕擦眼或眼局部慢性炎症,其次与屈光不正、过度劳累、糖尿病等有关。
麦粒肿如何预防呢? 首先保持眼部清洁,不用脏手或脏物揉擦眼睛; 检查是否有屈光不正,应及时矫正,多注意休息,看电视、打计算机、写作业时间不宜太长,增加睡眠,避免过度疲劳,以及 积极治疗眼部炎症。饮食方面,不宜吃如羊肉、狗肉、油炸食物等湿热辛燥之品。
麦粒肿是阳毒,苦寒清热是正法。气血留滞生疮疡。所以治疗在重视清热解毒的同时,不能忽视清脾健胃、调和营卫、疏通气血例如蒲公英专入胃经,清热解毒善治疮.不伤胃气,重用无害,至头部眼睑,清阳明经湿热,共有排脓止痛之功,相得益彰。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热敷,每天热敷数次,每次10分钟。热敷有助于麦粒肿局限和加速脓肿破溃,使脓液得以引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