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醫  飲食有節

(2012-12-23 11:25:45)
标签:

健康

   中醫學所謂飲食有節,是強調飲食必須定時,適量,有規律,避免過饑、過飽、暴飲暴食的飲食習慣。 孫思邈在《千金要方·食治》中所說: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存生也。又指出:夫在身所以多疾此皆由……飲食不節故也。說明注意飲食營養對保持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指出不注意飲食衛生和飲食不節是多種疾病發生的直接原因。

   中醫治療歷來重視食療,《內經》中強調: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素問·五常政大論》中又說:大毒治病,十去其六……”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說明藥物配合飲食治療,既可減少毒藥對身體的傷害,從而提高治療效果。要求在疾病治療過程中,要在用藥物除去大部分疾病後,隨即用飲食調養正氣,祛盡餘邪,否則一味用藥治療,必損人體正氣。
 1
、辨證選擇食物
   
病證有寒、熱、虛、實之分,食物亦有四性五味之別,在飲食調護在應按病證的性質不同,選擇相宜之食品。
   
所謂四性,即寒、熱、溫、涼四種不同性質的食性。《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同樣適用於食性選擇的原則。由於寒涼性食物,具有清熱、瀉火或解毒的作用,因此可選用於熱證。如食物中的稻米、高梁米、小米、大麥、苡仁、紅豆、綠豆等;凡屬熱性溫性的食物,同樣具有溫中、祛寒之功效。如:糯米、黃米、小麥等甘溫食物,可選用於寒症病人。如脾胃虛寒、腹隱痛、便溏等症,可用蔥、薑、蒜、辣椒等辛熱之品,以達到健脾通陽溫中之效。

 2、食物性味之偏

   它們對五臟的作用也不一樣。如《素問·宣明五氣篇》中記載: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鹹入腎,甘入脾,是謂五入。說明酸、辛、苦、咸、甘五味分別對五臟產生特定的聯繫和親和作用,它們進入哪一臟,就會對該髒發揮有益的生養作用
 3
 所謂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鹹五種食味。

   酸味,有收斂固澀之效,適用於氣虛、陽虛不攝而致的多汗症,用烏梅以治療泄瀉不止,尿頻,遺精,滑精等病證。

   苦味,如辛味,有能宣散、行氣血、能潤之功效,對於表寒證及氣血阻滯病證應注意慎用之。用苦瓜味苦性寒,用苦瓜炒菜,即取其苦能清泄之功,而達到清熱、明目、解毒的目的

   甘味,緩急止疼痛的功效。如山藥紅棗粥可治脾胃氣虛或胃陽不足;取山藥、紅棗之甘味,再合其溫性,而求其補氣、溫陽、散寒之功效。

   辛味,有能宣散、行氣血、能潤之功效,用生僵或胡椒治療外感表寒證感冒,腹痛等病症。

   鹹味,有軟堅散結,亦能瀉下的作用。用海帶紫菜能治熱結,痰核,瘰等病症。

4、饮食禁忌
   
饮食禁忌,在饮食护理中也是十分重要的。临床上许多疾病难愈,或愈而复发,不少是与不注意饮食禁忌有关。《千金方》曾说:大凡水肿病难治,瘥后持须慎于口味,又复病水入多嗜食康,所以些病难愈也。其它如黄疸忌食油腻;温病高热忌食辛辣荤腥;脾虚泄泻,忌食生冷瓜果;肺痨、痔疮、痈疖忌食燥性食物;产后、经期忌食寒凉食品等经验,均应在饮食护理中加以运用。
   
此外,饮食禁忌除以上内容外,还应注意食物与药物,食物与食物之间的关系。如服用中药一般忌嗜茶,服参类补品,忌食萝卜。还有习惯服蜂蜜忌葱,白术忌桃、李,鳖甲忌苋菜,荆芥忌鲫鱼,天门冬忌鲤鱼,膳鱼忌犬肉,雀肉忌白木耳等,可供参考。

  
食量要因人因證而宜,勿太過或不足。食量太過,運化不及,反損傷脾胃,對健康不利;食量不足,機體得不到水穀精微之品,導致正氣不足,無以驅邪,久之氣血虧損而病生。總之,在選擇食物時,必須根據病證的性質,結合食物的性味歸經,選用相宜的食物配膳,做到寒熱協調,五味不偏,有益於健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