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自从喜欢上字画,就爱搜罗些名家轶事,一是培养兴趣,二是累积语言,三是也想显摆,四是确实有趣!这种搜罗多少有些跑偏,应该多读多看艺术史和名家真迹,却把精力放在听人“白话”上,信了道听途说。
我说“听人白话”,没有贬义,只是这类“白话”多是街谈巷议,或叫“风传”,被“白话”的人自己都不一定知道,个别写进白纸黑字的书里,一样还是“风传”,当下叫“八卦”,也就是所谓“道听途说”。
风传也好八卦也罢,这种道听途说不能说一点益处没有。譬如扩大知名度。个别人作品送大拍,再雇人天价买回,那做出来的“天价”就被风传、疯传,你说我说大家说,要的就是这种道听途说所产生的轰动效应。
在《汉语词典》里,“道听途说”应该不是好词,连中性词都算不上。假如你的话被冠以“道听途说”,也就缺少可信度了。我倒觉得“道听途说”是不是应该归到“间接经验”里?各级学校教的大都是间接经验。
还有,自从出书成了“举手之劳”,尤其互联网语境自媒体翻手云覆手雨后,“权威”一说还存在?有出版社联系我,想把《想哪儿说哪儿》结集出版,费用不高,书号不菲,我若出书,我的话是不是就权威了?
我确实有过结集印几本书的想法,一直没做,嫌麻烦是一,怕花钱是二,现在又多一项,怕我的“随口一说”一旦印出,白纸黑字流毒传扬,真要误人子弟喽,可不是闹着玩的。我拿不太准准“道听途说”的量。
读《吴作人中国画金鱼主题作品赏析》,想多年前写吴作人、黄胄先生,也是“道听途说”的资料,心里老大不忍,怕唐突了老先生们。顺便说,我的《想哪儿说哪儿》不敢“八卦”,万一出了“八卦”,谅解啊!
2020-11-04
23:29:22 于镂月裁云轩
加载中,请稍候......